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二首》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 《歸雁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組五言律詩。這組詩是杜甫於大曆年間在湖北、湖南飄泊時所作。全詩歸是主題,雁是道具,詩人借雁抒發了難以排遣的愁緒鄉思。
作品名稱 歸雁二首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歸雁二首
其一
萬里衡陽⑴雁,今年又北歸⑵。
雙雙瞻⑶客上,一一⑷背人飛⑸。
雲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
系書⑹元⑺浪語⑻,愁寂故山薇⑼。
其二
欲雪違胡地⑽,先花⑾別楚雲。
卻過清⑿渭⒀影⒁,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⒂。
傷弓⒃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詞句注釋
⑴衡陽:縣名。位於湖南省南部。
⑵又北歸:蔡伯世曰:「衡陽有回雁峰,雁至此不過,遇春而回」。
⑶瞻:向上看,仰視,含敬意。《詩經·邶風·雄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⑷一一:指雁飛時的隊形。江淹《橫吹賦》:「河中之雁,一一而學飛。」
⑸背人飛:人向南行,春雁北飛。所以說「背人飛」。背,反向。
⑹系書:雁足系書,傳說將書繫於大雁腿上,雁即能幫帶傳遞書信。《漢書·蘇武傳》:「匈奴詭言(蘇)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⑺元:通「玄」,避唐玄宗諱而寫作「元」,意為原來、開始。一作「無」。
⑻浪語:隨便亂說的話,指雁傳書信原為無稽之談。《隋書·五行志》:「大業中,童謠曰:桃李子,鴻鵠繞陽山,宛轉花林里。莫浪語,准道許。」
⑼愁寂故山薇:指企求回歸故里過隱居生活已無希望。寂,一作「絕」。故山薇,首陽山之薇,用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於首陽山採薇而食的典故,謝靈運《初發石首城》:「故山日已遠,風波豈還時。」
⑽欲雪違胡地:胡地欲下雪時便離開。胡地,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違,避開,《周易·乾卦》:「樂則行之,憂則違之。」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季秋邊朔苦,旅雁違霜雪。」
⑾先花:於初春開花之前而行。
⑿清:清水,在河南。
⒀渭:指渭川,在陝西。
⒁影:雁影。
⒂日色薰:日光和煦。薰,一作「曛」,《呂氏春秋·有始》:「東南日薰風。」
⒃傷弓:受過箭傷的鳥。《戰國策·楚策》:「更贏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贏以虛發而下之。」
創作背景
據《新唐書》,大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帶着全家離開四川,四年正月到達潭州(今長沙市),春末赴衡州(今衡陽市)投奔衡州刺史韋之晉,得知已韋之晉改任後又折回潭州。五年(770年)四月,韋之晉已逝世而潭州一片混亂,杜甫被迫南下衡州。結合黃鶴《補註杜詩》,此詩當是杜甫於大曆五年(770年)離開潭州前所作,藉以抒發難以排遣的愁緒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