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當晉昭公時》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當晉昭公時》

目錄

原文

簡子疾,五日不知人[5],大夫皆懼,於是召扁鵲。扁鵲入視病,出,董安於問扁鵲[6],扁鵲曰:「血脈治也[7],而何怪! 昔秦穆公嘗如此[8],七日而寤[9]。寤之日,告公孫支與子輿曰[10]:『我之帝所甚樂[11]。吾所以久者,適有所學也[12]。帝告我:「晉國且大亂[13],五世不安[14]。其後將霸[15],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國男女無別[16]」。』公孫支書而藏之[17],秦策於是出[18]。夫獻公之亂[19],文公之霸[20],而襄公敗秦師於殽而歸縱淫[21],此子之所聞。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22],不出三日必間[23],間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24],簡子寤,語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25];廣樂九奏萬舞[26],不類三代之樂[27],其聲動心。有一熊欲援我[28],帝命我射之,中熊[29],熊死。 有羆來[30],我又射之,中羆,羆死。 帝甚喜,賜我二笥[31],皆有副[32]。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33],曰:『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34]。』帝告我:『晉國且世衰[35],七世而亡。贏姓將大敗周人於范魁之西[36],而亦不能有也。』」董安於受言,書而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段意

寫扁鵲為趙簡子診病之事。趙簡子已昏迷五日,扁鵲診斷為與從前秦穆公昏迷七日而醒的病一樣,是去見天帝聽預言天下大事去了,三天之內必醒,醒必有言。趙簡子兩天半後醒轉,果如扁鵲所言,因賜扁鵲田地四萬畝。此段帶有神話色彩。

注釋

  [1]晉昭公:春秋時晉國國君,姓姬名夷。公元前531—前526年在位。

  [2]諸大夫強而公族弱:言諸大夫勢力強盛公族日益衰弱。公族,國君的宗族。

  [3]趙簡子:趙鞅,春秋末晉國正卿,又名志父,諡號簡子。

  [4]專:獨攬專斷。

  [5]不知人:不省人事。

  [6]董安於:人名,趙簡子家臣。

  [7]治:正常安定。

  [8]秦穆公:秦國國君,姓嬴名任好,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嘗:曾經。

  [9]寤(wu):醒。

  [10]公孫支:春秋時秦國大夫,姓嬴名支,字子桑,輔佐秦穆公有功,深得信任。子輿:春秋時秦國大夫。

  [11]之:到,去。帝:天帝。所:處所。

  [12]適:不過,僅。有所學:言領受天帝教誨。

  [13]且:將要。

  [14]五世:指五代國君。

  [15]霸:稱霸。

  [16]而:你。男女無別:一說為男女不離別,指晉襄公釋放戰俘;一說為男女關係混亂,指晉襄公縱淫。

  [17]書而藏之:書寫並保存這些話。

  [18]秦策:指秦國史冊。於是出:言秦策所記晉國之事是從這裡來的。

  [19]獻公之亂:晉獻公時的「驪姬之亂」。春秋時晉國國君獻公有子八人,太子申生、重耳、夷吾賢德。為獻公寵幸的驪姬欲立己子奚齊為太子,於是設計陷害太子申生,使之自殺,並逼得重耳、夷吾二位公子逃亡國外。

  [20]文公之霸:晉文公稱霸並主盟諸侯,具有霸主地位。文公:春秋時晉國國君,晉獻公之子重耳。他逃亡國外十九年,回國繼位後,平定內亂,整頓內政,增強軍隊,平定周室王子帶之亂,護送周襄王返國復位,被命為「侯伯」,遂成霸主。

  [21]襄公敗秦師於殽(xiao):晉襄公(晉文公之子)在殽大敗秦軍,俘虜秦將。殽:地名,在今河南洛寧西北。

  [22]主君:指趙簡子,尊稱。

  [23]間(jian):(病)好轉。

  [24]居:用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前面,表示經過的時間。

  [25]鈞天:方位名,指中央。

  [26]廣樂九奏萬舞:反覆奏悠揚的樂曲,跳各種各樣的舞。廣:聲音緩慢。九:指多次。

  [27]類:像,類似。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28]援:拉,拽。

  [29]中(zhong)熊:射中了熊。

  [30]羆(pi):熊的一種,又叫馬熊或人熊。

  [31]笥(si):盛東西的長方形竹器。

  [32]副:副品。

  [33]屬(zhu):交付。翟(di)犬:翟族地區特有的狗。翟:通「狄」,我國古代民族名。

  [34]及而子之壯也以賜之:言到你兒子壯年時把翟犬賞賜給他。

  [35]世衰:一代一代地衰弱。

  [36]嬴姓將大敗周人:指趙國將大敗衛國。范魁:古地名。戰國時趙國之地。其地不詳。[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