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川王美人懷子而不乳》

目錄

原文

臣意往,飲以莨藥一撮[2],以酒飲之,旋乳。臣意複診其脈,而脈躁。躁者有餘病,即飲以消石一齊[3],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4]。

段意

記病案之十四:菑川王妃子難產,倉公給藥一撮用酒服下,即產。再診脈,發現還留有病,又讓服藥一劑,排出余血。

注釋

  [1]菑川王:劉賢。 美人:嬪妃的稱號。 不乳:指難產。乳,產子。

  [2]莨(langdang):藥名,即莨菪,有解痙、鎮靜作用。

  [3]消石:藥名,即硝石、朴硝,能破瘀通滯。一齊(ji):一劑。齊,通「劑」。

  [4]豆: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腳杯。比:接近。一說「豆比」言如豆粒並排。[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