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件事給我的啟迪(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件事給我的啟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三件事給我的啟迪》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三件事給我的啟迪

「每個人都是一部機器,機器總有出現故障的時候,修好了,還可以繼續運轉,修不好,就廢棄了,很正常,我現在就是維修狀態,還沒有廢棄呢,所以我很快樂。」說這話的小男孩如今已經離開了我們。他的母親在接受電視採訪時曾說過,她為他的兒子而感到自豪,因為她的兒子勇敢、堅強,她還說她總能感覺到兒子就在她的身邊,所以她一定堅強的活下去,這也是兒子的心愿。

看這次電視採訪時我落淚了,說心裡話,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遭遇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但是與這個小男孩比,我們是否有他勇敢?有他樂觀?有他堅強?無論是工作中的還是生活中的坎坷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種磨練,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這麼灑脫的放得下,大多數人的常態是抱怨,抱怨上天不公,抱怨社會不平,抱怨風氣不正,抱怨來抱怨去只能讓自己不斷的感到壓力,感到失落。

前天,初中同學送孩子上學,我們再次見面,歲月已經將他臉上刻上了深深的皺紋,他說,孩子他媽走得早,孩子在小學時就開始獨立生活了,很懂事,從來不讓他操心,孩子確實很懂事,遠遠超過了同齡的孩子,辦理住校過程中他不需要父親,他自己都能做得很好,他甚至主動與同學交流,很快就是將陌生變成了熟悉。看到同學的孩子在想想自己的孩子,覺得有時候生活的殘酷實際也是一種激勵,千萬別忽視了孩子成長中挫折教育,放手。也是一種愛。

何止是孩子啊,我們何嘗不是呢?面對困難、不如意,我們是不是也要學會放下呢?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讓自己活得更灑脫,讓自己的生活更充滿正能量,而不是指責、中傷甚至謾罵。我覺得謾罵者是個人素質的問題,指責、中傷是品德的問題,放下不該有的猜忌,多給別人一些理解和支持,才會使自己的心胸豁達些。其實很多人自己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卻不知道為什麼?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很聰明,很能幹,甚至出類拔萃,但是否想了你的精明、你的成績里是否也有別人的心血呢?為何就不能將眼光放遠一些呢?

說到這裡還想說一件事,是同事的一個朋友,他在單位的業績相當突出,後來被一個私企給挖走了,條件是給房、給車、給官。這位同事也不含糊,立即辭職。到新單位後他總是居高自傲,高人一等,把別人的路基本都堵死了,似乎這個企業缺了他就不能運轉,私人老闆也看出了端倪,他不能把自己的企業完全交給一個人去經營,於是他開始激勵那些年輕人自食其力,鼓勵他們學習,不久,年輕者的羽翼漸漸豐滿,也能獨擋一面了,而同事的這個朋友還依然我行我素,沒多久,私企老闆就沒收了他的車,後來他的業務也經常由新人去打理,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經不牢固了,甚至不穩了。後來他又辭職,如今已經很久沒見到他了,不知道他現在打拚的如何,但願他能明白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你無論有多高的才華,你都要時刻警醒自己,因為比你能力強的人其實還有很多,與他們比,我們的能力又算什麼呢?讀初中時我們都覺得小學的課程簡單,讀了高中後,初中的課程又是那麼幼稚,讀了大學呢,其實以前學的都是基礎。可是進入社會這個大學後,大家才真正的懂得,與人相處才是最大的學問,千萬別覺得自己了不起,因為真正了不起的人太多,包括你自己的孩子都有過人之處,不是嗎?

我說的這三件事都是真實的。第一個孩子給我的啟迪生命是最寶貴的,只有懂得珍惜才能真正擁有。第二個同學的孩子教育了我不要總活在溫暖的襁褓里,經歷一些磨難或許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財富,這種財富誰擁有的早,誰就離成功更進一步。最後一個是教導我處事要冷靜,要學會寬容,其實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改變的,你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但是你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別人,這樣你才會擁有更多的幸福和祝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