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女無美惡》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女無美惡》

目錄

原文

女無美惡,居宮見妒[1];士無賢不肖[2],入朝見疑。故扁鵲以其伎見殃[3],倉公乃匿跡自隱而當刑[4]。緹縈通尺牘[5],父得以後寧[6]。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7],豈謂扁鵲等邪[8]? 若倉公者,可謂近之矣[9]。

段意

寫司馬遷的憤慨:女子無論美醜,一進入宮中便被嫉妒;士人無論賢能與否,一進入朝廷便被猜疑。扁鵲因有高明的醫技而遭害,倉公隱於民間也被判刑,緹縈上書才使其父後半生安寧。老子的話「美好者不祥之器」,莫不是說的扁鵲吧?倉公的情況也很近似。

注釋

  [1]無:無論,不論。惡:丑。居:居住;停留。

  [2]不肖:不賢。

  [3]以:因。伎:通「技」,指醫技。見殃:遇到禍殃,指被秦太醫令李醯派人刺殺。

  [4]匿跡自隱:隱匿自己的行跡,指在諸侯國民間行醫遊學,不接受權貴的召見,不願被委任為侍醫。

  [5]通尺牘(du):指上書。尺牘,古代書寫用的狹長木片。

  [6]後寧:指此後便安寧了。

  [7]老子:老聃,春秋戰國時楚國苦縣人,曾為周代藏書室史官。相傳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經》)五千餘言。「美好者不祥之器」:語出《老子》上篇第三十一章,原文為「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8]豈:莫非。等:一樣,同樣。

  [9]近:近似,與……相近。[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