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後蔡有五韻詩見贈以此篇答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後蔡有五韻詩見贈以此篇答焉《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後蔡有五韻詩見贈以此篇答焉》是唐代張九齡創作的一首詩。[1]

詞典網

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曾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為李林甫排擠,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張九齡遭貶後所寫的《感遇》組詩十二首,風格道勁,寄託深遠,是阮籍《詠懷》詩和陳子昂《感遇》詩的繼續。對扭轉形式主義詩風做出了貢獻。有《曲江集》二十卷。

作品原文

與袁補闕尋蔡拾遺會此公出行後蔡有五韻詩見贈以此篇答焉

轍跡陳家巷,詩書孟子鄰。

偶來乘興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

聞君還薄暮,見眷及茲辰。

贈我如瓊玖,將何報所親。

參考文獻

  1. 張九齡的名句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