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基督教基礎知識

中國基督教基礎知識》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叢編項:中國五大宗教基礎知識系列叢書。

基督教[1]」一詞在中國大陸的學術界使用時比較混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羅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內,也就是英語中的Christianity之意;狹義的基督教是指其中的新教[2]

目錄

內容簡介

基督教作為基督宗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之一和中國現存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之一,在中西思想文化發展和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基督教基礎知識/「中國五大宗教基礎知識」系列叢書》主要對中國基督教的「歷史、教義」「經典、人物」「聖札、教制」「文化、藝術」展開分析、梳理和研究。

目錄

總序

前言

歷史、教義

一、基督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基督教」與「基督宗教」的界說

基督宗教的歷史發展

「耶穌基督」與基督宗教

宗教改革運動與基督教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

加爾文的宗教改革運動

英國的宗教改革運動

清教運動與基督教在北美的傳播

基督教教派發展

二、中國基督教的歷史

基督宗教在中國的發展

基督教在台灣的早期傳播

馬禮遜在華傳教活動

其他歐美傳教士在華傳教活動

早期華人基督教教會

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

基督教差會及教派在華傳教活動

拜上帝會與太平天國

「教案」與反洋教運動

基督教在華教育、醫療及出版事業

中國基督教教會大學的發展

「非基督教運動」與教會回應

中國基督教自立和「本色化」運動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

三、基督教基本教義

上帝論

「三位一體」論

基督論

創世論

救贖論

原罪論

末世論

教會

聖事論

恩寵論

「摩西十誡」

「信、望、愛」

路德「因信稱義」說

加爾文的「預定論」

清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經典、人物

一、基督教經典的產生與影響

聖經》的產生與價值

《舊約聖經》的內容

《新約聖經》的內容

《次經》

《偽經》

《死海古卷》

《聖經》的主要版本

《聖經》的中文譯本

二、來華基督教傳教士

馬禮遜

麥都思

裨治文

郭士立

伯駕

文惠廉

理雅各

羅孝全

戴德生

倪維思

楊格非

嘉約翰

林樂知

狄考文

丁韙良

李提摩太

古約翰

穆德

三、中國基督教人物

梁發

王元深

何進善

席勝魔

謝洪賚

誠靜怡

余日章

吳雷川

趙紫宸

陳崇桂

賈玉銘

吳耀宗

聖禮、教制

一、基督教的聖禮

洗禮

聖餐

禮拜

祈禱

《主禱文》

講道

唱詩

祝福

二、基督教的教制與教職

主教制

長老制

公理制

牧師

執事

三、基督教的節日

基督紀元

聖誕節

復活節

主日

文化、藝術

一、基督教文學與聖經文學

基督教文學

聖經文學

耶穌傳記

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文學

二、基督教音樂

基督教音樂的發展

基督教的聖樂體裁

基督教音樂在中國的傳播

三、教堂建築藝術

教堂建築風格

基督教教堂特色

中國基督教著名教堂和會所

視頻

中國基督教基礎知識 相關視頻

十分鐘了解五大宗教
03中國基督教教會歷史-元朝及元末清初的天主教a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