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岩寺摩崖造像

 中岩寺摩崖造像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中岩寺摩崖造像

所屬年代 唐至清

中岩寺摩崖造像,唐至清時期文物,位於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1]

目錄

簡介

中岩寺摩崖造像,位於青神城南9公里處之岷江東岸的中岩。

據史載,中岩於唐代開始建寺,中岩寺唐名德禪院,是諾巨那羅漢誓不歸極樂世界,而願住人間與世人同甘共苦,人們稱他是掌嗣、祿之神。經過北宋、南宋的大規模擴建到明代時,中岩山中寺院眾多,摩岩造像及石刻碑文無數,已成為蜀中一處著名的佛教遊覽勝地。歷代建築的寺院主要有:上岩「垂拱寺」,中岩「景德禪院」,下岩「慈姥廟」等。此外,江邊有「水月樓」、山中有古塔、「東坡讀書樓」、石窟造像,以及眾多的碑刻楹聯題字等等。民間曾流傳有「先游中岩,後朝峨眉」的說法。

中岩寺摩崖造像共48龕2492尊,以唐代造像居多,造型簡樸而又生動,線條流暢。宋代詩人范成大《吳般錄》對「千佛長廊」作這樣的記載:「此地懸崖峭壁,上刻千佛,石覆如屋,中有臥仙之跡」。「岣岩為百千萬億佛,如恆河沙數」。可惜的是風化破壞比較嚴重,現在所能見到的,僅是千佛中的一部分。千佛岩上邊的懸崖絕壁上,有臥佛龕,至今保存中造於中唐的《行像圖》與土寺的石刻和尚塔等建築,皆雕造珍品。

2013年5月,中岩寺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以中岩下寺前殿建築台基為基線,向東外延至翠微峰山頂,向西外延20米至岷江東岸山坡,沿青關路向南外延30米,向北外延5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延100米。

參考來源

  1. 中岩寺摩崖造像,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