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明年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韓信盧綰列傳明年春》

原文

信上書曰:「國被邊[9],匈奴數入,晉陽去塞遠[10],請治馬邑[11]。」上許之,信乃徙治馬邑。秋,匈奴冒頓大圍信[12],信數使使胡求和解[13]。漢發兵救之,疑信數間使[14],有二心,使人責讓信[15]。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16]。

段意

寫韓王信投降匈奴的原因。先是漢王認為韓王信有軍事幹才,派他到與匈奴接壤的封國去以防備匈奴入侵,把國都定在晉陽,韓王信認為晉陽離國界還遠,要求把都城遷到接近匈奴的馬邑。這年秋天,匈奴頭目冒頓帶兵將韓王信包圍起來,韓王信幾次派使者與匈奴和談。漢發兵救了韓王信,但惑疑他有二心,派人前去責備。韓王信害怕被殺於是造反,與匈奴共攻漢。

注釋

  [1]材武:有軍事才能。

  [2]鞏: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鞏縣境內;洛:即洛陽,在今河南洛陽東北。

  [3]宛: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葉: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葉縣南。

  [4]淮陽: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淮陽縣。

  [5]勁兵處:有強兵把守的地方。

  [6]詔徙:詔,古代皇帝所頒發的命令文告;徙,遷移。

  [7]胡: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這裡指匈奴。

  [8]晉陽: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面的古城營。

  [9]國被邊:國,指韓王信的封國;被,覆蓋;邊,國界。

  [10]塞:指國家邊境險要之處。

  [11]馬邑:古縣名,治所在今山西朔縣。

  [12]冒頓(modu):匈奴單于之名。姓攣鞮(di),秦二世元年(前209)殺父自立,先後併吞了樓蘭、烏孫等31個弱小民族,對西漢是個嚴重威脅。

  [13]使使胡:第一個使字當動詞用,派遣之意;第二個使字當名詞用,使者之意。這三個字的意思是:派使者到胡人那裡去。

  [14]間使:密使。

  [15]責讓:指責,批評。

  [16]太原:古郡名,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