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毛《哭泣的駱駝》主要內容

775ae4c7c6204ca69fa59dbd00e37db5_th.jpg 原圖鏈接]圖片來搜狐網

三毛的作品

語言特徵:機智、詼諧、樸素的散文話語。自然、清新、樸素 ,具有天然去雕飾之美。不但生動而且富有個性。

在內容上,她的創作題材廣泛多樣、結構自由靈活、抒寫真實感受之外,它還是一種生命紀實。三毛的散文有一種探索的意味在裡面,探索生命以內的東西 。

三毛的作品很特別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這就是後來傳說的 三毛體了。

結構特徵也很特別的,是遊記而非遊記體,是敘事而非小說體,是抒情而非詩歌體,是隨感而非日記體。[1]

目錄

哭泣的駱駝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還記得我看的第一本書《哭泣的駱駝》是三毛老師寫的,一開始,我對故事的內容並沒有什麼感覺,反倒對她辭藻華麗與場景的描述而感了興趣。一片沙漠(撒哈拉沙漠)、一個屠宰場、一對戀人,逼迫、落幕。

  《哭泣的駱駝》是本散文類讀本,裡面包括《收魂記》、《大鬍子與我》、《巴沙軍曹》、《搭車客》、《逍遙七島游》、《一個陌生人的死》、《亞奴》,和本書的主章節《哭泣的駱駝》

  其中《巴沙軍曹》《亞奴》另人感觸,而《哭泣的駱駝》更是誘人深思。至少時至今日,我依舊能回想起那片沙漠

  我回憶着沙伊拉的美,那份能讓世人嫉妒的美,正因為她的容顏,被嫉妒,被避諱,被侮辱,起初,這荒唐的一切是那樣無法被我接受,可細想,卻又那樣理所當然。當自己丈夫巴西里被別有用心之人誣陷為自己殺害時,沒有去證實,只是聽信一面之詞,被拉去審判。那個男人用着宗教的「正義」當場強暴沙伊拉時,除了「我」無助的吶喊,沒有喚回仍何。是啊,那時的我看哭了,我很希望當時能出現一位英雄,一位能將沙伊拉帶離那片惡土的英雄,我急迫的往下看,令人欣喜,英雄出現了。

  那是巴西里的弟弟奧菲魯阿,他來制止這一切了,兩方的混亂,化作風沙的離去,落幕後,是他們兩個的屍體,與似駱駝的啼聲。

  起初,我並不知道這本書為什麼叫《哭泣的駱駝》,我只是單純的認為名字很美罷了。後來,當我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時,隱隱約約,我在那個屠宰駱駝的屠宰場,聽到了駱駝的哭泣。這不是我一開始以為的悽慘愛情,更多,是剖析那個時代,那個動盪的社會,那群挺身而出的身軀和天真的年輕。

  害死沙伊拉的不僅是那個別有用心之人,更多的,是當事人的愚昧,是每一個人的無知,是對這個世界狹小的認識。最終被迫害的還會是自己。

  就像這個故事,當海牙國際法院宣布撒哈拉威獨立後,摩洛哥便向撒哈拉威宣戰,有些早就叛逃或在自家掛起摩洛哥的旗幟,而巴西里等人,武裝,誓死保護自己的國土,最終,卻死在了自己人的槍下。

  而《沙巴軍曹》在故事更能出展現一個英雄的無畏與寬容。在自己的戰友,因當地人的不滿,被全部屠殺,而自己卻因為半晚出去喝酒而逃過一劫,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痛恨自己,更是厭惡撒哈拉威人,可在一次排查中,發現一位撒哈拉威孩子腳下踩着地雷,當時,他並沒有顧忌太多,也沒有因為那個孩子是撒哈拉威人而置之不理。他毫不猶豫的向那個孩子伸出了援手。最終,他犧牲了。直到最後,我都不知道那位軍人叫什麼名字,大家都只是叫他沙巴軍曹。我敬佩這樣的英雄,更希望這個世界能友善一點。至少,這樣的悲劇,能少一些。

  最後一遍文章《亞奴》主人公啞奴雖沒有身體上的自由,但內心是自由的,他們一家人,在一頂帳篷里生活,雖說苦,但那穩穩的幸福,是我在很多具備人生自由甚至具備資金自由的人身上看不見的。故事較為平淡,主要以「我」與啞奴互助為主。後來「我」想幫助啞奴逃跑,啞奴卻被抓了回去。看完後,我感嘆。一個甚至連自己都無法擁有的人,卻並沒有無條件的選擇得到別人的幫助。同時也看到命運的殘酷。他被地主賣了,只賣了他一個。他沒有選擇,他將被迫離開自己的妻子、孩子。我看到最後,他的眼神,緊緊擁抱的一家人。或許,我們很多人也像啞奴一樣,看似有選擇的權利,其實,只能被迫。

  我很推薦《哭泣的駱駝》這本書,它能將那些虛無的美給破碎,給焚燒。它沒有告訴我,好人就一定會有好報的社會法則。相反,它在撕毀,撕毀一些偽裝,撕毀一些被和平保護的太好的真相。而我們,那些還在把愚蠢當天真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反省,我的愚昧,又會給他人造成了多少傷害呢?

  這本書與我而言其實並沒有結束,故事雖然告一段落,但它能無時無刻提醒我,鞭策我。當我快忘卻時,再看一遍,似乎從中獲得的,又多了一點。

  願以後的駱駝,不會再「哭泣」。[2]

三毛的生平

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出生於四川重慶,後旅居台灣。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和大自然的情懷。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為筆名。為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

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風格吧。   

有讀者認為「流浪」才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眾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