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國演義(電視劇)

《三國演義》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製作,王扶林擔任總導演,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導演,孫彥軍唐國強鮑國安吳曉東陸樹銘李靖飛張光北洪宇宙主演的歷史劇

該劇演述的是三國時代的故事,是魏、蜀、吳的興亡史,共分為五大部分。着重表現的是亂世中多個政治集團間錯綜複雜、緊張尖銳的鬥爭;這種鬥爭發展成為連接不斷的對政治權力的爭奪和軍事衝突,造就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將近一個世紀中的風雲變幻。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三國演義

外文名:《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別名:《三國志》(日本版譯名)

類型: 古裝、歷史、戰爭、劇情

集數: 84集

出品時間: 1994年

出品公司: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

首播時間: 1994年10月23日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劇情介紹

​故事描述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諸侯割據。董卓廢少帝,擁立獻帝,獨掌朝政。曹操與各路諸侯會師討伐董卓,後董卓被呂布所殺。曹操趁勢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一戰曹操大敗袁紹,統一了北方。

幾經周折的劉備,三顧草蘆終得諸葛亮出山相助,遂聯合東吳孫權,赤壁一戰大敗曹操,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局面。後來孫權為奪回荊州,與曹操結盟。劉備難敵孫曹聯軍,關羽張飛亦相繼戰死,劉備病逝白帝城,臨終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六出祈山欲收復中原,惜最後病歿五丈原。後主軟弱無能,終為司馬氏所滅。魏自曹睿死後,政權落入司馬氏手,司馬炎廢魏帝自立,建立晉朝。280年,西晉滅吳,三國歸於一統。[1]

演職員表

演員表

  • 劉備--孫彥軍--蜀漢人物:字玄德,史稱蜀漢先主、昭烈帝
  • 甘夫人--許娣--劉備之妻,劉禪之母
  • 糜夫人--伊淑芳--劉備之妻,糜竺之妹
  • 孫夫人--趙越--劉備之妻,孫權之妹
  • 劉諶--陳旭--劉禪第五子,封北地王
  • 崔夫人--壯麗--劉諶之妻
  • 諸葛亮--唐國強--字孔明,號「臥龍」
  • 諸葛瞻--包海龍--字思遠,諸葛亮之子
  • 諸葛均--石霓--諸葛亮之弟
  • 龐統--祝士彬-- 字士元,號「鳳雛」
  • 法正--時來群--字孝直
  • 關羽--陸樹銘--字雲長
  • 關平--丁志勇--關羽義子
  • 關興--顧建榮--字安國,關羽次子
  • 張飛--李靖飛--字翼德(益德)
  • 張苞--張克芃--張飛長子
  • 趙雲--張山 --字子龍
  • 馬超--安亞平--字孟起
  • 馬岱--陳關欣--馬超從弟
  • 黃忠--王洪濤--字漢升
  • 黃忠妻--喬琛 -------
  • 徐庶--翟萬臣--字元直
  • 徐庶母--澹臺仁慧-------
  • 姜維--張天舒
  • 字伯約--姜維母--張登橋-------
  • 魏延--劉威--字文長
  • 夏侯霸--石天生--字仲權,夏侯淵次子
  • 嚴顏--王文有--巴郡太守
  • 李嚴--賈錫魁--字正方
  • 李豐--王強--李嚴之子
  • 廖化--芒萊--字元儉
  • 周倉--遲重根--關羽部下
  • 趙累--韓新民--關羽部下
  • 王平--崔岱--字子均
  • 鄧芝--姬成功--字伯苗
  • 馬良--王顯和--字季常
  • 馬謖--張治中--字幼常,馬良之弟
  • 蔣琬--劉宏坤--字公琰
  • 呂凱--李保安--字季平
  • 杜瓊--魏德山--字伯瑜
  • 費禕--李弘--字文偉
  • 孫乾--郭家慶--字公祐
  • 郤正--洪希邁--字令先
  • 陳震--任寶成--字孝起
  • 伊籍--劉龍濱--字機伯
  • 許靖--張勤--字文休
  • 糜竺--朱秉謙--字子仲
  • 簡雍--安基--字憲和
  • 李恢--王志強--字德昂
  • 譙周--劉傑--字允南
  • 秦宓--王忠信 --字子敕
  • 黃權--張於樞--字公衡
  • 李福--李保安--字孫德
  • 董允--王連勇--字休昭
  • 劉封--王振偉--原名寇封,劉備義子
  • 孟達--嚴鳳琦--字子慶
  • 張松--張炬--字永年
  • 張嶷--莫·道爾吉--字伯岐
  • 張翼--齊文強--字伯恭
  • 馬忠--張浩--字德信
  • 糜芳--隗和國--字子方,糜竺之弟
  • 吳班--李世才--字元雄
  • 楊儀--孟憲禮--字威公
  • 高翔--袁利堅--蜀漢將領
  • 陳式--張世軍--蜀漢將領
  • 胡班--葉金森--關羽部下
  • 裴緒--白利衛--諸葛亮心腹
  • 小校--陸濤--蜀漢軍中小校
  • 范強--魏德山--張飛部下
  • 曹操--鮑國安--曹魏人物:字孟德,被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
  • 卞夫人--李鳳英 --曹操正妻
  • 曹丕--楊俊勇--字子桓,曹操長子,史稱魏文帝
  • 曹彰--沈龍 -- 字子文,曹操次子
  • 曹植--王良波--字子建,曹操三子
  • 曹叡--王光輝--字元仲,曹丕之子,史稱魏明帝
  • 曹芳--安志勇--字蘭卿,曹睿養子,史稱魏齊王
  • 曹髦--姬晨牧--字彥士,曹霖之子,史稱魏高貴鄉公
  • 曹奐--汪涵--字景明,曹宇之子,史稱魏元帝
  • 曹休--郝忠謙--字文烈,曹操從子
  • 曹真--鄭強--字子丹,曹操族子
  • 曹爽--康銘--字昭伯,曹真長子
  • 曹羲--遲重根--曹真次子
  • 曹訓--孫振才--曹真三子
  • 曹仁--許德山--字子孝,曹操從弟
  • 夏侯惇--魯建國--字元讓
  • 夏侯楙--王基明--字子林,夏侯惇次子
  • 夏侯淵--錢玉林--字妙才,夏侯惇族弟
  • 夏侯尚--焦志成--字伯仁,夏侯淵從子
  • 夏侯玄--郝躍國--字太初,夏侯尚之子,夏侯霸之侄
  • 張遼--徐少華--字文遠
  • 張虎--田野--張遼之子
  • 許褚--韓東--字仲康
  • 徐晃--尼格木圖--字公明
  • 張郃--徐偉茹--字儁乂
  • 高覽--芒萊--原袁紹部下
  • 典韋--張甲田--號「古之惡來」
  • 文聘--畢力格--字仲業
  • 李典--張英武--字曼成
  • 樂進--沈龍--字文謙
  • 于禁--薛勇--字文則
  • 龐德--張元鵬--字令明
  • 荀攸--於家乃--字公達
  • 程昱--戴敬國--字仲德
  • 賈詡--李緒良--字文和
  • 賈模--葉超--賈詡之孫
  • 郭嘉--蔣愷--字奉孝
  • 楊修--畢彥君--字德祖
  • 鍾會--管越--字士季,鍾繇之子
  • 鄧艾--王洪光--字士載
  • 蔣干--周舟--字子翼
  • 崔諒--李松橋 --安定太守
  • 楊陵--高小寶--楊阜從弟,南安太守
  • 蔡瑁--麼岳 --字德珪
  • 孟坦--蘇德斯琴--小說虛構人物
  • 孫堅--吳曉東--東吳人物:字文台,東吳奠基人,被追尊為武烈皇帝
  • 吳太夫人--陳秀英--吳夫人,孫策、孫權生母
  • 吳國太--俞若娟--孫夫人的生母
  • 孫策--濮存昕--字伯符,孫堅長子,被追尊為長沙桓王
  • 大喬--龔麗君--孫策之妻
  • 孫權--惲蔣錚--字仲謀,孫堅次子,史稱吳大帝
  • 孫亮--左冰--字子明,史稱吳會稽王
  • 孫休--潘粵明--字子烈,史稱吳景帝
  • 張昭--周繼緯--字子布
  • 周瑜--洪宇宙--字公瑾
  • 小喬--何晴--周瑜之妻
  • 喬國老--江金 --大喬、小喬之父
  • 魯肅--曹力--字子敬
  • 呂蒙--張京海--字子明
  • 陸遜--高飛--字伯言
  • 丁奉--劉紹春--字承淵
  • 太史慈--李洪濤--字子義
  • 黃蓋--吳桂苓 --字公覆
  • 程普--閆懷禮--字德謀
  • 程咨--任萌--程普之子
  • 韓當--朱軍--字義公
  • 甘寧--韓東--字興霸
  • 周泰--張瑩--字幼平
  • 凌統--王剛--字公績
  • 蔣欽--楊勝雁 --字公奕
  • 潘璋--黑永寬--字文珪
  • 諸葛瑾--種玉傑--字子瑜,諸葛亮之兄
  • 諸葛恪--何冰--字元遜,諸葛瑾長子
  • 張角--袁志光-- 東漢人物:黃巾軍領袖,太平道創始人
  • 張寶--尤世軍--黃巾軍首領,張角之弟,號稱「地公將軍」
  • 張梁--馬精武--黃巾軍首領,號稱「人公將軍」
  • 董太后--呂中--漢靈帝生母
  • 董卓--里坡--字仲穎
  • 何太后--鄭天瑋--何進之妹,少帝劉辯生母
  • 劉辯--朱峰-- 漢靈帝長子,史稱漢少帝、弘農王
  • 華雄--王寶奇--董卓部下
  • 呂布--張光北--字奉先
  • 貂蟬--陳紅 --四大美女之一
  • 嚴氏--高寶寶--呂布之妻
  • 袁紹--李慶祥--字本初
  • 許攸--石小滿--字子遠
  • 顏良--謝加起--袁紹部下
  • 袁術--陳友旺--字公路,袁紹之弟
  • 馬騰--黃文俊--字壽成,馬超之父
  • 馬休--梁志文 --馬騰次子,馬超之弟
  • 劉表--張達--字景升
  • 蔡夫人--劉曉媚--劉表繼室
  • 劉琦--尹力--劉表長子
  • 劉琮--梁遲--劉表次子
  • 陶謙--張瞳--字恭祖
  • 孔融--鄭榕--字文舉
  • 潘鳳--劉樺--韓馥部下
  • 司馬懿--唐振環--西晉人物:字仲達,被追尊為晉宣帝
  • 司馬師--潘引來--字子元
  • 司馬昭--李赤尤--字子尚
  • 司馬炎--韓青--字安世,史稱晉武帝
  • 司馬望--呂鎖森--字子初
  • 孟獲--胡戰利--南蠻王
  • 祝融夫人--李雲娟--孟獲之妻
  • 孟優--李冬果--孟獲之弟
  • 帶來洞主--孫小喆--祝融夫人之弟

職員表

  • 總策劃:王楓
  • 策劃:於廣華、王扶林、方慶浩、劉瑾如、阮若琳、任大惠、張天民、周明、洪民生、賈文增、戴臨風
  • 總製片人:任大惠
  • 製片人: 周明、劉瑾如
  • 製片主任:郝恆民、尤世軍、單雨生、張光前、張紀中、王小穎(協調)
  • 製片副主任:汪瑞、闕新、袁乃旗、郝德俊、歐陽三寶、陳長龍
  • 總監製: 王楓
  • 監製: 戴臨風、楊偉光、張天民、於廣華
  • 原著: 羅貫中
  • 文學編輯:袁楓、於永和、米傑成
  • 三國影視故事撰寫: 張笑天、張天民、蘇叔陽、畢必成、於力
  • 劇本參定:戴臨風、劉世德、孟繁樹、王扶林
  • 總導演:王扶林
  • 導演: 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
  • 副導演(助理):吳曉東、邰祖輝、陸濤、李煌、趙妍妍、劉慶祥、徐艷玲、荀皓、任鳳坡、馬麗珠、趙丕玉、康銘、顧鳳莉
  • 編劇: 杜家福、朱曉平、葉式生、周鍇、李一波、劉樹生
  • 總攝影師:李耀宗
  • 攝影:陳軍、王殿臣、劉書亮、畢福劍、任萌、張馳、吳喜增、鄭宏宇、魏秀志、張紹林、鞠峰、黃河清、顧人柏、張靜宇、顧其銘、張宏林
  • 劇照攝影:趙新昌
  • 特技攝影:陶坤明
  • 航拍攝影:石少生
  • 總剪輯:傅正義、洪梅
  • 剪輯: 趙丕玉、鄧瑛、傅國航、梁志強
  • 道具: 牛玉謙、白春濤、錢暉、關喜玉、白利衛、賈紹武
  • 選角導演: 李法曾、王貴娥、顧鳳莉、周麗華
  • 配音導演: 吳珊
  • 美術設計: 何寶通、高國良、勞保良
  • 化妝:楊樹棟、吳靖、范懷林、宮躍君、魏緒成
  • 動作指導: 劉紹春、李增
  • 造型設計: 張立棠、李金祥
  • 服裝設計: 趙慶霞
  • 燈光: 孫永福、李榮惠、葛樹文、張宏偉、雷麗沙
  • 總錄音:毛玉山、宋寧寧
  • 錄音: 劉振東、張孟祥、房雷、武建偉、葉邦偉
  • 語言錄音:張喆
  • 煙火:張勇、侯風景、梅永、孫秉臣、朴光赫、於浪、王翀
  • 旁白:吳俊全

角色介紹

劉備 演員 孫彥軍

劉備(161-223),字玄德,蜀漢的開國之君,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蓆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性兄弟。東漢末年鎮壓黃巾起義,因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呂布、曹操、袁紹,後依附荊州劉表。三顧茅廬後,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力量不斷壯大。孫、劉聯合,大敗曹軍於赤壁。後又乘機取江南四郡,繼而奪取益州、漢中,稱漢中王。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後為報弟仇東征孫吳,被陸遜打敗,223年病逝於白帝城。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劉邦的風範。他的才幹謀略,不及曹操,然而他百折不撓,終於成就了一番事業,是個當之無愧的英雄,也是歷史上禮賢下士的楷模。

曹操 演員 鮑國安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漢魏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出生在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20歲時做了洛陽北部尉,執法嚴厲,不避豪強。黃巾起義爆發後,拜騎都尉,參與鎮壓起義軍。此後與陶謙、呂布、袁術等連年攻戰,實力逐漸壯大。196年(建安元年),他將漢獻帝迎到許都(今河南許昌),自任丞相,把持朝政,在諸侯征戰中建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曹操唯才是舉,軍事上戰術戰略靈活多變,先後削平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勢力,統一了北方。208年,南征荊州,在赤壁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三國鼎立的形勢初步形成。213年,封魏公。216年,晉封魏王。220年正月,病逝於洛陽。曹丕稱帝後,追尊曹操為魏武帝。後人評價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孫權 | 惲蔣錚(少年) ;吳曉東(成年)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中吳國的開國皇帝。幼年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他代統部眾,任討虜將軍、會稽太守,擁有江東六郡。208年,孫權與劉備組成孫劉聯軍,在赤壁共同抗曹,擊敗曹操。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了劉備的荊州。221年,劉備興兵討伐東吳,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在彝陵之戰中擊敗蜀軍。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252年,孫權病逝。孫權為人有膽有識,知人善任,屈身忍辱,有勾踐的英姿,所以能控制江東,成鼎足之業。他對開發中國的南方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諸葛亮 演員 唐國強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出身於世代官宦家庭,素有大志。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次年,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劉備聯合孫權,在赤壁擊敗曹操。劉備稱帝後,拜他為丞相,臨終前又將太子劉禪託付給他。諸葛亮輔佐劉禪,平定了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有七擒孟獲等事;後又率諸軍北駐漢中,多次伐魏,六出祁山,終因兵少勢單,糧草不濟,未能成功。他嘔心瀝血,以致積勞成疾,234年病逝於北伐前線五丈原(在今陝西岐山縣)。諡忠武侯,後世稱諸葛武侯。諸葛亮是中國人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足智多謀,罕逢對手。其宰相之才,可與管仲、蕭何匹敵。

關羽 演員 陸樹銘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蜀國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後追隨劉備征戰。曾以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200年,劉備被曹操所破,關羽戰敗被俘,被曹操拜為偏將軍,封漢壽亭侯。關羽為了報恩,替曹操殺了袁紹的名將顏良、文丑。而後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赤壁之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西取益州,又以關羽督荊州事,鎮江陵。關羽勇冠三軍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219年,升前將軍,率兵攻打曹仁於樊城,適值漢水暴漲,水淹曹操七軍,降于禁、斬龐德,威震北方,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敗走麥城,被孫權所殺。

張飛 演員 李靖飛

張飛(?—221年),字益德(《三國演義》、《華陽國志》中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蜀國著名將領,和關羽皆被譽為「萬人之敵」。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排行老三。208年,曹操南攻荊州,追劉備於當陽長坂。劉備敗走,張飛領騎兵二十餘人殿後,曹將無人敢近。赤壁之戰後,遷宜都太守、征虜將軍。益州平定後,功勞與諸葛亮、法正、關羽相等。215年,領巴西太守。劉備稱帝後,張飛累遷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晉封西鄉侯。張飛粗豪勇猛性情暴躁,愛憎分明,敬重賢士,愛惜英雄,為人粗中有細,是一個個性突出又相對複雜的人物。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為蜀漢立下了不朽功勳,但因對待屬下粗暴,時常鞭撾士兵,於221年被部將范強、張達所殺。

趙雲 演員 張山(青年) ;楊凡(中年) ;侯永生(老年)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因長坂坡單騎救主而名揚天下,智勇雙全,是《三國演義》中光彩照人的人物之一。公元200年跟隨劉備征戰四方,兩扶幼主,克定禍亂,公元229年壽終正寢。

周瑜 演員 洪宇宙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縣)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吳國的傑出功臣。出身官宦之家,祖父為太尉,父親是洛陽令。周瑜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當時喬公有二女,孫策納大喬,周瑜娶了小喬。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208年在諸葛亮的協助下,孫劉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震華夏。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呂布 演員 張光北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東漢末年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原為董卓的大將。後占據徐州,自成一方。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所殺。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董卓 演員 里坡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合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餘部由李傕等人率領。

司馬懿 演員 魏宗萬(中/老年) ;唐振環(中年)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重要軍事家,魏重臣。初為曹操主簿,後任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多有奇策,為曹丕所信重。魏明帝時,任大將軍,多次率軍抗擊諸葛亮,出兵與諸葛亮相拒,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曹芳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遺詔輔政。249年(嘉平元年),殺曹爽,專國政。死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專權。其孫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他為宣帝。

音樂原聲

歌曲·配樂信息

名稱 演唱/演奏 出現集數 備註
《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洪基/呂繼宏(日本發行版) 片頭曲 片頭主題歌,兼第84集片尾曲
《歷史的天空》 毛阿敏 片尾曲 片尾主題歌
《這一拜》 劉歡 1、19* 桃園結義插曲
《烈火雄風》 呂繼宏 3 赤兔馬之歌
《貂蟬已隨清風去》 萬山紅、黑鴨子 7* 貂蟬之歌
《淯水吟》 毛阿敏 11、12 宛城之戰插曲,鄒氏之歌
《有為歌/臥龍吟》 戴建明、黑鴨子 27 三顧茅廬插曲,諸葛亮主題
《民得平安天下安》 崔京浩 29 攜民渡江插曲,劉備主題
《當陽常志此心丹》 崔京浩 30 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插曲
《丈夫歌》 呂繼宏 33 「群英會」上周瑜所唱之歌
《短歌行》 楊洪基 37 曹操橫槊賦詩所歌
《子夜四時歌》 女聲吳語合唱 43 劉備娶親插曲
《江上行》 崔京浩 53 單刀赴會插曲,關羽主題
《七步詩》 劉歡 61 曹丕、曹植兄弟相爭插曲
《哭諸葛》 劉歡 77 諸葛亮輓歌
《豹頭環眼好兄弟》 尹相傑 ---- 張飛主題,因故未在劇中出現
《北伐捐軀》(王憲作曲)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 由劇中配樂重編的樂曲,或是姜維主題

幕後花絮

1.孫彥軍剛進組時,競爭的角色是曹操,但導演王扶林認為孫彥軍白皙、英俊、有書卷氣,分明是劉備的形象,於是派他去演了劉備。蔡曉晴導演給劉備設計了許多種不同的哭法,特別是哭關羽時,孫彥軍自己都哭暈過去了。

2.「諸葛借風」的戲分拍攝於1994年初的隆冬時節,扮演諸葛亮的唐國強卻必須披着單薄的道衣,光腳散發,飄然而行。兩天的拍攝結束,他的雙腳已經凍得又紅又腫了。

3.《三國演義》在當時是一部耗資巨大的鴻篇巨製,然而,這一劇組全體工作人員,為了把這部家喻戶曉的古典文學名著搬上熒屏,歷盡了千辛萬苦,拿到的卻是當年全國影視界最低的酬金。唐國強更是笑稱:「我們人人都是二百五(每集片酬只有250元左右)。」為了拍片,許多人一二年沒回家。一位新加坡導演曾考察過《三國演義》劇組,他感慨萬千地說:「你們真正是在為中華民族拍戲!」

4.劇中需要大量鎧甲,但劇組認為用金屬製作加工困難,而且太重,最後採用了在塑料中兌入顏料壓成甲片的辦法來代替,實拍效果很好。

5.1987版《紅樓夢》在日本每集賣了1000多美金,後來日本人又來買《三國演義》,製片人任大惠咬咬牙報了1萬多美金,日方竟然連還價都沒還。而日方為了引進《三國演義》,光翻譯費用一集就達到了1萬多美金。

幕後製作

前期籌備

1989年7月,王扶林被任命為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總導演。1990年6月,「三國」領導小組成立。8月,劇本創作會議召開,編劇組成立。劇組達成共識:充分尊重原作《三國演義》,同時參考《三國志》中有價值的史料,把120回的章回小說改編成80集的劇本(最終剪輯成84集),大的框架由群雄逐鹿、赤壁大戰、三足鼎立、南征北戰、三分歸晉五部分組成。截至1990年12月15日前,累計完成文學劇本中的76集,不久初稿全部完成。領導小組專門組織了一個劇本討論小組,對劇本進行反覆討論,劇本經過數次易稿,最後定稿紅皮書時,是1991年12月30日。實際上,《三國演義》的編劇們是和主創人員同時進駐,同時工作,修改劇本也和開機拍攝交叉進行。

1990年8月中旬到10月初,演員遴選李法曾和顧鳳莉走訪了北影、八一廠、北京人藝、青藝、兒藝、總政、空政等單位,確定了第一批候選演員78人;導演組又陸續選看了各地送來的演員錄像資料,並派出三位副導演分赴各地物色演員。遴選演員工作進行了將近10個月,於1991年5月底結束。角色基本確定後,劇組於1991年7月在北京舉辦了演員學習班,有6位專家分別為演員授課,內容包括三國的時代背景、漢代禮儀、漢代風俗、古代戰爭與陣法、古典名著的改編等。學習班中,總導演王扶林談了導演總體構思,他提出電視劇的改編宗旨是:在大關節上,基本符合原著《三國演義》;根據電視劇的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藝術加工;尊重原著「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突出「提倡仁政,反對暴政」的價值觀;讚美三國英雄們的忠義精神。

拍攝情況

《三國演義》的製作採取了「總導演掌握基調、統一風格——五位導演負責具體拍攝——總導演負責後期製作」的模式,1991年3月正式開拍,經過近三年的拍攝,到1994年1月拍攝完畢,1994年10月正式首播。

《三國演義》總投資1.7億元人民幣,近1億元用於建造拍攝基地,7000萬元則直接投入拍攝。劇組在涿州搭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兩個攝影棚,每個棚的面積為1200平方米,兩棚共耗資約4000萬元;無錫的「三國城」和同期為電視劇《唐明皇》而建的「唐城」共耗資約2000萬元;涿州的「漢城牆」、「街道」、「銅雀台」約耗資3000萬元;服裝1000餘種、3萬多套,耗資約500萬元;道具近7萬餘件,耗資約700萬元;共耗資1億多元。涿州和無錫的兩大影視基地此後仍在為各影視劇組服務。

劇組動用了規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僅動用群眾演員一項就達到了40餘萬人次。其中,1992年6月拍攝的「官渡之戰」,便動用了解放軍一個師的兵力,耗資40萬元左右;拍攝「火燒赤壁」時,劇組動用了9台攝像機和1架直升機,分別從水、陸、空三個方向同時拍攝,動用船隻72艘,大火燒掉50多車木柴,20多噸汽、柴油,並請來3000多名群眾演員參與拍攝。拍攝期間,五個劇組還曾輾轉包括河北、內蒙古、四川、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江蘇、湖北、雲南等在內的十餘個省、市、自治區取景。

精編版

1994年,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在中國大陸播出,隨後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韓國、印度尼西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全部或部分播出。許多海外人士在肯定此劇的同時,建議中國電視工作者對其予以精編後打入國際市場。從1995年8月開始,中央電視台組建了由電視劇的主創人員組成的創作集體,將84集電視劇重編為每集90分鐘、共19集的精編版。保留《三國演義》原著中名段名篇,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從桃園三結義始,至諸葛亮北伐中原失敗病逝五丈原止。刪節部分以旁白的方式貫穿,並在各集開頭增加吳曉東的串講,以便不太熟悉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了解故事。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屆次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人物 備註
2008 《國劇盛典·迴響30年》30年最具影響力電視劇 《三國演義》 獲獎
1995 第15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 《三國演義》 獲獎
1995 第15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鮑國安 獲獎
1995 第15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 唐國強 提名
1995 第15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美工獎 《三國演義》 獲獎
1995 第13屆 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長篇電視連續劇獎 《三國演義》 獲獎
1995 第13屆 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 鮑國安 獲獎
1995 第4屆 「五個一工程」獎優秀電視劇作品 《三國演義》 獲獎

劇集評價

正面評價

編導從全劇的把握、人物的塑造、舞美設計、音樂、歌詞的創作以及歷史氛圍的營造,都追求一種豪放、雄健、古拙、悲壯的藝術風格,這種美學風格,與東漢、三國時代的美學風貌是相一致的。《三國演義》電視劇恰當地體現了這一美學風貌。對白採用原著中較為淺顯的文言,保留了原著對話語言的精煉、生動、傳神,也與全劇的藝術風格相和諧。音樂風格古樸、典雅、凝重,與全劇的風格渾然一體。歌詞蘊藉、典雅,有漢魏樂府五言詩的風韻和人生哲理的況味。

負面評價

對於千軍萬馬的交戰,編導注意了陣勢的布置與變化、指揮聯絡的方式等等,對幾大戰役的決戰場面拍得很有氣勢;也有不少交戰場面流於一般,缺乏特點,甚至顯得馬虎;至於許多交戰場面只有將領的廝殺,眾多士兵卻只是搖旗吶喊,不合古代戰爭的實際,則是因為受制於小說原著而不得已。總的來說,戰爭場面既有超越小說之處,也有未能充分傳達小說韻味之處。

電視劇中有些角色甚至是重要角色,幾次更換演員,影響觀眾的情緒。趙雲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電視劇中卻用了三位演員扮演,第二位演員比第一位演員更年輕,觀眾看了經常懷疑這是不是趙雲。東吳魯肅本是忠厚長者,第一位演員演得很成功,不料也更換了,觀眾很難將兩個魯肅聯繫在一起。還有魏延、姜維等角色,也是如此。後來的演員未必不如前者,但一經更換,觀眾對角色的印象就會模糊了。

視頻

《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氣勢磅礴,經典重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