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兩岸基督教論壇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兩岸基督教論壇指的是2013年8月27日晚~8月29日,首屆「兩岸基督教論壇」在台灣省台北市王朝飯店舉行,共有中國三自教會87名代表與台灣180名教會機構代表參加此次論壇。三天論壇中,在同一信仰的基礎下,主要針對「牧養事工」、「神學教育」、「社會服務」等三項議題進行交流,並有「兩岸教會現況」、「抵擋異端邪說」兩場專題。以「交流」為主題,藉專題報告、議題討論發表教會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探討教會對社會服務及慈善公益的貢獻、基督教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連結等。

目錄

會談背景

兩岸基督教會經過交流,彼此的了解及連結均有了長足的進展。2011年,台灣基督教界跨宗派教會、神學院福音機構的牧長,組成「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赴大陸北京、南京、上海、福州等地參訪,與宗教事務部門以及各省市的基督教「兩會」、神學院領袖,就實質議題面對面交流,獲得豐碩成果。2012年,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以「舉辦兩岸基督教論壇」及「強化兩岸教會連結」兩大論述及多項議題,提出實質的建議,獲得大陸教界及有關方面的支持。同年5月,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葉克冬訪台時希望兩岸基督教有更多的合作。2013年4月,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在會見魏悌香牧師率領的參訪團時,期望兩岸教界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努力,做出更大貢獻。

講台交流

此次兩岸牧者另外一大亮點是在離台的最後一天,2013年9月1日(基督教主日),14位大陸方牧師於全台各地5縣市12間不同教會進行證道,這是台灣教會的「第一次」,也是繼2011年10月7位台灣牧長前往上海7所不同三自教會主日證道後,兩岸教會「講台交流」的更進一步。 [7]

各地證道牧者分別是浙江基督教協會會長兼杭州崇一堂主任牧師顧約瑟,廣州市基督教協會副會長陳穗生牧師,江蘇省基督教協會副會長何介苗牧師,廣東基督教協會會長梁明牧師,安徽省基督教兩會主席薛連喜牧師,金陵協和神學院王芃牧師,福建基督教兩會主席岳清華牧師和杭州基督教協會副會長張耀法牧師。 [7]

論壇總結

此次兩岸基督教論壇的圓滿結束可以說是首開歷史先河,特別是大陸教界大規模組團訪台在以前不可想象,對於兩岸來說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件大事。不過此次參加兩岸基督教交流的主要是中國三自教會教牧人士,在大陸還有大批未登記的中國家庭教會牧者此次並未出席,兩岸教牧人士盼望能夠有更多交流機會。

牧師

牧師,新教多數宗派中的主要教職人員。拉丁文作pastor(牧羊人)。《新約》[1]中以牧人喻耶穌,以羊群喻教徒,所以新教用牧師稱呼主持教務和管理教徒的教牧人員。

新教各派認為每個信徒都可憑藉自己的信仰與上帝直接相通,教職人員只是引導教徒走向基督的「引導人」,而非「中介人」。在實行長老制的教會中,牧師由地方會眾選舉產生,與長老共同組成各級大會、堂會或區會,並為該會的主持人。在實行公理制的教會中,牧師為各獨立自主的堂會的教務負責人,由信徒直接民主選聘產生。在實行主教制[2]的教會中,牧師(聖公會譯為「會長」)的職位介於主教與會吏之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