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日者列傳之卜於長安東市》

《史記·日者列傳之卜於長安東市》

目錄

原文

卜於長安東市[3]。

宋忠為中大夫[4],賈誼為博士[5],同日俱出洗沐[6],相從論議[7],誦易先王聖人之道術[8],究遍人情[9],相視而嘆。賈誼曰:「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 卜醫之中。今吾已見三公九卿朝士大夫[10],皆可知矣。試之卜數中以觀採[11]。」二人即同輿而之市[12],游於卜肆[13]中。天新雨[14],道少人,司馬季主間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辯天地之道[15],日月之運[16],陰陽吉凶之本[17]。二大夫再拜謁[18]。司馬季主視其狀貌,如類有知者[19],即禮之[20],使弟子延之坐[21]。坐定,司馬季主復理前語[22],分別天地之終始[23],日月星辰之紀[24],差次仁義之際[25],列吉凶之符[26],語數千言[27],莫不順理[28]。

宋忠、賈誼瞿然而悟[29],獵纓正襟危坐[30],曰:「吾望先生之狀,聽先生之辭,小子竊觀於世[31],末嘗見也。今何居之卑[32],何行之污[33]?」

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觀大夫類有道術者,今何言之陋也[34],何辭之野也[35]! 今夫子所賢者何也[36]?所高者誰也[37]? 今何以卑污長者[38]?」

二君曰[39]:「尊官厚祿[40],世之所高也[41],賢才處之[42]。今所處非其地[43],故謂之卑。言不信[44],行不驗[45],取不當[46],故謂之污。夫卜筮者[47],世俗之所賤簡也[48]。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嚴以得人情[49],虛高人祿命以說人志[50],擅言禍災以傷人心[51],矯言鬼神以盡人財[52],厚求拜謝以私於己[53]。』此吾之所恥[54],故謂之卑污也。」

司馬季主曰:「公且安坐[55]。公見夫被發童子乎[56]?日月照之則行,不照則止,問之日月疵瑕吉凶[57],則不能理[58]。由是觀之,能知別賢與不肖者寡矣[59]。

「賢之行也[60],直道以正諫[61],三諫不聽則退[62]。其譽人也不望其報[63],惡人也不顧其怨[64],以便國家利眾為務[65]。故官非其任不處也[66],祿非其功不受也[67];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68];得不為喜[69],去不為恨[70];非其罪也,雖累辱而不愧也[71]。

「今公所謂賢者,皆可為羞矣[72]。卑疵而前[73],孅趨而言[74];相引以勢[75],相導以利;比周賓正[76],以求尊譽,以受公奉[77];事私利[78],枉主法[79],獵農民[80];以官為威[81],以法為機[82],求利逆暴[83]:譬無異於操白刃劫人者也[84]。

「初試官時[85],倍力為巧詐[86],飾虛功執空文以��主上[87],用居上為右[88];試官不讓賢陳功[89],見偽增實[90],以無為有,以少為多,以求便勢尊位[91];食飲驅馳[92],從姬歌兒[93],不顧於親[94],犯法害民,虛公家[95]。此夫為盜不操矛弧者也[96],攻而不用弦刃者也[97],欺父母未有罪而弒君未伐者也[98],何以為高賢才乎[99]?

「盜賊發不能禁[100],夷貊不服不能攝[101],奸邪起不能塞[102],官耗亂不能治[103],四時不和不能調[104],歲谷不孰不能適[105]。才賢不為[106],是不忠也;才不賢而托官位[107],利上奉[108],妨賢者處[109],是竊位也[110];有人者進[111],有財者禮[112],是偽也[113]。子獨不見鴟梟之與鳳皇翔乎[114]?蘭芷芎藭棄於廣野[115],蒿蕭成林[116],使君子退而不顯眾[117],公等是也[118]。

「述而不作[119],君子義也[120]。今夫卜者[121],必法天地[122],象四時[123],順於仁義,分策定卦[124],旋式正棋[125]。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敗。昔先王之定國家,必先龜策日月[126];而後乃敢代[127];正時日[128],乃後人[129];家產子必先占吉凶[130],後乃有之[131]。自伏羲作八卦[132],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133],越王勾踐仿文王八卦以破敵國[134],霸天下[135],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負哉[136]!」

「且夫卜筮者[137],掃除設坐[138],正其冠帶[139],然後乃言事,此有禮也。言而鬼神或以饗[140],忠臣以事其上[141],孝子以養其親[142],慈父以畜其子[143],此有德者也。而以義置數十百錢[144],病者或以愈[145]。且死或以生[146],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婦或以養生[147]。此之為德,豈直數十百錢哉[148]!此夫老子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149]。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謝少[150],老子之雲豈異於是乎[151]?

「莊子曰[152]:『君子內無饑寒之患,外無劫奪之憂,居上而敬[153],居下不為害[154],君子之道也。』今夫卜筮者之為業也,積之無委聚[155],藏之不用府庫[156],徙之不用輜車[157],負裝之不重[158],止而用之無盡索之時[159]。持不盡索之物[160],游於無窮之世,雖莊氏之行未能增於是也[161],子何故而雲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東南,以海為池[162];日中必移[163],月滿必虧[164];先王之道,乍存乍亡[165]。公責卜者言必信[166],不亦惑乎[167]!

「公見夫談士辯人乎[168]?慮事定計[169],必是人也[170],然不能以一言說人主意[171],故言必稱先王,語必道上古;慮事定計,飾先王之成功[172],語其敗害[173],以恐喜人主之志[174],以求其欲[175]。多言夸嚴,莫大於此矣[176]。然欲強國成功,盡忠於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導惑教愚也[177]。夫愚惑之人,豈能以一言而知之哉[178]! 言不厭多[179]。

「故騏驥不能與罷驢為駟[180],而鳳皇不與燕雀為群,而賢者亦不與不肖者同列。故君子處卑隱以辟眾[181],自匿以辟倫[182],微見德順以除群害[183],以明天性,助上養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譽。公之等喁喁者也[184],何知長者之道乎!」

宋忠、賈誼忽而自失[185],芒乎無色[186],悵然噤口不能言[187]。於是攝衣而起[188],再拜而辭[189],行洋洋也[190],出市門僅能自上車,伏軾低頭[191],卒不能出氣[192]。

段意

寫司馬季主與宋忠、賈誼在卜館相遇並由此展開的一場對話。對話的內容概括為如下幾層:一、宋、賈認為卜筮職業下賤,地位低下,司馬季主不服,要他們說出理由;二、宋、賈列具卜筮者諸多不德之舉,而司馬季主講述了什麼是真正的賢者,不肖者的污行醜態,並着重講述卜筮者守正自重與對於社會人事的作用,駁斥宋、賈二人的譏評;三、司馬季主進而通過比喻講述賢者不可能與不肖者同列,諷諭宋、賈仍未脫凡夫俗子的習氣;四、宋、賈聽完司馬季主一席話的失神自喪,表明這場對話的結局。

注釋

  [1]司馬季主:複姓司馬,名季主。者:代詞。放在主語後,引出判斷。

  [2]楚人也:是楚國人。楚,古國名,羋(mi)姓。開國君主為鬻熊,春秋時楚莊王曾為霸主,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公元前223年為秦所滅。

  [3]卜:卜筮,卜卦,賣卜。用作動詞。長安:西漢國都。高祖五年(前202年)置縣,七年定都於此。惠帝時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以後許多朝代都以長安為首都或陪都。東市:當時長安城內綜合性的中心市場之一,與西市相對。

  [4]中大夫:官名。屬郎中令(漢武帝時更名光祿勛),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顧問應對,無常事,惟詔令所使。

  [5]賈誼(前200—前168年)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人,時稱賈生。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為大臣所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曾多次上疏,主張削弱諸侯王勢力、抗擊匈奴、重農抑商。所著有《陳政事疏》、《過秦論》等著名政論和《吊屈原賦》等名賦。原有集,已散佚,今人輯有《賈誼集》,包括《新書》十卷。博士:官名。西漢時屬奉常(景帝時改為太常),秩比六百石,掌通古今,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初置五經博士,為教授「博士弟子員」以儒經之官,與前職掌不同。

  [6]出:指出朝回家。

  [7]相從:兩個人在一起走。論議:討論,研究。

  [8]誦易:意為交替着談講。誦:陳述,背誦(本指朗誦)。易,更換。先王:先代帝王。此處蓋指禹、湯、文、武等三代「聖王」。聖人:道德智能極高之人。一般多指孔子。道術:對於治道的方法,即治理天下國家使之太平富強的方法。

  [9]究遍:猶遍究。普遍探究。人情:指人心、世情。

  [10]三公:王朝中最高的官位。周代以司徒、司馬、司空為三公,一說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秦、漢以丞相(或大司徒)、太尉(或大司馬)、御史大夫(或大司空)為三公。唐、宋以後,三公實為虛銜。九卿:王朝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周禮》載有天官冢宰至少保等九卿官名。秦、漢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後改名大鴻臚)、宗正、治粟內史(後改名大司農)、少府為卿,分別職掌宗廟禮儀(兼掌選試博士)、守衛宮殿門戶、宮門警衛、皇帝車馬及馬政、司法、接待少數民族、皇族事務、租稅錢穀鹽鐵及國家財政收支、山海地澤收入及皇室手工業製造等,各卿既為官名又為該機關之名,皆有屬員。朝士大夫:泛指在朝的一般官僚。士大夫,古指官僚階層。

  [11]之:到某處去。卜數:猶術數,卜筮。卜筮者要用「大衍之數」(即五十)進行推演。觀採:猶物色。

  [12]輿:車。之:往某處去。

  [13]游:遊逛。肆:店鋪。

  [14]新雨:剛剛下過雨。雨,下雨。用作動詞。

  [15]方:正在。辯:辯說,演講。道:規律,道理;道家之所謂「道」,是指先於物質而存在的精神性的東西,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

  [16]運:運行。

  [17]陰陽: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用以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勢力。《易傳》認為陰陽交替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戰國末期鄒衍等陰陽家把陰陽同「天人感應」說相結合而使陰陽成為一種神秘概念。本:本源,根本。

  [18]二大夫:指賈誼(當時非大夫)、宋忠。再拜謁:接連拜揖兩次,表示恭敬。再,兩次。拜謁,拜見,此處指行拜見禮。

  [19]如類:好像是。有知者:有知識的人。知,知識;

  [20]禮:答禮,還禮。用作動詞。

  [21]使:叫,讓,指使。延:引進,迎接,引申為邀請,請。

  [22]復:重新。理:整理。此處指解說。前語:前面說的話。

  [23]分別:區別,分辨,辨析。

  [24]紀:年歲;紀年單位年數循環一次為一紀。此處作法度、準則解。

  [25]差(cha)次:區別等次;分析。差,區別等次。次,按順序排列,等次。仁義:儒家的兩種道德範疇。仁指人相愛,又作為善政的標準(仁政)。義指利人,又指正義,按正道去實行。際:會合,際會。

  [26]列:排列,臚列。符:符應。以所謂天降符瑞與人事相應,稱作「符應」、「瑞應」,即吉凶禍福的所謂朕兆(由天、神暗示)。

  [27]言:一個字稱「一言」;一句話亦可稱「一言」。

  [28]莫:沒有,沒有什麼。順理:順理成章。合乎道理。

  [29]瞿(ju)然:驚視的樣子。引申為驚動的樣子。悟:醒悟;理解,明白。

  [30]獵纓:攬其冠纓。即整理帽子,使之戴正,表示恭敬對方。獵,通「擸」,用手捋齊,整理。纓,古代帽子上系在頷下的帶子,也泛指帶子。正襟危坐:正一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恭敬、嚴肅的樣子。危坐,端正地坐着。

  [31]小子:晚輩。自謙之辭。竊觀:私下觀察。竊,私下,暗中。

  [32]何:為什麼。居:住。此處指政治上身處某種地位。卑:卑下。此處指地位低下。

  [33]行:行事。此處指所從事的職業方面。污:污穢,不乾淨。此處指司馬季主所從事的占卜職業被人瞧不起。

  [34]何言之陋也:為什麼識見這樣淺薄呢。陋,見聞少,知識淺薄。

  [35]辭:言辭。野:粗野。

  [36]夫子:對學者的稱呼。賢:認為賢。意動用法。

  [37]所高者:(所)認為高尚的人。

  [38]何以:憑什麼,怎麼。卑污長(zhang)者:認為長者卑下污濁。卑污,以之為卑污,意動用法。長者,年紀和輩分都高的人;年高有德的人。此處是司馬季子自稱為長者。

  [39]二君:指宋忠、賈誼二人。君,對對方的尊稱。

  [40]尊官:尊貴的官職。厚祿:豐厚的俸祿。

  [41]世:世人。

  [42]賢才:賢能的人才。處之:猶居之。此處指占有它們,享占它們(尊官厚祿)。

  [43]此句意謂眼下您所居不是尊官厚祿之地。

  [44]言不信:說話不真實。信,說話真實。

  [45]行不驗:所行無效驗。做事不見效果。

  [46]取不當:索取不適當。

  [47]夫(fú):句首語氣詞,表示將發議論。下「夫」同。卜筮者:卜筮這種行當。

  [48]賤簡:賤視;瞧不起。簡,怠慢,忽視。

  [49]夸嚴:《史記會注考證》引王念孫的意見當作「誇誕」解。郭嵩燾《史記札記》解為:自誇其術之神而急切言之。王說可從。得,博得,此處可解為「應合」。人情:人情世故;人之常情。

  [50]虛高:假意抬高。虛,虛假地。高,用作動詞。人:別人。指前來問卜者。祿命:迷信者所說的關於人們吉凶禍福、貴賤壽夭等「命定之數」。祿,福,兼指福禍。命,命運。說(yue):通「悅」。喜歡,高興。此處意為使人高興。使動用法。志:心意。

  [51]擅言:信口雌黃。隨口胡說。傷:悲傷、哀痛。此處意為使人憂傷。使動用法。

  [52]矯言:說假話。盡:此處意為騙盡(人財),使動用法。

  [53]厚求:猶貪求。索求很多東西。私於己:利於己。

  [54]此句意為這是我們認為恥辱的行為。

  [55]公:對人的尊稱。且:暫且,姑且。副詞。安坐:坐好,好好坐着。

  [56]夫(fu):這,那。被(pi)發童子: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在此之前,男子可散披頭髮而不戴帽子,故「被發童子」即指未成年的男子。被,通「披」。

  [57]日月疵瑕(cixia):指日食月食。疵瑕,猶言瑕疵,微小的缺點。古代迷信的人常借觀察星象(日月星辰的明暗、位置等現象)來推測人事的吉凶。

  [58]理:整理,治理。此處可理解為「講出道理」、「加以解釋」。

  [59]知別:知道區別。不肖:缺德寡才,品行不端(多用於子弟)。與賢(道德才能高)相對。寡,少。

  [60]賢:賢者。行:行動;做事。指「為人處世」。也: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

  [61]直道:猶正道,正直之道。此處意為遵循直道。以:連詞,用法相當於「而」。正諫(jian):正言相諫。諫,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之改正錯誤得失。

  [62]退:此處指不再進諫。

  [63]譽人:稱讚人,誇獎人。報:報答,報恩。

  [64]惡(wu):厭惡,不喜歡。

  [65]便國家:對國家有利。便,方便,有利。

  [66]官非其任:不是自己能勝任的官職。處:居。此處指做(官)、擔任。

  [67]祿非其功:不是自己的功勞所應得的俸祿。即祿與功不相當。祿,俸祿,官吏的薪俸。受:接受。

  [68]尊:尊貴,地位高。不下:不居其下,不對他表示謙卑。

  [69]得:有所得。得到官祿權勢、榮華富貴。不為喜:不為之感到歡喜。

  [70]去:失去。失去官祿之類;離位。不為恨:不為之感到怨恨。

  [71]累辱:被捆綁受侮辱。指被關在監獄裡遭受侮辱。累,通「縲」。

  [72]皆可為羞矣:都是一些應為他們感到羞愧的人呀。為羞,「為之羞」之省,替他們害臊。

  [73]卑疵:低三下四的樣子。與「卑微」義近。

  [74]孅(qian):過分謙恭。

  [75]相引以勢:猶以勢相引。憑藉權勢互相引進。

  [76]比周:語出《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與人團結;比,與壞人勾結。「比周」連用,義同「比」。指植黨營私。賓正:有二解。一解為傾心以事權貴。「賓」作「服」、「賓服」解。一解為擯斥正人,排斥正人君子。「賓」作「擯棄」、「排斥」解,通「擯」。

  [77]公俸:官府的俸祿。

  [78]事:奉事。此處可解為「謀求」,「為……打算」。

  [79]枉主法:歪曲君主的法律。枉,歪曲,破壞。

  [80]獵:獵取。此指掠奪;踐踏。

  [81]官為威:憑藉官位逞威風。

  [82]以法為機:用法律作為幹壞事的工具。機,弓弩上發射箭的機關。引申為作戰設備和其他機械。

  [83]逆暴:逆行兇暴,不守正道。

  [84]操:持,拿着。白刃:利刃。快刀。

  [85]初試官時:剛當官時。試,用,任用。

  [86]倍力:加倍努力。此處可解為拚命、竭力。

  [87]飾虛功:粉飾虛而不實的功勞。誷(wang)主上:欺罔君王。誷,通「罔」。欺罔,欺騙。主上,臣下對君主之稱。

  [88]用居上為右:以便達到居人之上、受人尊重的目的。右,較尊貴的地位(古代尊崇右)。引申為尊重,重視。

  [89]陳功:猶「伐功」。(自己)述說自己的功勞。陳,陳述。

  [90]見偽增實:碰到(見到)虛假之處便施展手段把它弄成「真實的」。偽,虛假。增實,增加……使之成為真實的。

  [91]便勢:有利的地位、權勢。便,有利。

  [92]食飲驅馳:大吃大喝,四出遊樂。驅馳,驅車馳馬,田獵遊逛。

  [93]從姬:隨侍左右的美女。從,跟從,隨從。姬,古時對婦女的美稱,也指美女。歌兒:唱歌的年輕男女。指供官僚們取樂的歌舞奴隸。

  [94]不顧於親:不管父母親人死活。

  [95]虛:虛耗。使……空虛。

  [96]夫:作語氣助詞,用在句中,有加強(或緩和)語氣的作用。矛弧(hu):矛和弓。弧,木弓。

  [97]弦刃:弓箭和刀。弦,弓上發箭用的牛筋繩子。此處泛指弓箭。刃,刀口,刀鋒。泛指刀劍。

  [98]欺父母未有罪:虐待父母而未被判罪。弒(shi):指子殺其父,臣殺其君。未伐:未被聲討。伐,討伐,進攻。引申為聲討。

  [99]何以為高賢才乎:為什麼把他們看成高明(高尚)者和賢能之才呢?何以為,為什麼認為。本句是針對宋忠、賈誼所說「尊官厚祿,世之所高也,賢才處之」一語而發出的反問。

  [100]發:興起,發生。

  [101]夷貊(mo):指蠻夷。泛指少數民族。夷,古稱東部的部族,有時也指其他地區的少數民族,如「西南夷」。貊,古稱東北部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攝:通「懾」。使畏懼。

  [102]起:出現、產生。塞:遏止,禁止。

  [103]秏(hao)亂:貪贓枉法。耗,通「耗」。虧損,消耗。指因揮霍、瀆職造成府庫空虛、虧損,或因貪污造成公私庫藏空虛。亂,胡作非為。治:治理;整頓;懲治。

  [104]四時不和:指春、夏、秋、冬四季氣候反常以及由此造成災害。調(tiao):調和,協調。

  [105]歲谷不孰:年景不好,五穀不熟。孰,植物的果實、種子成熟。後來寫作「熟」。適:調和。此處指調濟。

  [106]才賢不為:才能大而不做。有才幹而無所作為。

  [107]托:寄託,依靠。

  [108]利上奉:貪圖皇上給的俸祿。

  [109]妨賢者處:妨害賢能的人做官。

  [110]竊位:偷竊官位。竊居官位。

  [111]有人者進:進用朝中或衙門中有後台的人。

  [112]有財者禮:尊敬和禮遇有錢財的人。

  [113]是偽也:這是虛偽。意思是說你們這些當官的口頭上講什麼舉賢禮賢,實際上是進用、禮敬有錢有勢者,這是非常虛偽的。

  [114]此句意思是你們難道沒有看見鴟梟也在跟鳳凰一起飛翔嗎? 謂壞人混在好人群里,非常得勢。子,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獨,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鴟(chi),指鴟鵂(xiu),俗名貓頭鷹。梟(xiao),又名鵂鶹(liu),外形與鴟鵂相似的一種飛禽。古人認為鴟梟都是不祥之鳥,此處用以比喻惡人或才劣者。之,在句中起加強語氣的作用。鳳皇,後世寫作「鳳凰」,古人傳說的吉祥之鳥,為百鳥之王。雄稱鳳,雌稱凰。用以比喻賢能多才者。

  [115]蘭芷芎(xiong,又讀qiong)勞(qiong):泛指香草。蘭,蘭草;芷,白芷。都是香草,常連用。芎藭,即川芎,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可人藥,有調經、活血、止痛等作用。古人常用香草比喻君子、賢士。

  [116]蒿蕭:泛指蒿類植物。比喻「小人」劣才。蒿,青蒿。蕭,艾蕭。

  [117]退:退居下位,不得進用。不顯眾:不顯於眾。不能在大眾中顯露才智美德。

  [118]公等是也:你們就是這種人。

  [119]述而不作:傳述(舊有的)而不創作(新的)。語出《論語·述而》。這裡是司馬季主藉此語說明卜筮者只述天地陰陽的道理而不妄作虛誕。

  [120]義: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義前省「之」字。

  [121]今夫:略與「今」、「現在」相當。語氣詞「夫」放在「今」之後表示將發議論。

  [122]法:效法。

  [123]象四時:用卦爻等符號象徵四時變化。

  [124]分:分辨,辨別。策:占卜用的蓍草。 又寫作「筴」。定:確定。卦:占卜用的符號,以陽爻(一)和陰爻(一)相配合而成。基本的卦有所謂「八卦(乾≡,坤≡,震≡,巽≡,坎≡,艮≡,兌≡,離≡。每卦代表同一屬性的若干事物,八卦相互配合組成為六十四卦。中國古代一些思想家用八卦和六十四卦來說明萬物的矛盾的對立與轉化,含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方士、卜者之類則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來宣揚天命和迷信,多借「算卦」騙人謀財。

  [125]旋式:旋轉栻。式,通「栻」。占卜用具,上圓象天,下方法地。正棋:《索隱》稱棋是筮策之狀,正棋「蓋謂卜以作卦也」。

  [126]龜策日月:占卜日月。龜策,占卜用的龜殼(甲)和蓍草。此處用作動詞,意為占卜。

  [127]乃:才,這才。代:代天為政治民;取代前朝統治天下。

  [128]正時日:選准吉利時日。正,使……正。

  [129]乃後人:爾後才進人(國都)。

  [130]產子:生子,生孩子。

  [131]後乃有之:結合上句意為家裡生孩子之前必先占卜吉凶,如果占卜的結果是「不祥之兆」,可能就不收養新生兒了;若占得「吉祥之兆」,則自然會撫育所生嬰兒。有,保有。此處指養育。

  [132]伏羲:中國神話傳說中人類的始祖,相傳人類由他與女媧氏兄妹相婚而產生。又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反映原始時代開始漁獵畜牧的情況。傳說八卦也出於他的創製。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參見前注「卦」條)。《易傳》作者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並認為「乾」、「坤」在八卦中是最重要的兩卦,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

  [133]周文王:商末周族領袖。姓姬,名昌。商紂時為西伯,亦稱西伯昌。統治期間,國勢日盛,攻滅不少商的與國,並立豐邑(今陝西長安灃河西)為都。在位五十年。他曾被紂囚禁於羑(you)里(今河南湯陰北),推演《周易》。爻(yao):本指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即陽爻(一)和陰爻(一)。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兩卦(六爻)相重,可得六十四卦。卦的變化取決於爻的變化,故爻表示交錯和變動的意義。此處指說明《易》六十四卦中各爻要義的文辭,即爻辭。每卦六爻,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每爻有爻題和爻辭。舊傳伏羲畫卦,周文王作辭,卦、爻是《易》的「經」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134]越:古國名。姒姓。相傳始祖為夏代少康的庶子無餘。建都會稽(今浙江紹興市)。春秋末年常與吳交戰,後滅吳,稱霸。公元前355年為楚所滅。勾踐(?—前465年):春秋末年越國君。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曾大敗於吳,屈服求和。他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任賢使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變弱為強,滅吳稱霸。放(fang):通「仿」。依照,仿效。破敵國:指勾踐破滅吳國(事在前473年)。

  [135]霸天下:周元王四年(前473年),勾踐滅吳,繼北進中原,大會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州東南),一時號稱霸主。在這前後,勾踐曾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祭肉,祭後賜予參與祭祀者),命為伯(伯,同「霸」,諸侯之長)。

  [136]有何負哉:有什麼可羞愧的呢!負,負疚,羞愧。

  [137]且夫:且,況且,再說。夫表示將發議論。

  [138]坐:座位。

  [139]正:端正,使……正。動詞。

  [140]或:或許,也許。下數「或」字同。以:因而,因之。下數「以」字同。饗(xiang):通「享」,迷信者所謂鬼神享用祭品。

  [141]事:奉事,為……服務。上:國君,皇上。

  [142]養:贍養,供養。親:父母雙親。

  [143]畜(xu):撫養,撫育。

  [144]而以義置數十百錢:而求卜者出於道義給卜者數十、上百個錢。置,擱,安放。此處指把錢放在卜肆里,即給卜人錢。錢,銅錢(如五銖錢之類),一枚叫「一錢」。

  [145]愈:病好了。後世寫作「癒」。

  [146]且:將要,快要,接近。

  [147]子:兒子或女兒。此處指女兒。養生:生養,生男養女。

  [148]豈直數十百錢哉:難道僅值數十、上百個小錢嗎?直,通「值」。

  [149]老子:相傳為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的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 ,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圖書之官),後退隱。著《老子》五千言。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老子》是否為老子所做,歷來有爭論。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語出《老子》第三十八章。意思是具有至德者並不以有德自居,所以他才有德。司馬季主藉此語說明卜筮者有德不居。

  [150]利大而謝少:對人好處大而受人之謝(報酬)少。

  [151]此句意思是卜筮者的所作所為與老子所說的「上德」之人沒什麼不同。雲,說。是:這,這個,這樣。指示代詞。

  [152]莊子(約前369—前286年):戰國時哲學家、文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漆園吏。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但有明顯的相對主義和宿命論傾向。其散文成就很高。著有《莊子》一書。

  [153]居上:位居人上,指地位高。敬:嚴肅,慎重。

  [154]居下:位居人下,指地位低。不為害:不為禍害;不忌妒。

  [155]積之無委聚:積蓄東西沒有成堆成垛。委聚:堆積,積聚成堆。

  [156]藏:收藏,儲藏。府庫:泛指儲藏財物之所。府,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庫,藏兵車的地方。二者本有區別,後來變成了同義語,均指藏財物之地。

  [157]輜車:一種有帷蓋的車子。輜,又指外出時所帶的衣物箱籠。輜車連用,在此處亦可解為箱籠車輛。

  [158]負裝:猶行裝。負,背,用背馱東西,泛指攜帶東西。重(zhong):重,沉重。

  [159]止:停留,居住,棲息。盡索:窮盡。此句是說停下來使用僅有的一點隨身之物卻無窮盡之時。

  [160]不盡索之物:指卜者所帶之物,如栻、棋之類,可反覆用之而不盡。

  [161]增於是:比這還好。增,加多,增益。

  [162]《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種說法在秦、漢及其以前大概是相當流行的,非獨卜筮者如此。

  [163]日中必移:太陽到了中午接下來必定是向西移落。

  [164]月滿:月亮圓滿的時候。當月與日在正相反的方向之時,人們看到的月相是「滿月」(即望月),接下來便是虧。虧:指月亮可見到的光亮部分縮減的現象。

  [165]乍存乍亡:忽存忽亡。乍,忽然。

  [166]責:要求。

  [167]不亦惑乎:不也是令人迷惑不解。

  [168]見夫:見,看見。夫:語氣詞,置「見」後,表示要發議論。談士辯人:能言善辯之士。

  [169]慮事:考慮事情。定計:決定計劃。

  [170]是人:這個人,這種人,這些人。

  [171]說(yuè)人主意:使人主喜歡。說,通「悅」。此處為使動用法。

  [172]飾:粉飾,誇飾。

  [173]敗害:敗亡禍患。

  [174]恐喜人主之志:影響君主的意念志向。恐,使恐懼,指上述語先王敗害一類。喜,使喜歡,指上述飾先王成功之類。使國君有所怕,有所喜。

  [175]以求其欲:以求得君王的同意,即使國君願意照辦。

  [176]此二白針對前文「夫卜者多言夸嚴以得人情」等語而發。

  [177]導惑:猶解惑。解除人們的疑問,使人們明白。

  [178]知(zhi):通「智」。聰明。此處為使動用法。

  [179]言不厭多:說話不厭其多。意為就是要多說,反覆說。此句前似脫一「故」字。

  [180]騏驥:駿馬,良馬。罷(pi)驢:劣驢。罷,通「疲」。駟: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

  [181]辟:通「避」。躲避。

  [182]倫:人倫。舊時統治者宣揚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為五倫。

  [183]微見:暗中察見。德順:天理人情和萬物之理。

  [184]喁喁(yongyong):形容低聲說話,嘁嘁喳喳。

  [185]忽而自失:恍惚自失。忽,猶忽忽,恍惚。自失,指沒有了自我意識若有所失。

  [186]芒乎:猶茫然。芒,通「茫」。乎,形容詞詞尾。無色:面無人色。

  [187]悵(chang)然:噤(jin)口:不說話,閉口。

  [188]攝衣:整理衣服。攝,整理。

  [189]再拜:拜揖兩次。拜,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

  [190]行:走路。洋洋:形容精神恍惚、昏頭昏腦的樣子。

  [191]伏:趴。軾:古時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