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七星海棠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七星海棠(學名:Seven Pistil Chaenomeles sinensis)屬薔薇目,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樹冠廣卵形,葉片橢圓至長橢圓形,具細鋸齒。花5~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粉紅色,多為半重瓣,也有單瓣者,梨果球狀,黃綠色。

目錄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七星海棠

拉丁學名:Seven Pistil Chaenomeles sinensis

英文名稱:Seven Pistil Chinese flowering quince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薔薇目 Rosales

科:薔薇科 Rosaceae

屬:木瓜屬 Chaenomeles

基本特徵

花名。其葉與尋常海棠無異,花瓣緊貼枝幹而生,花枝如鐵,花瓣上有七個小小的黃點。其花的根莖花葉均劇毒無比,但不加煉製,便不會傷人。

金庸《飛狐外傳》提到:毒手藥王的師父從海外攜歸其種,但極難培植。藥王的女弟子程靈素找到用酒澆灌的法門,終獲成功。她將之溶於蠟燭之中,當蠟燭燃燒時毒氣放出,毒死了同門中欺師滅祖的逆徒。

形態特徵及品種

落葉小喬木,樹冠廣卵形,葉片橢圓至長橢圓形,具細鋸齒。花5~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粉紅色,多為半重瓣,也有單瓣者,梨果球狀,黃綠色。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無枝刺;小枝圓柱形,紫紅色,幼時被淡黃色絨毛;樹皮片狀脫落,落後痕跡顯着。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刺芒狀細鋸齒,齒端具腺體,表面無毛,幼時沿葉脈被稀疏柔毛,背面幼時密被黃白色絨毛;葉柄粗壯,長1-1.5厘米,被黃白色絨毛,上面兩側具棒狀腺體;托葉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7-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沿葉脈被柔毛。花單生於短枝端,直徑2.5-3厘米;花梗粗短,長5-10毫米,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具稀疏腺齒,外面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內面密被淺褐色絨毛,較萼筒長,果時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紅色;雄蕊長約5毫米;花柱長約6毫米,被柔毛。

近似品種及分類

海棠根據不同的植物分類主要有五種:

薔薇科蘋果屬海棠,包括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參見海棠 (蘋果屬)

葫蘆目 秋海棠科 秋海棠,包括四季海棠等,球根海棠,參見秋海棠。

柳葉菜科 倒掛金鐘屬 燈籠海棠,包括短簡倒掛金鐘,白萼倒掛金鐘等,參見倒掛金鐘。

報春花科 仙客來屬 仙客來,又稱蘿蔔海棠,參見仙客來。

我國海棠資源比較豐富。本種常見栽培的有兩個變種,即:

湖北海棠

紅海棠 Var.riversii 花型較大,粉紅色,重瓣,葉較寬大。

白海棠 var.albi-Plena 花白色或微有紅暈,重瓣。

同屬我國約有20餘種,多數可以觀賞,城市中常見栽培者有:

湖北海棠 m.hupehensis 喬木,枝堅硬開張,幼枝被柔毛,後脫落。與垂絲海棠極相似,主要區別在於葉緣具細銳鋸齒,萼片先端尖,花柱3,果橢圓形。

西府海棠 Malus?spectabilis ,又名小果海棠,據說是因晉朝時生長在西府而得名。小喬木,葉長橢圓形,傘形總狀花序,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花形較大,4~7朵成簇向上,梨果球形,紅色。原產中國遼寧、河北、山西等省。西府海棠不論孤植、列植、叢植均甚美觀,最宜植於水濱及小庭一隅,北京故宮御花園和頤和園的西府海棠久負盛名。

垂絲海棠 Malus?halliana,小喬木,幼枝紫色,葉卵形或橢圓形,3~4月間開花,花有半重瓣和重瓣之分,紅色,4~7朵一簇,花梗細長而下垂,故名垂絲海棠,梨果倒卵形,稍帶紫色。產於我國西南部。垂絲海棠植於水邊是我國傳統的配置方法,小庭院可在建築前後對植、列植,或於圍牆邊、庭院一隅栽植數株。垂絲海棠多用於江南及西南各省,以雲南最盛,據《滇中》載「雲南的垂絲海棠高數丈,花色鮮媚異常,為人間尤物」,上海的公園、路邊也常見其倩影。

貼梗海棠 Chaenomeles?lagenaria,又稱皺皮木瓜。落葉灌木,高1~2米,葉卵形或橢圓形,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無梗,故名貼梗海棠,花粉紅、朱紅或白色,先於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黃色或黃綠色,芳香。產於我國華北南部、西北東部和華中地區,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貼梗海棠花朵三五成簇,「占春顏色最風流」,黃果芳香、碩大,可入藥。貼梗海棠為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適於庭院角隅、草坪邊緣、樹叢周圍、池畔溪旁叢植,也可密植成花籬,還可製作樹樁盆景。

繁殖培育

園藝品種多用嫁接法繁殖,以山荊子或海棠實生苗作砧木,枝接、芽接都可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法,芽接多用「丁」字形接法。分株多行於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

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壓條或嫁接。播種,於10月採種,帶果皮風乾,播種時剖開果實,取出種子;也可先取出種子,沙藏過冬,翌年春播。壓條多在春季進行,小苗可攀附着地,壓入土中,大苗可用高壓法。嫁接可用海棠 或實生苗作砧木,並於春季切接。

金庸《飛狐外傳》所記載的七星海棠:毒手藥王的師父從海外攜歸其種,但極難培植。藥王的女弟子程靈素找到用酒澆灌的法門,終獲成功。

分布範圍

海棠原產我國,現在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都有栽培。

中國海棠資源

本屬植物在全世界共有35種,分布於北溫帶,中國海棠資源有25種,除華南地區外均有分布。海棠類多為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雖然其中不乏果實有很高食用價值的品種)。其中許多是着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M. spectabilis)、垂絲海棠(M. halliana)、貼梗海棠(Chaenomeles lagenaria)和木瓜海棠(Chaenomeles sinensis),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

海棠樹姿優美,春花爛漫,入秋後金果滿樹,芳香襲人。宜孤植於庭院前後,對植天門廳入口處,叢植於草坪角隅,或與其他花木相配植。[1]

參考文獻

  1. 七星海棠排行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