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詩詞《董卓之死》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詩詞《董卓之死》,霸業成時為帝王①,不成且作富家郎。

誰知天意無私曲②,郿塢方成已滅亡③。

【釋詞】

①霸業:成就和維護統治天下的事業。

②天意:上天的旨意。私曲:偏私不公正的行為。

③郿塢:古城堡名。屬司隸州右扶風郡郿縣。城高丈余。《三國演義》:「離長安城二百五十里,別築郿塢」,「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家屬都住在內」。是董卓的老巢。

三國詩詞《董卓之死》原文及賞析

【賞析】

「霸業成時為帝王」,這是說董卓不僅有王霸之心,而且政治手腕也雄略過人。漢靈帝死前,由於董卓手握重兵,東漢朝廷對他不放心,將其調任他職,削其兵權。但董卓抗拒朝廷命令,既不交出軍隊,也不前往并州赴任,而是屯駐河東「以觀時變」。

當董卓受何進所召,進軍京都,還未到達,東漢朝廷已發生變化,何進被宦官所殺,宦官也為袁紹所滅。這時可以左右政局的,除董卓之外,僅有手握并州勁旅的丁原,這是惟一可以與董卓分庭抗禮的人物。董卓收賣了呂布,殺死丁原,兼併了并州軍隊,而且在此之前,「何進及弟(何)苗先所領部曲,皆歸於卓。」董卓集團成為當時具有控制朝廷的惟一權力勢力。可見董卓的「霸業」在軍事上之「成」。

在政治上,董卓的謀略和舉措,也是出手不凡,第一是完成廢帝更立後,大權在握,自為相國,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是安撫當時的世族高門,以從人望。第三是擢拔一批清流名士,外示寬柔。可以說,當時董卓基本上控制了東漢政權。其「霸業」之成,如在目前。

董卓的失敗,不是來自外部,以袁紹為首的討董聯盟沒有可能動搖他的統治,而是來自內部,即董卓手中涼州軍與并州軍的矛盾的激化。王允正是利用這種矛盾,借呂布之手殺死了董卓。

董卓是遺臭萬年的竊國大盜,貪婪無比。他退出洛陽,挾帝而遷時,一面發掘諸帝寢陵和公卿冢墓,收羅珍寶;另一方面大肆搜刮,敲剝黎民,侵吞富戶,而後築塢於郿縣,比照長安城,修建「萬歲塢」。並在其中屯積二十年的糧食,珍藏黃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綾羅綢緞堆積如山,美女歌妓充其宮室。董卓得意洋洋地聲稱:「事成,雄居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後漢書·董卓傳》)所以說:「霸業成時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董卓的禍國殃民,倒行逆施,引起了國人側目,諸侯討伐,人怒天也怒! 「天意」是公正的,人不報,天也報,當董卓的老巢郿塢築造成時,也迎來了他的滅亡之日。「天意無私曲」,表達了人民的心聲,歷史的規律。董卓之死,順應人意,也順應天意,大快人心。[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