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北方的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是當代作家張承志所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1984年發表於雜誌《十月》第1期。 ​

《北方的河》講述了一個大學畢業生報考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過程,寫了他對北方幾條大河的考察、追憶和神往,還寫了他與一位女攝影記者的愛情。

內容介紹

《北方的河》中,主人公「他」在新疆大學畢業後,決心放棄原來所學的漢語專業,去報考人文地理專業研究生考試,並以北方的五大河流:額爾齊斯河黃河湟水永定河黑龍江為研究對象。為了考察北方河流的地理狀況,「他」前往黃土高原去考察。路遇某小報女攝影記者「她」,他們結伴而行。他們來到黃河畔,為黃河的壯麗景色、磅礴氣勢所感動、震懾,黃河激起了「他」對父親深沉的愛,也喚起了「她」曾目睹的一幕慘景;他們來到湟水河畔,在一條溝底發現了四千多年前的彩陶碎片,「她」以一小排小青楊為背景,將它們拍攝下來;對額爾齊斯河的描寫是由「他」的回憶展開的,河水在戈壁灘前舒緩地滑過,沼澤里的蘆葦長成一道道曲折的屏障,以及那個為了回內地而拋棄了自己的叫海濤的姑娘;最後,「他」夢遊了黑龍江,在夢中他「驚喜地發現自己正在繼續獲得着青春",「他」用熾烈的愛情和不安寧的生命等待的一天正在降臨。

原文欣賞

他一直望着那條在下面閃閃發光的河。那河近在眼底。河谷和兩側的千溝萬壑像個一覽無餘的龐大沙盤,汽車在嗚嗚吼着爬坡,緊靠着傾斜的車廂板,就像面臨着深淵。他翻着地圖,望着河谷和高原,覺得自己同時在看兩份比例懸殊的地圖。這峽谷好深哪,他想,真不能想像這樣的峽谷是被雨水切割出來的。峽谷兩側都是一樣均勻地起伏的黃土帽。不,地理書上的概念提醒着他,不叫「黃土帽」,叫「梁」和「峁」。要用概念描述。他又注意地巡視着那些梁和峁,還有溝和壑。這深溝險壑真是雨水沖刷出來的?他望着黃土公路上的小水溝想。早晨下了一場透雨,直到現在水還順着那些小溝,嘩嘩地朝着下頭深不可測的無定河谷流着。汽車猛地顛了一下,他緊緊握住車廂板,繼續打量着底下深谷里蜿蜒的無定河。那渾黃的河水在高原陽光的暴曬下,反射着強烈的光。天空又藍又遠,清澄如洗。黃土帽——梁和峁像大海一樣托着那藍天。淡黃的、微微泛白的梁峁的浪濤和天空融成了一片。他覺得神清氣爽,覺得這大自然既單純又和諧。「藍格瑩瑩的天」,他哼了聲民歌,心裡覺得很舒服。解放牌大卡車載着他好像在溝壑梁峁的波峰浪谷里疾飛前游。

他對着高原,竭力想把視野里的景觀記住。他皺着眉頭,回憶着《中國自然地理》中那些專門概念的內容。「曲流寬谷」,突然一個概念跳了出來,他不禁微微笑了。書上把他正在卡車上穿過的這條無定河大河溝叫做「曲流寬谷」。有意思,難道「曲流寬谷」和「拐彎大溝」有什麼嚴格的區別麼?不過,在試卷上要是寫上「拐彎大溝」或是「老黃土帽中的拐彎河大深溝」,考研究生的事就保險告吹。似乎那本書上還有些更嚴格的條條框框,但他想不起來了。不過他總算記住了一個曲流寬谷,而且是對着地圖和大地記住了它。曲流寬谷,他又嘟囔了一聲,然後轉過身來,隨即用手牢牢地握住車廂板。

滿滿一車老農民。他瞧着車裡不禁又微笑了,今天他的心情特別好,就像跳高運動員在春季運動會的早晨看見了一個晴朗無風的好天氣。一車老農民在解放牌車廂里顛着晃着哪。打吨的打盹,說話的說話。說話的用粗嘎的陝西腔吼着,滿不在乎馬達的轟鳴和呼呼的風吼。他估計這些農民全都是從自由市場得勝回鄉的。早晨在綏德車站買票時,他親眼看見那個扎藍邊白毛巾的老頭口氣蠻大地吶喊:「加車,加個大轎子麼!咋——加個『解放』!」可這會兒那老頭正穩穩地靠着駕駛室後窗坐着,一面扯着嗓子說着什麼,一面警覺又故意不露聲色地環顧着車上的動靜。那個紅臉青年可嫩多啦,兩手緊緊捏住一個小黃挎包,一聲不吭地背着眾人獨坐。後擋板外面翻滾的黃塵一陣陣吞沒了他。「棗子!河畔棗子!」他記得這青年昨天在綏德城關這樣瓮聲瓮氣地叫賣。全是農民,樸實的、小康的、可愛的、自有主意的農民。他們從綏德老城賣了貨,掙了錢,現在回來了。那兩個白鬍子和花白鬍子老漢不會是賣貨的,應當是串門走親戚的。他們全回來了。從陝北名城綏德回到他們的無定河兩岸上下的窯洞裡和莊戶院。婆姨和娃娃正軋好了,掃淨了炕席等着他們。層層波濤般的溝壑梁峁和藍瑩瑩的天、濁黃的水都在等着他們。他心裡覺得踏實。從學校里一出來他就覺得踏實,不管黃土從後擋板上面卷過來時,他怎樣呸呸地吐着嘴裡的沙子,他還是覺得踏實。這條渾濁的河,這片無邊無際的黃土山帽和這藍得質樸的天,都使他踏實。[1]

創作背景

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浩劫,尤其是十年文革,中國知識分子普遍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重感;同時,他們又自然而然地從文化角度去剖析種種極端運動的緣由;另外,一些青年文人繼續受理想主義影響。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張承志創作了《北方的河》。

作品評價

中國當代作家王蒙:《大地和青春的禮讚——〈北方的河〉讀後》》:張承志寫實並又寫意,寫景、寫情而又充滿嚴肅的思辨,他既提供了形象清晰、凸現可觸的眾河景觀,又深深地挖掘着各河的特色與眾河的統一的北方的雄健、粗獷的靈魂。他同時還從象徵的意義上通過河流寫了我們的即使破碎過也永遠美麗、永遠充滿希望和力量的生活。那就是說,小說不但寫了北方的幾道河,而且巧了生活的河,生命和青春的河,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河。小說對於馬家窯文化,關於彩陶的河的描寫,恐怕不僅是順便提及,而是有它的深意的。這樣的高瞻遠矚,這樣地對於歷史、大地、生活的沉思,不能不給我們的引人自豪的當代文學帶來新的精神境界,新的信息。這是一切鼠目寸光、小打小鬧的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一切迷茫、頹廢,只知無休止地咀嚼自我的作品所不能望而項背的。

作品影響

中篇小說《北方的河》是張承志的代表作品,發表於《十月》1984年第1期,曾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作者簡介

張承志(1948—), 回族,祖籍山東,生於北京。1972 年人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學習,1975年畢業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1978年發表處女作《旗手為什麼歌唱母親》,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語言系學習,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諸民族的歷史。之後發表中篇小說《北方的河》《黑駿馬》《黃泥小屋》,長篇小說《金牧場》等。其中《黑駿馬》、《北方的河》分別獲得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4年,他用文學的形式寫了一部宗教史《心靈史》。另有隨筆集《荒蕪英雄路》《綠風土》《清潔的精神》。

參考資料

  1. 《北方的河》第一章2020-06-07 來源: 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