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求乞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求乞者》

來自百度的圖片

《qiú qǐ zhě 》


作品名稱 :《求乞者》

作者 :魯迅

作品出處 :《魯迅全集》

文學體裁 :散文詩

創作年代 :1924年


《求乞者》[1] 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4年創作的一首散文詩。這首散文詩通過描寫灰色社會的冷漠、虛偽、醜惡以及由此產生的可恥的卑屈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人們卑屈行為的憤懣和自己對這種社會的對抗態度。

作品原文

求乞者⑴

我順着剝落⑵的高牆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露在牆頭的高樹的枝條帶着還未乾枯的葉子在我頭上搖動。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袷衣⑶,也不見得悲戚⑷,而攔着磕頭,追着哀呼。 我厭惡他的聲調,態度。我憎惡他並不悲哀,近於兒戲;我煩厭他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

一個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袷衣,也不見得悲戚,但是啞的,攤開手,裝着手勢。

我就憎惡他這手勢。而且,他或者並不啞,這不過是一種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無布施⑸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給與煩膩⑹,疑心,憎惡。

我順着倒敗的泥牆走路,斷磚疊在牆缺口,牆裡面沒有什麼。微風起來,送秋寒穿透我的袷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將用什麼方法求乞:發聲,用怎樣聲調?裝啞,用怎樣手勢?……

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

我將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將得到自居於布施之上者的煩膩,疑心,憎惡。

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將得到虛無⑺。

微風起來,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2] 

注釋

⑴此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12月8日《語絲》周刊第四期,後收入散文詩集《野草》。

⑵剝落:物體表面的覆蓋物成片地脫落。

⑶袷衣: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

⑷悲戚:悲傷。

⑸布施:施捨。

⑹煩膩:膩煩,討厭。

⑺虛無:空虛,這裡說毫無結果。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1924年9月24日。

作者魯迅在與現代評論派論戰時曾說:「我本來也無可尊敬;也不願受人尊敬,免得不如人意的時候,又被人摔下來。更明白地說罷:我所憎惡的太多了,應該自己也得到憎惡,這才還有點像活在人間;如果收得的乃是相反的布施,於我倒是一個冷嘲,使我對於自己也要大加侮蔑;如果收得的是吞吞吐吐的不知道算什麼,則使我感到將要嘔噦似的噁心。」這段話表明了作者創作此文的對於布施的態度。

作品鑑賞

內容賞析

這首散文詩展現了三幅意象:

一是灰暗頹敗的社會景象。在秋風卷葉,四面灰土的社會環境中,「我」順着剝落的高牆走路。「另外有幾個人,各自走路。」在這裡,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冷漠,毫無相互關心的氣息。

二是兩個孩子行乞的畫面。在這灰暗的街上,一個「也穿着袷衣,也不見得悲戚」的孩子,攔着磕頭,追着哀呼,向「我」求乞;另一個「也穿着袷衣,也不見得悲戚,但是啞的,攤開手,裝着手勢」的孩子,也向「我」行乞。接着寫「我」的態度,「我」厭惡第一個的「聲調,態度」,近於兒戲的「哀呼」;憎惡第二個的「手勢」,「他或者並不啞,這不過是一種求乞的法子」。於是,「我」不布施,「我無布施心」,「我」只有「煩膩,疑心,憎惡」。這裡,作者魯迅以孩子的求乞作為屈服於奴隸命運而向命運乞憐哀呼的人們的象徵,他希望人們覺醒和反抗。所以,他「不布施」,「無布施心」,不是對勞苦大眾的冷漠,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激情緒的流露。

三是設想他自己也「求乞」。「我」走路,想着各種求乞的法子。但人們「各自走路」,周圍是一片灰土,得不到一點同情和關切,得到的只能是路人的「煩膩,疑心,憎惡」。但他並不頹喪,決然地表示:「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求乞」無路,得到「虛無」。這正是作者魯迅在新文化運動分野之後,在「成了游勇,布不成陣」的情況下,渴望戰鬥,但又尋找不到戰友的苦悶孤獨心情的表現。但他決計是要戰鬥的,如他後來在《題彷徨》一詩中所說:「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

寫作特點

《求乞者》就是這樣以詩的語言和既是寫實又是象徵的手法,創造了生動可感的畫面,再以「灰土,灰土……」反覆詠嘆的旋律,再現了「無聲的中國」的冷漠。表達了作者對求乞哀憐的憤懣,以及自己決不向命運與社會求乞,渴望以抗爭而求得擺脫的意緒。全文在表面的灰冷下,蘊藏着內心的熾熱,亦是此文的抒情特色。

名家點評

現代詩人馮雪峰:「《求乞者》寫的是灰色的社會生活和作者在灰色社會中所引起的空虛和灰暗的情緒。」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石:「這一篇散文詩的核心思想,就是蔑視與反對生命存在中奴隸性的卑躬屈膝,反對托爾斯泰式的人道主義的說教。」

當代文學家許傑:「這首散文詩有一個中心思想,——也就是全篇的主旨:『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名為周樹人,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他的著作收入《魯迅全集》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從1918年5月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時,始以「魯迅」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小說《祝福》、《阿Q正傳》、《藥》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相關視頻

魯迅的求乞者寫的是什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