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袁紹之死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袁紹之死,累世公卿立大名①,少年意氣自縱橫

空招俊傑三千客,漫有英雄百萬兵。

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②。

更憐一種傷心處③,家難徒延兩弟兄④。

【釋詞】

①累世:世世代代。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中的高級官員。袁紹高祖袁安、曾祖袁敞、祖父袁湯、叔父袁逢,都官至司徒、司空等職。叔父袁隗,兩任司徒,後任太傅,「四世居三公位」。

②羊質虎皮:形容徒有其表,外貌很威武,而實際卻很懦弱。曹丕《與吳質書》:「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揚雄《揚子·法言》:「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鳳毛雞膽」與「羊質虎皮」意思相同。在此都是比喻袁紹個人的器識:「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外寬而內忌」,「多謀而少斷」,因此「終不能成大業」。不就,即不成。「功不就」和「事難成」是同義反覆。

③更憐:憐,同情。

④家難徒延兩弟兄:史載袁紹有四個兒子。小說中只寫到三個,即袁譚、袁熙、袁尚。袁紹被曹操擊敗而病亡後,其子不睦。袁譚、袁尚爭奪冀州,互相攻殺,給曹操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提供了可乘之機。袁譚與曹操決一死戰中被殺。袁尚投奔袁熙,又遭曹操進擊,不得已二人投奔遼東公孫康,被公孫康斬首送給了曹操。至此,袁紹之子全部被殺。其原因之一便是兄弟不和,互相攻殺。因此說「家難」是因白白地多了袁譚、袁尚「兩弟兄」。延,擴展,引申為多餘。

三國詩詞《袁紹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袁紹在官渡大戰中敗北,患病未愈,又逢曹操進攻冀州。袁尚自負其勇,代父領兵出戰,大敗而歸。袁紹又受此驚嚇,舊病復發,吐血而亡。這首七律,給袁紹的一生做了概括性的蓋棺定論。

袁紹是東漢末年最大的豪強,稱霸北方,雄冠中原,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形成這個優勢的因素主要是:首先,他有諸豪強不可比擬的政治資本,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官僚望族之家,其高祖父袁安,做過漢朝的司徒,從袁安以後,曾祖袁敞、祖父袁湯、叔父袁逢都官至「三公」之位,「由是勢傾天下」。其次,袁紹容貌修美,儀態威武,能夠屈節下士,天下俊傑很多歸附他。加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袁紹集團集聚了一大批人才。第三,他當年曾為支撐漢室將傾的大廈,也不遺餘力地做過一番貢獻。誅宦官,抗董卓,橫刀長楫出京門,被十八路討董聯軍公推為領袖,這都是他一生閃光的事業,英雄的壯舉。所以詩的首聯說:「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氣自縱橫。」

詩的頸聯突然筆鋒一轉,「空招俊傑三千客,漫有英雄百萬兵」,這是為什麼?袁紹占有青、幽、並、冀四州之地,「帶甲百萬,谷支十年」,麾下文臣武將濟濟,進可以爭天下,退可以守一方。而官渡一戰,七十萬大軍,僅剩八百殘兵敗將。繼而接連失利,威威赫赫的袁紹豪強集團,終於毀滅。對此,人們可以從各個方面加以評說,但當年有識之士都認為袁紹個人器質上的弱點是一個重要的內因。曹操與袁紹年齡相當,官渡之戰時他們都處於四十多歲的英年之際。從青年時代曹操便和袁紹有過交往和共事,對袁紹了如指掌,認為他:「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楊阜當年曾以州從事的身份到過許都,他回去後,關西的諸將問他,袁紹和曹操誰能打勝,他說:「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失後事,今雖強,終不能成大業。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從袁紹集團中出來的荀彧、郭嘉對此也有過類似的評價。所以陳壽在《三國志·袁紹傳》中對其的結論:「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昔項羽背范增之謀,以喪其王業;紹之殺田豐,乃甚於羽遠矣!」事實正是如此,不但良謀荀彧、郭嘉、許攸離他遠去;就是效死之士如沮授、田豐等也無所施其能;忠義之將高覽、張郃則因奸臣讒言被疑,無奈憤然陣前倒戈,造成袁紹集團人才大量地流失和損折。這都是袁紹個人器質的缺點所致,正如詩句形象地說他:「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可謂入骨三分。

袁紹雖死,而其廢長立幼,遺患未止。他生前把幾個兒子改為外任,各據一州,擁兵自重。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而留小兒子袁尚在冀州,偏愛之情,造成長幼不睦。再加上其軍中彼此各有一派勢力。以河北集團的審配為一方,潁川集團的辛評、郭圖為一方,雙方的矛盾又影響並發展到袁氏家族的內部。因此,袁譚、袁尚兄弟之間的爭鬥,又表現為河北、潁川集團的爭鬥。待袁紹死後,審配、逢紀矯紹遺命,奉袁尚為冀州牧。郭圖、辛評擁立袁譚以長爭位,致使袁氏兄弟互相攻殺,禍起蕭牆。曹操趁機各個擊破,先滅袁譚,後破袁尚。袁尚、袁熙敗亡,投奔遼東,公孫康誘殺袁氏二兄弟,送其首給曹操。至此「四世三公」的望族,由於袁紹播下災難的種子,全部滅亡。「更憐一種傷心處,家難徒延兩弟兄。」雖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其實禍根還在「兩弟兄」的老子身上。[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