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士民爭拜漢雲長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士民爭拜漢雲長人傑惟追古解良①,士民爭拜漢雲長。

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②。

氣挾風雷無匹敵③,志垂日月有光芒。

至今廟貌盈天下④,古木寒鴉幾夕陽。

【釋詞】

①解良:關羽,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春秋時代解縣在晉國名解梁城。小說稱古解良。古人常以出生地、為官地來指代人名。如孔融稱為孔北海。劉備稱為劉豫州。這裡指關羽。

②俎豆:俎(zu)與豆是古代禮器。用於行祭禮時盛肉食,後用作詠禮儀的典故。駱賓王《邊城落日》:「一朝辭俎豆,萬里逐沙蓬。」

③挾:攜同,牽引。蘇軾《前赤壁賦》:「挾飛仙以遨遊。」匹敵:相當。

④廟貌:廟,廟宇;貌,畫像。杜甫《丹青引》:「屢貌尋常行路人。」這裡引申為塑像。盈:滿。

三國詩詞《士民爭拜漢雲長》原文及賞析

【賞析】

關羽死後,關羽成為神武和忠義的典範,其人格得到升華,其形象得以神聖化。國人始稱關公,繼而稱王,終而稱帝。關帝廟遍布海內外,「至今廟貌盈天下」。以人臣而位至尊者,惟關羽一人而已。這一人物的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首先來自 《三國演義》 長達一千多年的醞釀和創造過程,成功地塑造了關羽的性格,其藝術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廣大讀者群。其人物形象蘊涵的文化內涵,使得上至帝王,下至百姓; 不論士民農商、邦會團伙,乃至三教九流,都能從各自的角度頂禮膜拜關大帝,都想從關大帝那兒尋求一種有利於自己或保護自己的精神寄託。

「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 的文化意義何在? 此詩形象地做了高度的涵蓋: 「桃園一日兄和弟」 為義,「俎豆千秋帝與王」 為忠,無論從關羽生前和劉備的關係,還是關羽死後人們對他的崇拜,都集中在忠義精神上。桃園結義,劉、關、張三人對天焚香盟誓: 「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這種忠義精神伴隨着他們一生,始終不渝。無論遇到什麼挫折和困苦,還是在生死抉擇的關頭,關羽都恪守初衷,絲毫不改其志。當兵敗麥城,孫權派諸葛瑾前來勸降,關羽義正辭嚴地回答:「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直至被俘,孫權勸其投降東吳,關羽曰: 「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他堅貞不屈,從容就義,成就了道德上「忠義」 的自我完善。縱觀其一生,從桃園結義到捨身赴義,忠義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持了他的一生,並在他身上爆發出與日月同輝的光亮。

關羽的形象是忠義的化身,威武其外,高節其內,成為道德倫理的典範。正是這一點,不僅為後人高山仰止,而且也為歷代統治階級所垂青。關羽死後,劉禪追諡他為 「壯繆侯」; 宋代皇帝封他為「忠惠公」、「武安王」、「義勇武安王」、「壯繆義勇王」、「英濟王」; 元代皇帝加封他為 「顯靈義通武安英濟王」; 明代皇帝始進爵他為帝,以後清代皇帝屢次加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等等,一場造神運動步步升級,層層追封。在中華大地上,關帝的崇高,對加強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滿足人們的一種審美要求和精神依託,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意義。當然,在任何偶像面前,芸芸眾生只會越發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本來,崇拜英雄的目的應當激發自己的力量和才智,而崇拜偶像的結果卻麻痹自我意識,禁錮個體人格,這也許正是統治階級借偶像以愚民的作用。

關羽被神聖化以後,在禮義之邦的國度里,不僅是道德的完人,而且還賦予了一種新的審美價值——神力的象徵。「氣挾風雷無匹敵」,關羽的剛勇、神威,更為中國老百姓所崇拜,他不像張飛那樣粗魯、憨直,也不像李逵那樣蠻幹、粗俗,而儒雅之中顯現神力,更具有崇高美。因此,「武廟」 與 「文廟」 具有對稱存在的價值,「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形象地揭示了關羽的性格內涵,植根於民族文化傳統所積澱的土壤之中。[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