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英雙語工業設計

中英雙語工業設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英雙語工業設計》每課課文的正文按照工業設計專業的知識結構需要與實際設計流程分成了產品造型、概念設計、系統設計、產品企劃、產品開發以及新設計理念6個單元。這6個單元、24課可以說包容了當今工業設計領域的眾多重大話題。每個單元包含的4篇課文,選擇了該單元最重要的話題。 每課除了按常規列有單元序號和課文序號、課文標題、詞彙和短語,以及課文正文(中英文對照,並包括了與課文正文配套的必要圖片資料)外,每課課文正文前面還有一般教材上少見的「詞彙聯想與記憶」以及「關鍵詞彙和概念」兩個欄目,以期在這兩方面對讀者有所幫助。

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中英雙語工業設計

作者:江建民,毛蔭秋,毛溪 編着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2-1

開本:16開

ISBN :9787112113330

定價:¥42.00

內容簡介

本書每課課文的正文按照工業設計專業的知識結構需要與實際設計流程分成了產品造型、概念設計、系統設計、產品企劃、產品開發以及新設計理念6個單元。這6個單元、24課可以說包容了當今工業設計領域的眾多重大話題。每個單元包含的4篇課文,選擇了該單元最重要的話題。

每課除了按常規列有單元序號和課文序號、課文標題、詞彙和短語,以及課文正文(中英文對照,並包括了與課文正文配套的必要圖片資料)外,每課課文正文前面還有一般教材上少見的「詞彙聯想與記憶」以及「關鍵詞彙和概念」兩個欄目,以期在這兩方面對讀者有所幫助。

目錄

前言

第1單元

第1課 魅力和產品造型(上)

拓展閱讀

Extend and reading

Nokia 2650 mobile phone

Nike considered boot

iXi bicycle

「RKS Pop」 series guitars

第2課 魅力和產品造型(下)

第3課 產品造型的視覺感知(上)

第4課 產品造型的視覺感知(下)

第2單元

第5課 概念產生的程序和方法

第6課 概念設計

第7課 概念選擇

第8課 阿萊西公司

第3單元

第9課 系統設計的基本準則

第10課 飛利浦設計公司的三個案例

第11課 青蛙設計公司

第12課 蘋果公司的設計師喬納森·艾夫

第4單元

第13課 設計規範

第14課 市場需求調查

第15課 產品企劃

第16課 設計怪才路依吉·柯拉尼

第5單元

第17課 產品開發策略

第18課 產品功能分析與功能樹

第19課 產品開發設計師與設計團隊

第20課 創造性原理

第6單元

第21課 通用設計

第22課 生態設計:概念和原理

第23課 飛利浦設計公司的高端設計方法

第24課 以用戶為中心的交互設計

附錄

後記

推薦

《中英雙語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專業系列教材

文摘

埃斯陵格相信設計應該永遠包括某些額外的東西:「魔力在於製造商和消費者得到了某些他們沒有預期到的好東西之時。」對於埃斯陵格而言,一個設計無論怎樣雅致和具有好功能,如果不能夠在更深的層次上訴求我們的情感,就不會在我們生活里贏得地位。

Esslinger believes design should always include something extra:「The magic is when both themanufacturer and consumer get something good that they don』t expect.」For Esslinger,no matterhow elegant and functional a design,it will not win a place in our lives unless it can appeal at adeeper level,to our emotions.

青蛙的許多設計在它們投放市場幾個月內就達到了傑出的狀態。索尼的特麗瓏重新詮釋了電視機的設計;奧林帕斯的BX.40顯微鏡一直被譽為工業的雕塑;華美的漢斯格魯赫淋浴噴頭安裝在歐洲所有的浴室里,至今已售出了1500萬個以上。

Many of Frog Design』S designs have reached classic status within months oftheir launch.The Sony Trinitron redefined television design;the Olympus BX一40 microscope has been lauded asindustrial sculpture:the colorful Hansgrohe showerhead is found in bathrooms aII over Europe andhas soldmorethan 15miIlionunitstodate.

青蛙設計已經屢次幫助一個公司重新發現它的情感潛力。在蘋果公司想要將麥金托什計算機投放市場時,它讓青蛙來完成設計;使年收入從1982年的7億美元飈升到1986年的40億美元。同樣,青蛙公司在標誌、指示裝置以及包裝方面所做的工作使羅技公司的年收入急劇攀升,從1988年的4300~-美元升到1995年的2億美元,保證了該公司在市場上占領首位。

後記

雖然也參與過工業設計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但總覺得現今的教材還離不開普通英語教科書的套路,往往很少考慮專業本身系統及語言表達上應有的特點。有了這種潛意識,當i邑到外校的門.位老師談及編寫中英雙語教材時就把過去的甜酸苦辣忘了個一乾二淨,痛快地答應了。熬了許久,現在脫稿了,要付印了。當然其間還有許多人的鼎立相助,沒有這些鼎力相助恐怕要熬也是熬不過去的。

首先要感謝的是主要參加編寫的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的毛溪女士。毛溪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都是在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就讀的,畢業後到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任教。從考慮主旨到編排版面等方面,她無事不為。尤其是當我這個書呆子抱着那些「高深莫測」的專業材料當寶貝不放時,她提醒我要懂得取捨:凡是不適合既定讀者群的內容再「好」也必須捨棄。於是才有了今天可以呈獻給大家的這本書的現在這個樣子。

還要感謝我夫人毛蔭秋。作為有工科背景(她原是學熱工量測與自動化專業的)的英語翻譯(也是由於家庭原因要回老家無錫、被迫改行當翻譯),她對工業設計原本並不熟悉。但經過這十來年在無錫市舉辦的各種工業設計節(周)活動以及參與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許多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尤其是由我負責的江南大學蔣震基金工業設計培訓中心舉辦的許多國際學術交流、講學和培訓活動)的鍛煉,專業知識已不外行,在業內也有了點小「名氣」。她的英語比我強,這次在編寫這本書時着實地助了我一臂之力。

當然,還必須提及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許多新老領導、老師。他們不僅在原則上給我指點和支持,還在許多方面給予了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在此我要對他們表達由衷的感謝!

此外,在本書撰稿的一段時間裡華東師範大學設計學院的不少學生在毛溪老師的指導下也在多方面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而我甚至都沒有與他們謀過面。對他們的辛勤勞動,在此深表感謝!

熱心人無處不在。本書的一般讀者也許都不會想到,這本書里還有美國緬因州一位美國朋友的貢獻。當他得知我在某個部分的編寫有困難時,立即給我發來了相關資料。我只能在心裡感謝他。

最後,還要感謝為本書的推介作出積極評價的江南大學張福昌教授、浙江大學許喜華教授、南京藝術學院何曉佑教授及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張同教授,感謝他們的鼓勵和幫助。

由於我和其他編寫者的能力、水平和見識有限,本書中難免會有不少錯誤。懇請各位專家、同行、老師、學生和所有讀者不吝賜教,直率地給我們指正。我們將在重印、修訂或再版時儘量予以改正。

序言

工業設計學科自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後,由於國內缺乏使其真正生存的客觀土壤,其發展一直比較緩慢,甚至是停滯不前。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本就不多的高校所開設的工業設計成為冷中之冷的專業。師資少、學生少、畢業生就業對口難更是造成長時期專業低調的氛圍,嚴重阻礙了專業前進的步伐。這也正是直到今天,工業設計仍然被稱為「新興學科」的緣故。

工業設計具有非常實在的專業性質,較之其他設計門類實用特色更突出,這就意味此專業更要緊密地與實際相聯繫。而以往,作為主要模仿西方模式的工業設計教學,其實是站在追隨者的位置,被前行者擋住了視線,忽視了「目的」,而走向「形式」路線。

無疑,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把中國的企業推到國際市場競爭的前沿。這給國內的工業設計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使國人越發認識到了工業設計是搶占商機的有力武器,是樹立品牌的重要保證。中國急需自己的工業設計,中國急需自己的工業設計人才,中國急需發展自己的工業設計教育的呼聲也越響越高!

局面的改觀,使得我國工業設計教育事業飛速前進。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已有幾百所高校正式設立了工業設計專業。就天津而言,近幾年,設有工業設計專業方向的院校已有十餘所,其中包括藝術類和工科類,招生規模也在逐年增加,且畢業生就業形勢看好。

為了適應時代的信息化、科技化要求,加強院校間的橫向交流,進一步全面提升工業設計專業意識並不斷調整專業發展動向,我們在2005年推出了《工業設計專業系列教材》一套叢書,受到業內各界人士的關注,也有更多的有志者紛紛加入本系列教材的再版編寫的工作中。其中《人機工程學》和《產品結構設計》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經過幾年的市場檢驗與各院校採用的實際反饋,我們對第二次8冊教材的修訂和編撰,作了部分調整和完善。針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實際應用和課程設置,我們新增了《產品設計快速表現訣要》、《中英雙語工業設計》、《圖解思考》三本教材。

《工業設計專業系列教材》的修訂在保持第一版優勢的基礎上,注重突出學科特色,緊密結合學科的發展,體現學科發展的多元性與合理化。

本套教材的修訂與新增內容均是由編委會集體推敲而定,編寫按照編寫者各自特長分別撰寫或合寫而成。在這裡,我們要感謝參與此套教材修訂和編寫工作的老師、專家的支持和幫助,感謝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對本套教材出版的支持。希望書中的觀點和內容能夠引起後續的討論和發展,並能給學習和熱愛工業設計專業的人士一些幫助和提示。[1]

參考文獻

  1. 工業設計專業課程中英文簡介愛問文庫網,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