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許攸棄袁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許攸棄袁,本初豪氣蓋中華①,官渡相持枉嘆嗟②。

若使許攸謀見用③,山河爭得屬曹家④?

【釋詞】

①袁紹,字本初。蓋:勝過,壓倒。中華:古代華夏族,漢族多居於黃河南北,在四夷之中,故稱中華。

②官渡:地名。故址在今河南中牟東北臨古官渡水。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大敗袁紹於此。今尚有土壘遺存,稱中牟台,又名曹公台。嘆嗟:嘆息。

③見:被。

④爭得:爭通「怎」,怎的。

三國詩詞《許攸棄袁》原文及賞析

【賞析】

曹操、袁紹、許攸等早就是老朋友,他們反宦官、反董卓,政治目的一致。「以救時難而濟同類」,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袁紹反對董卓廢立自專,奔向河北,許攸此時追隨他一同離開洛陽。八年後,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都許,控制朝政。袁紹與曹操的矛盾開始激化。《三國志·袁紹傳》裴注:「(袁紹)怒曰:『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從友好到敵對,這是豪強割據、彼此鯨吞的歷史辯證法。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夏天,袁紹、曹操各率大軍對峙於官渡。當時,袁紹占據冀、幽、並、青四州之地,人多糧足,兵力數倍於曹軍,處於明顯的優勢。曹軍曾一度出擊,沒有獲勝,只好堅守營壘。袁軍接連發起進攻,也未能擊敗曹軍。雙方在官渡相持數月之久,這時曹軍糧盡,士卒疲乏,且後方又不安定。

何處是引起戰局轉化的關鍵呢?這就看主帥審時度勢、多謀善斷的能力了。「本初豪氣蓋中華,官渡相持枉嘆嗟。」許攸搜得曹操催糧使者的書信。他趕忙見袁紹,並為其獻計曰:「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袁紹不聽,並聽信讒言,將許攸斥退出去。許攸羞慚憤恨之情,難以訴說,幾欲自盡。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左右勸他「公既與曹公有舊,何不棄暗投明?」於是許攸投曹,就出現了「許攸問糧」這一生動情節。許攸向曹操獻計說:「袁紹軍糧輜重,盡積烏巢,今撥淳于瓊守把,瓊嗜酒無備。公可選精兵詐稱袁將蔣奇領兵到彼護糧,乘間燒其糧草輜重,則紹軍不三日將自亂矣。」曹操聞計大喜。儘管許攸剛來投奔,張遼等部將都抱懷疑態度,勸曹操「未可輕信」,但曹操絲毫沒有動搖用許攸之計。許攸建議烏巢劫糧,曹操便馬上意識到此舉的份量。在兩軍相持時,採取釜底抽薪的方法,往往是震動全局的一舉,是走活全盤的一着。對於扭轉戰局最易見效。許攸獻計,袁紹拒之,曹操納之。而且袁紹拒的是自己的臣子,曹操納的是新降的謀士。相形之下,一里一外,袁、曹二人的戰略眼光之差有多麼大! 同是一個許攸,在袁紹手下才無所展,到曹操軍中卻建奇功。

「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小說家這一議論,不是從正面評說,而是從反面調侃。這種反諷,寫出的愴痛是最深的愴痛,增添的意味更多的是辛辣。可以說是此詩的藝術特色。小說這首詩是改寫唐朝詩人胡曾《官渡》一詩,其原詩:「本初屈指定中華,官渡相持勒虎牙。若使許攸財用足,山河爭得屬曹家。」兩首詩相比較,其藝術構思是一致的,只是文字略有改動。改動後的字詞不僅通俗,而且更加準確,與小說的情節絲絲入扣。足見毛宗崗的藝術鑑賞是很有水平的。[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