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齒奧托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齒奧托蟲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英國科學家

通過對化石咽齒的

詳細形態學研究發現的

一種咽齒有三個齒突的

新種的奧托蟲

三齒奧托蟲是由英國科學家通過對化石咽齒的詳細形態學研究發現的一種咽齒有三個齒突的新種的奧托蟲[1]

三齒奧托蟲介紹

兩種奧托蟲咽齒的差異 三齒奧托蟲是種新的奧托蟲而被命名為O. tricuspida,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英國科學家通過對化石咽齒的詳細形態學研究發現,事實上O. prolifica應該至少包含兩個物種。

它們的區別在於,其中一種的咽齒上具有多個齒突,而新發現的物種中,咽齒上的齒突為三個。

三齒奧托蟲意義

這一奧托蟲新物種的發現表明,在寒武紀時代,鰓曳動物的多樣性可能比人們早先估計的更高。

由於鰓曳蟲幾丁質的咽齒和吻突很容易形成微化石,因此通過對這些微小化石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會使科學家對寒武紀時期鰓曳動物的多樣性產生新的認識。

三齒奧托蟲:要說不忍直視的物種,寒武紀也有

都說東方文化溫柔內斂,西方文化熱情開放,這點不但在文學藝術作品上多有表現,就連對動植物的命名也是如此。拿植物來說,蘭科的紅門蘭屬和豆科蝶豆屬,中文名字聽起來都挺正常,但是它們的學名就有些「不堪入目」了,Orchis和 Clitoria,不懂的話找個僻靜的地方翻起字典查查吧。

不得不說,紅門蘭和蝶豆的名稱都很形象。圖片:Correvon H, Album des Orchidées d'Europe / Van Géel PC, Sertum Botanicum

對於動物來說,這種差異就更為多見了。比如在我國被羞答答地稱作「海腸」,而老外們則直接「以形名形」地將其稱作「Chinese Penis Fish」,也就是網友口中的「中華丁丁魚」。

當然,這單環刺螠是螠蟲動物門的成員,以「魚」相稱並不恰當,被稱作「Penis Worm」,也就是「丁丁蟲」,可能會更為合適一些。不過不幸的是,「Penis Worm」的名稱已經被另一個動物類群所占據了。更為霸氣的是,這類動物所組成的一門的名稱叫做Priapulida,其拉丁文原意就是陰莖,當然,我們也可以說它代表的是希臘神話中司生殖之神普里阿普斯。如此高大上的名稱來源,比單環刺螠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而這類動物,也正是本文的主角——鰓曳動物。

奇特的外貌

鰓曳動物這個名稱最早來源於日本,也許是翻譯問題,也有人稱其為「曳鰓動物」。之所以得到這個中文名稱,是因為這類動物通常在身體末端拖有一坨類似鰓的呼吸器官,稱為尾附器。然後再配合上它身體的「丁丁」模樣,我們就可以想象的來它的大致形態了。

鰓曳動物最具特徵性的結構,除了呼吸器官外,就要數吻部結構了。鰓曳動物具有一個直徑和身體相當、甚至略大的吻。這個吻可以向外翻出,因此又稱之為「翻吻」。翻吻上面,具有20-25列規則分布的、向後彎曲的刺狀吻突。不過,雖然稱作「翻吻」,但這一器官並不主要負責取食。事實上,鰓曳動物的吻突更多的是執行運動功能,依靠翻吻的伸縮來在海底泥沙中鑽行。

而真正的取食器官,是吻後部的咽。鰓曳動物的咽通常收縮在體內,但是可以依靠體壁的收縮,增加體液壓強而翻出、膨大。和翻吻類似,咽部也密集排列了許多幾丁質成分的咽齒。外翻的咽就好像一個狼牙棒一樣,能夠勾住食物,然後通過咽的收縮將食物帶入消化道中。同時,咽部的咽齒也能起到磨碎食物的作用。而能夠翻出、膨大的咽部,或許就是它被稱為「丁丁蟲」的主要原因。

鰓曳動物生活的環境主要是靠近兩極地區較為寒冷的海底。通常它們在泥沙中挖掘出豎直或U形的管道,並生活於其中,還有幾種鰓曳動物也會偶爾在海底的泥沙上爬行,生活方式頗類似於蚯蚓。並且它們與蚯蚓也的確也具有一定親緣關係。

長期以來,動物學家們根據能夠翻出的吻這一結構,將鰓曳動物歸為包括棘頭動物、動吻動物和線蟲動物在內的假體腔動物類群中。但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鰓曳動物具有體腔膜,因此將其歸為包括環節動物在內的真體腔動物中。

不過,在內部結構上,鰓曳動物和蚯蚓還是有十分顯著的差異的,例如蚯蚓不但體表分節,其內部的不少器官也是按節分布的,而鰓曳動物雖然體表看上去也存在「環」,甚至還有剛毛存在,但其內部器官並沒有明顯的分節現象。因此可以看作鰓曳動物保留了較多原始的特徵。

曾經輝煌的過去

目前,整個鰓曳動物門共發現有3個科,18個種,和其他動物門類相比,它的「蟲丁」並不興旺。然而,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鰓曳動物在分布和多樣性上,僅次於節肢動物和海綿動物,占據了動物多樣性的第三把交椅。這個時期的鰓曳動物,被統稱為古蠕蟲類(Palaeoscolecidian)。

在寒武紀時期,古蠕蟲類動物極大繁盛,是當時海底生物群落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在我國著名的寒武紀動物化石群雲南澄江化石群中,就有大量的古蠕蟲化石出土。通過化石人們了解到,這些古蠕蟲類相比於現生的鰓曳動物,具有極為多樣化的身體結構和生活方式。

例如,不同於現存鰓曳動物裸露的體表,在寒武紀時代有一批古蠕蟲體表覆蓋着許多小骨片組合而成的「盔甲」,甚至有的小骨片彼此融合,形成了環狀或片狀的骨板,以此來防禦當時的節肢動物掠食者;一些古蠕蟲如環飾蠕蟲(Cricocosmia)等,能依靠骨板藉助身體的扭動在海底爬行;而另一類古蠕蟲則將自己套在一個自己分泌形成錐形的蟲管中,如似管蟲(Paraselkirkia);還有一類古蠕蟲如小黑箐蟲(Xiaoheiqingella)行掘洞生活,身體結構已經和現生鰓曳動物的代表鰓曳蟲(Priapulus)十分相似,唯一缺少的就是尾部具有呼吸功能的尾附器。

新的發現

除了澄江化石群外,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岩動物群中,也有大量的鰓曳動物化石出土,其中數量最為龐大的,是被稱為奧托蟲(Ottoia)的鰓曳動物。奧托蟲從外形上看,和現生的鰓曳動物已經十分相似了,同樣也在泥沙中的管中生活。不過它和小黑箐蟲一樣缺少發達的尾附器。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廣泛分布的奧托蟲,都屬於O. prolifica這一個物種。然而近年的研究中,英國科學家通過對化石咽齒的詳細形態學研究發現,事實上O. prolifica應該至少包含兩個物種。它們的區別在於,其中一種的咽齒上具有多個齒突,而新發現的物種中,咽齒上的齒突為三個。這種新的奧托蟲被命名為O. tricuspida,意為「三齒奧托蟲」。

這一奧托蟲新物種的發現表明,在寒武紀時代,鰓曳動物的多樣性可能比人們早先估計的更高。由於鰓曳蟲幾丁質的咽齒和吻突很容易形成微化石,因此通過對這些微小化石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會使我們對寒武紀時期鰓曳動物的多樣性產生新的認識。

億萬年的時光過去,隨着時代的變遷,興旺的古蠕蟲家族在與新興的環節動物、發展的節肢動物等類群的競爭中逐漸敗下陣來,僅剩下目前的鰓曳類殘喘於南北高緯度地區的海底。古蠕蟲的衰敗可能與其結構和生理機能有關:例如它們通過液壓運動的方式,就比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的肌肉要低效的多,並且它們通常缺少專門的呼吸器官,需要經過體表進行氣體交換,這也對它們的生理活動造成了極大的限制。因此,現生的鰓曳動物放棄了運動能力,並且通常都具有發達的尾附器,來執行同鰓一樣的氣體交換功能。

一個曾經興旺大家族落敗如此,不禁讓人唏噓。而演化之道,正是如此。

參考來源

  1. 三齒奧托蟲, 動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