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出口之謎

內容簡介

在過去40多年裡,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增速平均每年高達8%,世所罕見。中國也從一個封閉落後的農業國家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貨物進口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大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的開放大國。通過改革開放,中國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強國之路。

這是第一本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而不是從古典的比較優勢理論、經濟體制改革和貿易自由化的角度,系統地解讀分析中國出口奇蹟。

本書在全球價值鏈的研究框架下, 分析了中國出口奇蹟的形成,它專注於中國企業與外國跨國公司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合作與分工的重要性。

從具體高科技產品生產和加工出口的價值鏈分析入手,揭示了中國出口與全球價值鏈之間的內在聯繫、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上主要從事的任務,以及全球價值鏈是如何推動中國出口快速增長的機制。

研究基於大量案例和實證結果的分析表明,中國企業深度參與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是中國製造/組裝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們在世界範圍內廣受歡迎的現象和競爭力,歸功於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歸功於全球價值鏈的溢出效應。

分析中國出口奇蹟成因以加工出口貿易統計數據為基礎,量化了中國出口對全球價值鏈的依賴度。這種直接測算方法,不僅避免了國際投入產出表方法的技術複雜性,更為重要的是,它保留了全球價值鏈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徵。這種量化方式,能更準確和直觀度地估計中國出口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

目前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正在發生,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重組的可能軌跡在本書也有前瞻。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短短三十年左右時間裡,就從一個封閉的經濟體成長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本書以全球價值鏈為框架,從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的角色出發,揭示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品牌和市場營銷網絡對中國出口奇蹟形成的決定性作用。以全球價值鏈為基礎的國際貿易,與古典的布匹換葡萄酒的貿易存在着本質的區別,並導致了中美貿易平衡被扭曲。作者以iPhone貿易和美國蘋果公司為案例, 詳細解析了貿易統計是如何扭曲中美雙邊貿易的。全球價值鏈不僅是一種新的貿易方式,也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的一條新路徑。超級全球化時代催生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但是,中美貿易摩擦、中美之間的技術博弈,以及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泛濫,正在威脅着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的穩定運作。 作者最後對未來全球價值鏈的發展和重構, 進行了前瞻性分析,並揭示了中國企業的未來成長之路。


作者簡介

邢予青,西安人,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曾任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院能力建設和培訓部部長、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教授、芬蘭中央銀行訪問研究員、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訪問研究員、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員等。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 是《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 2021:超越製造》的主編。論文《iPhone是如何擴大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開創性地提出了用貿易增加值評估中美貿易平衡的理論, 引發了國際貿易統計的改革。他關於全球價值鏈研究的觀點與成果受到《華爾街日報》 《時代周刊》 《金融時報》和 《中國日報》 《中國新聞周刊》 《財經》等報道,產生了較大影響。

書評

非常標準化的學術論著,語言卻沒有學術語言的架子,案例充實恰當,分析深刻到位。從導言就知道作者是採用了新的一種分析工具或者分析視角—全球價值鏈,以彌補相關理論分析比如比較優勢理論、出口政策扶持、匯率制度等解釋出口問題的不足與局限。為什麼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高科技產品出口國?為什麼美國將近一半貿易逆差來自於中國而中國GDP不到全球的15%?為什麼中國製造的產品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產品更有競爭力?如果沒有外國品牌,中國的商品出口量能達到今天水平嗎?在美國具有比較優勢的高科技產品領域中國怎麼會對美國有1300多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以往的理論解釋是無法解釋這些問題的。所以作者採用全球價值鏈這一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具體來說,利用全球價值鏈分析了中國出口爆炸性增長、中美貿易失衡、弱化人民幣匯率傳導機制。接下來分析哪些因素影響中國融入全球價值鏈—政策環境。最後,分析了在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的挑戰。 這是作者十幾年對於中國出口問題的研究成果,參考文獻的引用就可以看出來作者研究非常深刻。 我覺得作者的文筆也非常好。思路非常符合標準的問題導向論文寫作,清晰明了。可以學習學習這種寫作手法!!!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