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丞相回頭奉佛——張商英

丞相回頭奉佛——張商英
圖片來自搜狐網

丞相回頭奉佛——張商英,在一個同僚家,偶然讀《維摩詰經》,不覺驚嘆道:;想不到胡人也能寫出這樣的好書來,又借回家讀。夫人見而問道:;可熟讀此經,然後寫無佛論也。不料,自此便深入佛門中去了

目錄

原文

北宋丞相張商英(1043 - 1122),四川新津人,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張商英,身材俊偉,豪氣自負。原本一介書生,素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大志。十九歲上京應試,金榜題名,掛花游市,出知南川縣,為章惇延為上賓,薦於王安石,升為監察御史,擁護新政。

開始,他很看不起佛教。一日,偶游僧舍,見藏經之裝潢嚴麗,便不以為然地說:;我孔聖人之書,尚且一般,難道還不及胡人嗎?回家後獨自沉思於書房,吟哦至夜深。夫人向氏問他何故?他說:;正想寫無佛論。夫人說:;既是無佛,何論之有?不如從有佛論開始吧!

商英覺得有理,停止書寫,但仍是猶豫不決。後在一個同僚家,偶然讀《維摩詰經》,不覺驚嘆道:;想不到胡人也能寫出這樣的好書來,又借回家讀。夫人見而問道:;可熟讀此經,然後寫無佛論也。不料,自此便深入佛門中去了。

元祐丁卯春,張商英為開封府推官,夢遊五台山金剛窟。後任河東提點刑獄,去五台縣緝盜,抵金剛窟,所見與夢無二,又遇金橋圓光,乃塑文殊像,撰發願文。元祐六年,轉為江西漕運使,到廬山參拜常總禪師,佛學上得常總印可。於是張公到分寧時,請五大長老去雲岩升座說法。

從悅禪師最後登台,張見人材矮小,貌不出眾,不以為意。洎至從悅將拄杖一橫,說道:;橫拈豎放,直立斜拋,換步移身,藏頭露角。既是學士面前各納敗闕,未免吃我手中一棒當時語驚四座,又因幽默,博得眾人喝彩。張也開懷大笑,事後特別到江西兜率院參拜從悅,遂成為從悅禪師的人室弟子。

崇寧中,因惡蔡京,謫貶峽州,遇大覺居士范洪,談及兜率院從悅禪師真淨文之事,范洪對曰:;真淨老師真藥現前,何不能辨。遂於言下頓見真常。大觀四年,蔡京罷相,張商英入朝任中書侍郎。掌權之時,盡除苛政,撫恤民力,並勸徽宗,節奢華,息土木,抑佞倖,帝甚內荏。後為奸佞中傷,貶知河南府,旋又改知衡州,宣和四年(1122)十一月,預知時至,沐浴更衣,作偈而逝。撰《護法論》行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