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碗麵背後的故事(王淑萍)

一碗麵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碗麵背後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王淑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一碗麵背後的故事

她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少有的獨生女,卻沒有享受過獨生女應有的嬌慣與寵溺,相反,在她五歲時,母親由於腰椎病臥床不起,她從一個需要被母親照顧的孩子變成了每天照顧母親的孩子。

8歲開始做飯,做家務,每天為母親端茶送水,接屎接尿,半夜起來倒尿盆是司空見慣的事。沒人幫襯,沒人分擔,也不懂害怕的滋味。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七、八年的時間,直到她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長成了花季少女,母親才漸漸地能夠下地走動。這讓我想起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那幅《獨生子》的作品,那個坐在父母病床中間孤獨無助、暖心又揪心的背影,就是王慧豐生活的真實寫照。

婚前,作為父母唯一的孩子,她在溫馨與孤獨、責任與無奈中,獨自承受着上有老的重負;婚後,一個人的擔子兩個人分擔,但壓力絲毫不減,因為很快就面臨了下有小的局面,三個孩子,一對老人,她與丈夫兩個人共同承受着精力、財力、物力、體力上的重負……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而是,半生光陰。

父母都沒有退休金,王慧豐的肩上承擔着父母日常生活的全部。父親是個重親情、淡名利的文人,會作詩,懂會計,半工半農度過一生,不富裕,也不清貧;年輕時的一場病,奪去了母親的勞動能力,幾十年來,在與藥的廝磨中,母親從青絲走到了白髮。許是母親久病在床,對王慧豐來說,母親的愛來得過於遲鈍,她的印象里似乎沒有過多的母愛,所有關於愛和溫暖的記憶,都來自父親。

左手是孩子,右手是父母。她和丈夫兩個人起早貪黑,既要張羅餐廳生意,又要養豬種地貼補家用。丈夫楊新民心地善良,吃苦顧家,帶着一輩子改不了的倔犟脾氣,也吵,也鬧,但該受的苦累一分也沒少受。這個婚前一直在城裡長大的男人,婚後在生活的重壓下,學會了養豬種地,做各種農活……漫長的光陰里,夫妻倆共同扛着生活的種種壓力,卻在複雜的家庭關係和瑣碎的家庭矛盾中難以周全。多年來,王慧豐一邊欣慰着兒女健康成長、優秀成才的甜蜜和幸福,無助着父母逐漸年邁離開的絕望和悲哀,一邊極力平衡着特殊家庭關係中丈夫與父母之間的各種瑣碎矛盾。「我這輩子都是在夾縫中過來的。」她仰起頭,努力控制了又控制,眼淚還是忍不住地落了下來。

對於父母,她已竭盡全力。但提起已故的父親,她仍然心痛不已。那個和她沒有血緣關係卻給了她全部父愛的父親,一生飽讀詩書,除了《古蘭經》外,閱讀過各種宗教書籍,他尊重所有的宗教習慣,卻不信仰任何宗教。母親是基督教徒,為了尊重母親的信仰,也為了不辜負父親對母親的一片深情,她不得不放棄用漢族傳統的方式表達對父親的思念。這樣的無奈,使得一年中每一個祭奠和緬懷親人的日子,對她都成為一種刻骨的煎熬,那份無以安放的思念,時常讓她淚流滿面

12歲小學畢業後,正值神州板蕩,歲月特殊,王慧豐從此輟學回家,開始勞動掙工分,再也沒能踏進校門。

割麥打場、挖渠挖溝,半夜三點起來拉車送糞。那時,三個大人拉一個車,每天掙七個工分;三個小孩拉一個車,每天掙二分半工分,她就這樣與大人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奔波在生產隊永遠干不完的農活里掙工分,掙口糧。勞動之餘,她還要到幾公里外的南門橋用大桶一擔一擔往家裡挑粉水餵豬,忘記了一路需要換幾次肩,忘記了一共挑了多少回,也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生活如此殘酷,如果有兄弟姐妹,誰忍心將一副扁擔放在一個孩子的肩上?

15歲時,她到平羅縣食品公司當臨時工,每天掙一塊七毛五的工資,早出晚歸,乾的是洗豬頭、豬蹄、豬下水的工作。每天早上到廠里後,先將一口土爐點燃生火,架一口大鍋,在煙熏火燎中將帶着斑斑血跡的豬系列經過燒、烙、燙、煮後進行加工滷製,運來多少,加工多少,沒有固定數量,也就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當大家都羨慕她的師傅帶了一個能吃苦,肯幹活的好徒弟時,很少有人想到,她還只是個孩子,這份與她的年齡極不相稱的工作,強度之大,常常使她累到下班後吃不下一口飯。

冬天在生產隊幹活掙工分,夏天在食品廠做臨時工,這樣的狀況持續了三年多。

20歲時,她招工到平羅縣城關農具廠,當了八個月的出納後,她提起了焊槍,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焊工生涯。

一頂焊帽,一副手套,一身工作服,一把焊槍是一個焊工的標配,「遠看像要飯的,近看像收破爛的,仔細一看是燒電焊的。」這是電焊工給人的總體印象。夏天高溫炙烤一身汗,冬天寒風刺骨一身寒,吸的是煙塵,看的是弧光,摸的是角鋼、槽鋼,提的是數十斤重的焊把線,被電焊「打眼」,被弧光灼傷,被高分貝的噪音震得耳朵嗡嗡響……女人本應嫻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但整整十年,她把自己活得像個男人。

1988年秋,32歲的她放下了焊槍,在平羅街頭的一間土坯房裡開了一家餐廳。父親為餐廳取名「華榮」,並親筆寫下「華榮餐廳」四個字,掛在了簡陋的門楣上。三十多年過去了,華榮餐廳從最初簡陋的土坯房發展成了鋼筋混凝土的商業門點,但父親取的名字、父親書寫的字體始終沒變,成為平羅縣城前進東路上一個標誌性的符號。

[1]

作者簡介

王淑萍,回族。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