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鄉道中遇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耒石刻像及紀念亭 原圖鏈接 來自 國學網 的圖片

三鄉道中遇雨》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學家張耒的作品。

張耒(zhang lei)(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人稱宛丘先生、張右史[1]

三鄉道中遇雨

人物生平

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後遷居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原縣級淮安市)。馬端臨《文獻通考》作"譙郡人",秦少游《書晉賢圖後》記載:"獨譙郡張文潛與余以為不然……",他在《思淮亭記》中稱"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壯,習於淮而樂之。"。祖父任職於福建,父親中進士後,遊宦四方,官至三司檢法官,因親老,乞請離京做吳江知縣。母親李文安。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為譙縣知縣,歷官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光化軍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詩文名世,長於寫詩,深受當時的大詩人晏殊的賞識。

少小好文

張耒從小就受着正統的封建詩禮的薰陶,加之受業於"山陽學官",少年時即表現出對文辭的靈感,"十有三歲而好為文"(《投知己書》),十七歲作《函關賦》,傳誦人口。此後,他遊學於陳州,得到當時在陳為學宮的蘇轍的厚愛。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出任杭州通判前,來陳州與其弟話別,張耒得以謁見蘇軾,頗受青睞,自此便成為蘇氏兄弟的門下客,並在東坡引薦下,應舉姑蘇。熙寧六年(1073年),即張耒二十歲時,由神宗親策為進士,王安石負責提舉,授臨淮(今安徽泗縣)主簿,開始步入仕途。熙寧八年,蘇軾在密州修"超然台",張耒應約寫了《超然台賦》蘇軾稱他"超逸絕塵",有秀傑之氣,這是他們詩文交往的開始。與此前後,張耒與秦觀晁補之也有詩文唱和,結為知交。

著有《柯山集》、《宛邱集》、《柯山詩餘》。列為元佑黨人,數遭貶謫,晚居陳州[2]

視頻

三鄉道中遇雨 相關視頻

【詩詠延安】張耒 ——《和端午》
《和端午》———張耒(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