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幅夢裡水鄉般的詩歌畫卷(吳聯平)

一幅夢裡水鄉般的詩歌畫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幅夢裡水鄉般的詩歌畫卷》中國當代作家吳聯平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一幅夢裡水鄉般的詩歌畫卷

讀田詞的詩歌,猶如在哼唱一曲優美的歌詞;讀田詞的歌詞,猶如在朗誦一首絕妙的詩歌。這是田詞的詩歌和歌詞給人的總體感覺和直觀感受。田詞是「多功能」「複合型」作家,既寫散文、小說,也寫詩歌和歌詞,且成績斐然。他出版過一部散文集、兩部詩歌集和兩部歌詞集,其多篇散文、詩歌、小說在省級、國家級報刊發表,他的歌詞被周深、陳春茸、萬莉和信亞東等著名歌手演唱,並在央視、衛視等媒體廣泛傳播傳唱。

《廊橋追夢》是田詞新近出版的詩歌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廊橋遺夢,本是湖北省宣恩縣獅子關景區裡的一道水上浮橋。倘若你在浮橋上顧盼兩岸,兩岸層巒疊翠,群峰莽莽,萬樹蔥蘢。林間鳥語花香,花叢蜂飛蝶舞,叫人心曠神怡。憑欄遠眺,青山隱隱,白雲幽幽,湖天一色,令人陶醉。廊橋遺夢景點,曾引來無數中外遊客來此打卡遊玩。《廊橋追夢》也是整部詩歌集裡其中的一首詩作,作者用其作為作品書名,足見這首詩在整部作品中的地位和分量。

作者在作品代序中說:「荒蕪的詩田就像荒蕪的農田一樣,令人心痛不已,我又拾起生了銹的詩鋤磨亮,撅進詩歌的深度。」其實,作者田詞的詩田並無荒蕪,而是一片青綠。該作品收集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的近400首詩作,同時還出版了歌詞集《鴿子花開》,可謂碩果纍纍,收穫滿滿,其詩鋤早已撅進了詩歌的深度和廣度。通讀詩集《廊橋追夢》,一幅夢裡水鄉般的詩歌畫卷鋪成開來,讓讀者如痴如夢、如痴如醉、心曠神怡。

作品的高度如藍天般高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這就要求,優秀的文藝作品就要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是作品的高度。《廊橋追夢》正是基於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觸及老百姓熟知的事物,寫出老百姓明白的詩歌,表達老百姓想表達的情感,涉及的都是老百姓身邊人、身邊物、身邊事,是老百姓感興趣的東西,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從而用淺顯的「小事物」折射出深刻的「大道理」。正如作者自己在不同詩作中所說,「種一些叫詩歌的禾苗」「收穫生活的芳香」「最好的詩歌是故鄉」「磨子磨出的味道/都如我的乳名」「家鄉是一根神奇的繩索/緊緊地繫着我的心」「把我泡在鄉愁里/泡成一壇好酒!」這些優美而直白的詩句,真正體現了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

作品的廣度如草原般廣闊。古人說,生活悲喜可入詩,人間冷暖好填詞。從某種程度和意義上說,這就是指的作品的廣度。意思是說,只要我們留心留意,只要我們用心用情,只要我們感性感知,生活中任何東西都是我們創作的對象、素材和源泉。不管是天上飛的飄的,地上走的跑的,水上游的浮的,地下藏的躲的,不管是動物還是靜物,不管是實物還是虛像,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悲憫的心,胸懷一腔感恩的情,就能激發我們的創作激情、欲望和靈感。《廊橋追夢》的創作指向並不局限於某一個方面,或是某幾個方面,而是如撒下的一張大網,可謂包羅萬象,一應俱全,作者目之所及,心之所向,都能信手拈來,皆可入一首好詩。比如看見小雨滴,作者就激情澎湃,吟出「撞到畫家懷裡/畫出畫趣/畫出盎然生機/撞到詩人懷裡/寫出詩意/寫出和諧美麗」;比如看見露珠,作者就心潮澎湃,寫出「你的生命短暫/卻在短暫中升華/舒展了樹葉/解了植物的渴意/為大地抹了乳液/你就生動了生命的意義!」這些優美動人的詩句,不僅體現了作者創作範圍的廣度廣闊,也體現作者心胸無限寬廣廣闊。

作品的深度如大海般深邃。魯迅在《關於小說的通信》里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說的就是作品的深度問題。如其所言,魯迅小說沒有停留在事件表面所表達的思想層次,而是深入思索、深入挖掘、深入分析、深入總結,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時革命黨人脫離群眾的致命弱點。所謂作品的深度,就是指作品在創作過程中,要具備深邃的目光,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反映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以及蘊含的哲理。如何獲得作品的深度,還得依靠依賴作者對生活有深入的體驗、深刻的認識和勇於揭示。就如矛盾所說,在橫的方面,如果對社會的各環茫無所知;在縱的方面,如果對社會方向看不清楚,那就不可能深入一角。田詞的詩歌,從表面上看,其文字通俗易懂,語言通暢流暢,沒有晦澀之句,沒有難懂之言,也沒有小青年詩人「月朦朧鳥朦朧」般的朦朧詩意味,但從他淺顯易懂的詩句里總能折射和反映出大哲理、大思考、大問題。比如作者寫《比目魚》:「扁得像片紙/像一條絹/眼睛貼着眼睛/叫你比目/形象逼真/你告訴我/生活在深海層/壓力大得難以生存/只好磨鍊自身……」作者以物喻人,反映出社會底層人物生活「亞歷山大」而又不得不頑強拼搏的社會現象和人文精神。

作品的厚度如泰山般厚實。民間有句俗語,叫「吃個粑粑也要看一下厚薄。」如果粑粑和餅子如紙張薄,嚼起來定沒有滋味,也沒有嚼頭和嚼勁,一定是淡然無味、索然寡味的。欣賞一部作品也是如此,得看看這部作品是否具有生活底蘊感、歷史厚重感和現實反觀感。如果作品脫離生活、脫離歷史、脫離現實,那作品就如水上浮萍、空中樓閣,懸在半空落不了地、扎不下根。好的作品,就如一壇不起眼的陳年老酒,乍一看,沒什麼特別,沒什麼神奇,沒什麼曼妙,但越品滋味越濃,越品香味越醇,越品醉意越深。就如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初看一章半節,看不出有什麼過人之處,但越讀越愛不釋手,越看越不肯罷休,因為這部作品厚重感十足,足以支撐「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這個殊榮。田詞的《廊橋追夢》是有生活厚度的,這種厚度體現在對生活的深入體驗、對社會的深刻思考、對人生的深度拷問。比如作者在詩作《了了就了了》中寫道:「人心不如鳥心好/做事可以高調/可心不能比天高/了了就了了/和美了就好了」。作者寥寥數語,就將生活中簡單的「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處世哲學呈現出來。

作品的溫度如爐火般溫暖。作品和讀者之間產生的是親近感還是距離感,就要看作品是否有溫度,是否讓讀者產生認同感,是否能感同身受。有溫度的作品就如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能治癒人間悲苦,從中獲得積極向上的力量。黑格爾說,歷史深處有餘溫。就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在革命戰爭時期自強不息、意志頑強、勇斗病魔的精神,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即便網絡上一些雞湯類文字,也讓很多頹廢之人、絕望之人激發生的希望,激發生的勇氣,從而從一蹶不振變得重振旗鼓、捲土重來,這就是文字的溫度、文字的力量。田詞的《廊橋追夢》如一爐旺火,他直擊人的心靈,聚焦底層冷暖,給人溫暖,給予初心,助人力量,有勵志、洗心的效果。比如作者在詩作《偷兒》中寫道:「只要精神屹立不倒/思想恆古長流/就會點燃理想/朗照邈遠」;又如在《一瞬間》中寫道:「時間太短/一轉眼/握住一轉眼/夢才會圓」。作者用最樸實的語言、最簡潔的詞彙,給讀者點亮了一盞生活的燈,指明了一條坦途的路。

《廊橋追夢》就如一幅夢裡水鄉般的詩歌畫卷,細細品讀,滋味悠長,意境深遠,是一部你深夜悅讀的好作品。 [1]

作者簡介

吳聯平,筆名巴山異人、喳西泰,男,197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巴東縣人,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