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文帝讚揚周亞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節自 《絳侯周勃世家》)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①。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②; 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③; 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④,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

原文

   (節自 《絳侯周勃世家》)

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①。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②; 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③; 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④,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⑤,不得入。先驅曰: 「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⑥: 「將軍令曰: 『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吾欲入勞軍。」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 「將軍約,軍中不得馳驅。」 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 「介冑之士不拜⑦,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⑧,使人稱謝: 「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 「嗟乎! 此真將軍矣! 曩者霸上⑨、棘門軍,若兒戲耳! 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月余,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⑩。孝文且崩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帝崩,拜亞夫為車騎將軍(11)。

譯文

漢文帝即位之後的第六年,匈奴大舉入侵漢的邊關。文帝便派遣宗正官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 派遣祝茲侯徐厲為將軍,駐軍棘門; 派遣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防備匈奴入侵。    皇上親自去慰勞將士,到霸上和棘門兩地的軍營,皇上的車馬隊都是奔馳着直接進入軍營,將以下軍人都騎馬參與迎接和送行。後來到細柳軍營去,那裡的兵士、官吏都身披鎧甲頭戴戰盔,手持銳利的兵器,弓弩張得滿滿的。皇上的先驅到達營門,不能直入軍營。先驅說: 「天子就要到軍門了。」 都尉說:「我們將軍有令: 『在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旨。』」 沒一會兒,皇上到了,還是不能進去。於是,皇上便派使者拿着符節給將軍傳詔,說: 「我要進軍營慰勞將士。」 周亞夫才傳令開了營門。守營門的軍士、官吏對跟隨皇上來的乘騎車馬的人說: 「將軍規定,在軍營中不能乘車騎馬快跑。」 於是,皇上便拉住馬韁繩,慢慢地行走。到達營區,將軍周亞夫手持兵器,向皇上作了一個揖,說: 「我是身着盔甲的戰士,不能行跪拜禮,請求用軍禮相見吧!」 皇上為之感動,非常嚴肅地俯在車前的橫木上檢閱將士,並派人說: 「皇帝慰勞將軍。」 完成慰勞的禮儀就回程了。出了軍門,跟隨文帝的大臣們都很吃驚。文帝說: 「啊,這才是個真正的將軍啊! 從前所見的霸上、棘門軍營,就像小孩兒做遊戲一般,那裡如若被襲擊,必定會被俘虜呀! 至於周亞夫那兒,哪個敢去侵犯而能得到絲毫便宜呢?」 文帝如此稱讚周亞夫很久。

過了一個多月,三處駐軍都撤軍,便拜周亞夫為中尉。後來,文帝快要死時,他告誡太子說: 「若是有了急事,周亞夫真正可任用為做統帥兵馬的將軍。」文帝死後,景帝便拜周亞夫為車騎將軍。

鑑賞

本文主要寫西漢名將周勃之子周亞夫 (?—前143) 嚴謹治軍,軍威赫赫,深得漢文帝讚賞之事。

首先,文章交代事由。漢文帝六年 (前174),匈奴大舉入侵,周亞夫與宗正劉禮 (軍霸上)、祝茲侯徐厲 (軍棘門) 同為將軍,軍細柳,三軍在長安西面構成一道防禦屏障,以阻匈奴的入侵。

其次,寫文帝勞軍。為了鼓舞士氣,漢文帝親赴軍營慰問將士。文章用對比手法,先寫去霸上和棘門勞軍的情況。在那兩處,漢文帝的車騎 「直馳入」,毫無阻攔,且守軍將以下的官兵都騎馬迎接和送行。再寫去細柳勞軍的情況。到了細柳軍營,官兵頭戴盔,身披甲,手執兵器,拉弓搭箭,全副武裝,時刻準備迎戰。漢文帝的先行官不能進軍營,因為周亞夫有令: 「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天子的詔旨。」 待漢文帝到,仍不得入。漢文帝不得不派人持符節去下詔,說明來的目的是「勞軍」。周亞夫才下令開了營門。漢文帝進入營區後,又按周亞夫的規定,車騎不得在營區奔馳,只得按轡徐行。到了營區中心,周亞夫身着甲冑,只行軍禮。周亞夫的這一系列行動讓漢文帝的隨從官員吃驚和不理解,與霸上、棘門兩地的 「直馳」 和 「迎送」形成鮮明的對照。但漢文帝卻十分稱讚,認為周亞夫乃 「真將軍」! 霸上、棘門兩地治軍若兒戲,如匈奴入侵,必被擊潰而被俘; 周亞夫這兒,嚴整的軍威,誰敢侵犯?漢文帝的稱讚,表現了他與隨從官員獨到的見解與眼光,也肯定了周亞夫治軍嚴謹的軍威軍風!

最後,寫文帝拜託。三軍皆罷後,漢文帝惟獨拜周亞夫為中尉。漢文帝病危臨死之際,又告誡太子: 「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託付國家大事給周亞夫。

文章採用側面烘托的方法,先鋪敘,次對比,再借用他人眼光和嘴巴托出周亞夫的言行。周亞夫的正面行動只有身着甲冑見漢文帝時的一個軍禮和一句話: 「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周亞夫作為一個 「真將軍」 的威武嚴直、不卑躬奉迎的形象,便栩栩如生地顯現了出來。[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