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是唐代詩人杜甫所寫的一首詩。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

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杜工部集

文學體裁;古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七月三日亭午已後較熱退晚加小涼穩睡有詩因論壯年樂事戲呈元二十一曹長》[1]

今茲商用事,餘熱亦已末。衰年旅炎方,生意從此活。

亭午減汗流,北鄰耐人聒。晚風爽烏匼,筋力蘇摧折。

閉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

園蔬抱金玉,無以供采掇。密雲雖聚散,徂暑終衰歇。

前聖慎焚巫,武王親救暍。陰陽相主客,時序遞迴斡。

灑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闊。蕭蕭紫塞雁,南向欲行列。

欻思紅顏日,霜露凍階闥。胡馬挾雕弓,鳴弦不虛發。

長鈚逐狡兔,突羽當滿月。惆悵白頭吟,蕭條遊俠窟。

臨軒望山閣,縹緲安可越。高人煉丹砂,未念將朽骨。

少壯跡頗疏,歡樂曾倏忽。杖藜風塵際,老丑難翦拂。

吾子得神仙,本是池中物。賤夫美一睡,煩促嬰詞筆。

詩詞鑑賞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3]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4]

視頻

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可愛動畫賞析

百家講壇——詩聖杜甫(三)杜甫辭官之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