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夕偶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夕偶題》

作品名稱: 《七夕偶題》

創作年代: 晚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七夕偶題》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首詩。[1]

會昌五年(845年),因七夕,李商隱就牛、女事而聯類及己,又借"靈匹"而自抒慨嘆,寫下這首詩,故又稱為《偶題》。是年春夏間應鄭州從叔李褒之招,盤旋於洛下,酌編。

首聯謂織女嫁與牽牛,婺女近為其搖佩,嫦娥遠為其照輪。頷聯謂牛女這一對仙侶配於天上,而七夕美俗長留人間。頸聯謂七夕之夜,家家戶戶陳列花果於庭中以乞巧,管樂之聲相聞。尾聯謂明日曝衣,才相信我同阮咸一樣清貧。結句有寓意,借言雖有家室,但依舊貧窮。這首詩語言平實,章法平創,卻有寓意。

詩詞正文

白話譯文

寶婺搖響了珠現,嫦娥將月光照射過去,催促着織女趕緊渡過銀河。

織女的才智是上天賦予的,她又將自己的機巧傳給了人間。

庭中擺滿了鮮花果品,它們的香氣飄送到千家萬戶,吹奏的笙等聲也響徹四鄰。

而我呢,等到明天將把犢鼻渾晾曬出來,大家就會相信我的貧寒了。

文學賞析

這首詩有借七夕感慨與王氏結婚卻未改貧窮淪落的感嘆。首聯言婺女、嫦娥促成牛、女之會合,以比婚於王氏實友人鼎力相助焉。三句"靈匹"切七夕,又以喻婚姻的諧美,"靈匹"又以寓匹偶王氏婚姻如娶嫦娥,美如神仙,世間所無。四句"巧"亦雙關,言"乞巧"以切七夕外,又寓王氏女的嬌好、美艷。五、六正寫七夕乞巧,亦憶婚時的情景。然美滿的婚偶並無改自己一生的淪落困頓,故有"明日曬犢鼻,方信阮郎貧"的慨嘆。

一至六蓋追憶議婚、婚娶之時,故七、八慨嘆於現實境況之貧困,有"明日"云云。而"方信"二字,則原未意料也,言下與節鎮聯姻,即不令己"富貴",亦不至如今的淪落貧窮;無奈今日竟如阮郎七夕的竿挑犢鼻。

該詩記錄了農曆七月初七的風俗掌故。前四句寫牛郎織女之間的相會,後四句寫人家的富足與自己的貧窮,傳達詩人與妻子貧賤相守的情形。從章法上看,前六句敘事,較為平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頷聯別具匠心,一句承上,一句生下。其中可見詩人在運文方面的機巧。末兩句用典,以阮咸事跡寄慨,使詩作翻出新意,給人以回味。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谿)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河南滎陽市)。 [2]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捲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縣病故,死後葬於祖籍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3] 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4]

視頻

專家講述李商隱寫詩緣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