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寂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寂寞》是梁實秋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

寂寞是一種清福。我在小小的書齋里,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裡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波瀾似的。我獨自暗暗地望着那條煙線發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還帶着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枯葉亂枝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後是撞擊着枝幹的磕碰聲,最後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這時節,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並不太易得,與環境有關,更與心境有關。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心清淨,隨便在市廛里,陋巷裡,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在禮拜堂里我也有過同樣的經驗。在偉大莊嚴的教堂里,從彩色玻璃窗透進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線,沉重的琴聲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這渺小的感覺便是我意識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證。因為平常連這一點點渺小之感都不會有的!

我的朋友肖麗先生卜居在廣濟寺里,據他告訴我,在最近一個夜晚,月光皎潔,天空如洗,他獨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寶殿的石階上,翹首四望,月色是那樣的晶明,蓊鬱的樹是那樣的靜止,寺院是那樣的肅穆,他忽然頓有所悟,悟到永恆,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個人常有這樣的經驗,他的胸襟自然豁達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長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間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東西不時的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一件煞風景的事實:我們的兩隻腳是踏在地上的呀!一隻蒼蠅撞在玻璃窗上掙扎不出去,一聲「老爺太太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都可以使我們從寂寞中間一頭栽出去,栽到苦惱煩躁的漩渦里去。至於「催租吏」一類的東西打上門來,或是「石壕吏」之類的東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敗興生氣,就更不待言了。這還是外界的感觸,如果自己的內心先六根不淨,隨時都意馬心猿,則雖處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團,六神無主,暴跳如雷,他永遠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說來,所謂寂寞不即是一種唯心論,一種逃避現實的現象嗎?也可以說是。一個高韜隱遁的人,在從前的社會裡還可以存在,而且還頗受人敬重,在現在的社會裡是絕對的不可能。現在似乎只有兩種類型的人了,一是在現實的泥溷中打轉的人,一是偶然也從泥溷中昂起頭來喘口氣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幾口新空氣。喘幾口氣之後還得耐心地低頭鑽進泥溷里去。所以我對於能夠昂首物外的舉動並不願再多苛責。逃避現實,如果現實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

有過靜坐經驗的人該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麼也不想,而是多麼困難的事!那是強迫自己入於寂寞的手段,所謂參禪入定完全屬於此類。我所讚美的寂寞,稍異於是。我所謂的寂寞,是隨緣偶得,無需強求,一剎間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悵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

賞析

寂寞,對於我們任何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相反,我們每個人對於寂寞都是唯恐不及的。但是對於很多文人而言。寂寞是他們靈感的來源。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樑實秋散文《寂寞》讀後感,大家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

初讀梁實秋的《寂寞》是在1991年的春節期間,那年我十七歲,讀高中一年級,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當時,我立即被一種智慧、曠達和空靈的文學韻致深深浸潤,小短文字裡行間瀰漫的妙悟與禪思一瞬間擊中了我敏感的心靈。於是,在從故鄉老屋的窗欞投射進的冬日斜陽里,我也點燃了一炷香,那是年前祖母買來祭祀祖先的,散發出淡淡的柏樹木質的清香。我從書包里掏出鋼筆和日記本,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把短文抄錄下來,對寂寞的體悟,打開了一個文學少年稚嫩的心扉。

人生一場大夢,世事幾度秋涼。彈指一揮間二十年過去了,我也由血氣方剛的少年變成了老成持重的中年人。在我的「散文細讀與審美教育」的選修課作業選文中,我首先想到把這篇曾經觸動過自己敏感情思的短文推薦給自己的學生。翻閱着這些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學子在課堂上一揮而就的讀後感,我體會到了一種時空流轉的滄桑和悠然。

重讀此文,感慨益深。是的,寂寞是一種清福。這種美妙的幸福恰如春天剛從泥土中萌發的綠草的嫩芽,又如夏日清晨的微風吹拂着綠樹紅花,也像秋夜月光下潺潺流淌的清泉,更像皚皚白雪覆蓋下的泰山巒峰和蒼松翠柏。因為清寂,所以拒絕喧囂和吵鬧,所以拒絕銅臭和欲望,所以拒絕俗務和攪擾。寂寞不是無所事事的尋愁覓恨,也不是內心空虛的魂不守舍,那是一份靈魂的豐盈與喜悅,自足與安詳,甜蜜而憂傷。

對我而言,與寂寞的不期而遇大約在每一個安靜的夜晚,忙碌完一天的課業和應酬,回歸到家庭的港灣。我喜歡沏一杯日照綠茶,看着細瓷素花的茶杯,裊裊飄浮的茶香在升騰的熱氣中氤氳飄散。聽聽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或者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秋日的私語》,此刻,幹什麼都是多餘的,我只屬於這樣的安謐的靜夜。妻子端來一碟子用細砂炒好的帶殼的花生,我懶懶的,一顆一顆剝開,捻掉花生暗紅的皮膜,慢悠悠地細細咀嚼,品一口綠茶。兒子不快不慢地朗誦英文的聲音從書房傳來,燈光皎白,氣氛優雅,窗外是無邊無際的寒夜,我的屋子裡卻暖氣充沛,蟹爪蘭綻放的嫣紅花瓣映襯的牆面雪一般潔白。

有這樣的夜晚,這樣的心境,休憩疲憊的身心,我仿佛觸摸到了寂寞的靈魂的內核。梁實秋雋永的文字,又一次引領我進入老僧悟道般的境界。[1]

梁實秋

梁實秋,1903年1月生於北京,祖籍浙江餘杭。1915年夏,考入清華學校。1923年8月赴美留學,專攻英語和歐美文學。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南京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後改為國立山東大學)並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北京師範大學。1949年5月移居台灣,先後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台灣省立師範大學文學院長。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台北。

梁實秋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主要作品有《文藝批評論》《雅舍小品》、《英國文學史》、《英國文學選》等,並翻譯有《莎士比亞全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