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史記·孔子世家由中都宰為司空》

《史記·孔子世家由中都宰為司空》

目錄

原文

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3]。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4]。夏,齊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5],會於夾谷[6]。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7]。孔子攝相事[8],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9]。」定公曰:「諾。」具左右司馬。會齊侯夾谷,為壇位,土階三等[10],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11],齊有司趨而進曰[12]:「請奏四方之樂。」景公曰:「諾。」於是旌、旄、羽、祓、矛、戟、劍、撥鼓譟而至[13]。孔子趨而進,歷階而登[14],不盡一等[15],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於此!請命有司[16]!」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17],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景公曰:「諾。」優倡、侏儒為戲而前。孔子趨而進,歷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熒惑諸侯者罪當誅[18]! 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19]。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20],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於魯君,為之奈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21],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實。」於是齊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22]。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23],大夫毋百雉之城[24]。」使仲由為季氏宰[25],將墮三都[26],於是叔孫氏先墮郈[27]。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28]。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29],登武子之台。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30]。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31],費人北[32]。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33]:「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十二月,公圍成,弗克。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34],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35]?」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36]。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37];男女行者別於途[38];途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39]。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盍致地焉?」黎鉏曰[40]:「請先嘗沮之[41];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42]!」於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43],文馬三十駟[44],遺魯君,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45],往觀終日,怠於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魯今且郊[46]。如致膰乎大夫[47],則吾猶可以止。」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48]。而師己送[49],曰:「夫子則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50];彼婦之謁,可以死敗[51]。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桓子喟然嘆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段意

孔子在魯國從政的經過和政績:由中都宰而司空,由司空而大司寇;兼理魯君與齊君在夾谷的典禮會盟而不辱使命,致使齊國歸還侵魯之田,從外交上取得勝利;主張墮三都,拆毀了季孫、叔孫兩家封色的城牆,維護君主的利益;以大司寇的職位參與國家決策大事,誅亂政者少正卯,使社會秩序變好。齊國為此感到不安,遂採用以女色腐蝕魯君和季桓子的辦法相離間,使孔子終於失望地離開魯國。

注釋

  [1]中都宰:中都(在今山東汶上)的地方長官。

  [2]則:效法。

  [3]大司寇:管理司法的最高長官。

  [4]及齊平:與齊友好。

  [5]好會:友好的會晤。

  [6]夾谷:齊邑,在今山東萊蕪南夾谷峽。

  [7]且以乘車好往:將以車輛隨從毫無戒備地前往。

  [8]攝相事:兼代司儀。

  [9]司馬:武官。

  [10]土階三等:土台階共三級。

  [11]獻:互贈禮品。酬:互相敬酒。

  [12]趨:快步走。

  [13]旌、旄、羽、祓(fu)、矛、戟、劍、撥(fa):武樂用的兵器。據《左傳》及《孔子家語》,齊國的用意在以武力威力魯君。

  [14]歷階而登:跨階而上。古代禮節,上階雙腳均須逐級而緩上。如一腳踏一級地跨進,叫「歷階」。

  [15]不盡一等:只上了兩級台階,還有一級未上(就發言了)。

  [16]請命有司:請景公命主管者把武樂隊撤下去。下文的「請命有司」,則是要求司法官吏依法懲辦。

  [17]怍(zuo):慚愧。

  [18]匹夫:此指上文「優倡侏儒」,熒(ying)惑:迷惑。

  [19]手足異處:被腰斬。

  [20]知義不若:自知理虧。

  [21]質:實質。

  [22]鄆、汶陽、龜陰:皆魯地,在今山東西南。

  [23]藏甲:私人武裝。

  [24]雉:牆高一丈長三丈為一雉。百雉則為三百丈(高一丈)的城牆。

  [25]仲由:即子路。

  [26]墮三都:拆毀季孫、孟孫、叔孫氏三家的封邑城牆。都,有宗廟的城市。

  [27]郈(hou):叔孫氏的封邑,在今山東東平境內。

  [28]魯:此指魯國國都,今山東曲阜。

  [29]公:指定公。三子:指三家執政者。

  [30]公側:定公所登的台側。

  [31]申句須、樂頎:均為魯國大夫。

  [32]北:敗退。

  [33]公斂處父:即陽處夫,孟孫氏家臣。

  [34]行攝相事:即下文「與聞國政」。當時魯國無宰相職官。

  [35]樂其以貴下人:能以貴顯仍謙卑待人為樂。

  [36]孔子殺少正卯,最早見於《荀子·宥坐篇》,罪狀是:「心達而險,行辟(僻)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後來許多學者懷疑並無其事。

  [37]粥:同「鬻」,販賣。飾賈:抬高物價。

  [38]男女行者別於途:男女有別,在路上各走一邊。

  [39]皆予之以歸:意謂都能予以招待。

  [40]黎鉏:齊國大夫。

  [41]嘗:試一試。沮之:阻撓他,即破壞孔子與魯國統治者的關係。

  [42]庸遲乎:難道遲了嗎?

  [43]文衣:華麗服裝。《康樂》:舞曲名。

  [44]文馬:毛色斑爛的馬。三十駟:一百二十匹馬。

  [45]周道游:環遊各處,其意在觀看女樂文馬。

  [46]且郊:即將舉行郊祭天地的大典。

  [47]按照當時的禮節,祭祀後要將祭肉分送給大臣。膰(fan):祭祀用的熟肉。

  [48]屯:地名,在魯都之南。

  [49]師己:樂師名。

  [50]可以出走:可以使賢人不容於國。

  [51]可以死敗:可以使國家敗壞。[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