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於翻譯(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於翻譯(下)》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

但我在那《為翻譯辯護》中,所希望於批評家的,實在有三點:一,指出壞的;二,獎勵好的;三,倘沒有,則較好的也可以。而穆木天先生所實做的是第一句。以後呢,可能有別的批評家來做其次的文章,想起來真是一個大疑問。

所以我要再來補充幾句:倘連較好的也沒有,則指出壞的譯本之後,並且指明其中的那些地方還可以於讀者有益處。

此後的譯作界,恐怕是還要退步下去的。姑不論民窮財盡,即看地面和人口,四省是給日本拿去了,一大塊在水淹,一大塊在旱,一大塊在打仗,只要略略一想,就知道讀者是減少了許許多了。因為銷路的少,出版界就要更投機,欺騙,而拿筆的人也因此只好更投機,欺騙。即有不願意欺騙的人,為生計所壓迫,也總不免比較的粗製濫造,增出些先前所沒有的缺點來。走過租界的住宅區鄰近的馬路,三間門面的水果店,晶瑩的玻璃窗里是鮮紅的蘋果,通黃的香蕉,還有不知名的熱帶的果物。但略站一下就知道:這地方,中國人是很少進去的,買不起。我們大抵只好到同胞擺的水果攤上去,化幾文錢買一個爛蘋果。

蘋果一爛,比別的水果更不好吃,但是也有人買的,不過我們另外還有一種相反的脾氣: 首飾要 「足赤」,人物要「完人」。一有缺點,有時就全部都不要了。愛人身上生幾個瘡,固然不至於就請律師離婚,但對於作者,作品,譯品,卻總歸比較的嚴緊,蕭伯納坐了大船,不好; 巴比塞不算第一個作家,也不好; 譯者是「大學教授,下職官員」,更不好。好的又不出來,怎麼辦呢?我想,還是請批評家用吃爛蘋果的方法,來救一救急罷。

我們先前的批評法,是說,這蘋果有爛疤了,要不得,一下子拋掉。然而買者的金錢有限,豈不是大冤枉,而況此後還要窮下去。所以,此後似乎最好還是添幾句,倘不是穿心爛,就說:這蘋果有着爛疤了,然而這幾處沒有爛,還可以吃得。這麼一辦,譯品的好壞是明白了,而讀者的損失也可以小一點。

但這一類的批評,在中國還不大有,即以 《自由談》所登的批評為例,對於《二十世紀之歐洲文學》,就是專指爛疤的; 記得先前有一篇批評鄒韜奮先生所編的《高爾基》的短文,除掉指出幾個缺點之外,也沒有別的話。前者我沒有看過,說不出另外可有什麼可取的地方,但後者卻曾經翻過一遍,覺得除批評者所指摘的缺點之外,另有許多記載作者的勇敢的奮鬥,胥吏的卑劣的陰謀,是很有益於青年作家的,但也因為有了爛疤,就被拋在筐子外面了。

所以,我又希望刻苦的批評家來做剜爛蘋果的工作,這正如「拾荒」一樣,是很辛苦的,但也必要,而且大家有益的。

九月十一日。

注釋和賞析

【析】 本文表達了魯迅先生對於當時翻譯作品的看法和批評觀。在魯迅看來,對待翻譯作品的批評,應該: 「一,指出壞的; 二,獎勵好的; 三,倘沒有,則較好的也可以。」「倘連較好的也沒有,則指出壞的譯本之後,並且指明其中的那些地方還可以於讀者有益處。」具體說,就是要用吃爛蘋果的方法,批評家要「做剜爛蘋果的工作」,「倘不是穿心爛,就說:這蘋果有着爛疤了,然而這幾處沒有爛,還可以吃得。」

這當然是針對當時文壇存在的對於外國作家作品的一種苛嚴的批評而發的。當時的一些批評家對待外國作品的批評標準是: 「首飾要 『足赤』,人物要 『完人』。一有缺點,有時就全部都不要了。」哪怕你是世界公認的走在時代前列的知名作家,也不例外,「蕭伯納坐了大船,不好;巴比塞不算第一個作家,也不好」。儘管高爾基作品「很有益於青年作家」,但也不是找不出缺點的。就連譯者的經濟地位也都在批評之列,譯者是「大學教授,下職官員」,就更不好了,他們的批評方法就象吃蘋果,他們說,「這蘋果有爛疤了,要不得,一下子拋掉」。其吹毛求疵不是和 「愛人身上生幾個瘡」「就請律師離婚」同樣荒唐嗎?顯然,這樣的批評標準和方法有時即使不是出於惡意,也是有欠客觀公允,對讀者無益的。

魯迅在這篇短文里,用吃爛蘋果的形象比喻,較全面地表述了他的文藝批評觀,率先提出了我們應如何客觀公正地對待外國文藝作品的問題。魯迅「以《自由談》所登的批評為例」,指出,「對於《二十世紀之歐洲文學》,就是專指爛疤的」;但這本書,「我沒有看過,說不出另外可有什麼可取的地方」,「記得先前有一篇批評鄒韜奮先生所編的《高爾基》的短文,除掉指出幾個缺點之外,也沒有別的話。」而「後者卻曾經翻過一遍,覺得除批評者所指摘的缺點之外,另有許多記載作者的勇敢的奮鬥,胥吏的卑劣的陰謀,是很有益於青年作家的,但也因為有了爛疤,就被拋在筐子外面了」。由此見出這種批評方法的危害。

當然,並不是說譯作不能批評。恰恰相反,魯迅批評的是「先前的批評法」的「這蘋果有爛疤了,要不得,一下子拋掉」。主張的是既指出蘋果有「爛疤」,又指出「這幾處沒有爛,還可以吃得」的壞處說壞,好處說好的批評。認為這樣的批評,「譯品的好壞是明白了」,也才會真正對讀者有益。

應該注意的是,魯迅先生的「吃爛蘋果」以救急的批評觀,是從當時中國現實和譯作界的現狀出發的,在那國難深重,內戰頻仍,水患旱災連綿不斷的社會條件下,讀者大為減少,出版者「投機、欺騙」,拿筆的人「為生計所迫,也總不免比較的粗製濫造」。欲求譯作十全十美,實在是辦不到的。唯一的也是可行的辦法,自然就是 「用吃爛蘋果的方法,來救一救急」。

這篇文章是承接《關於翻譯》(上)的內容而來的。在那篇文章中,作者提出對待外國文學作品的態度問題,「凡作者,和讀者因緣愈遠的,那作品就於讀者愈無害。古典的,反動的,觀念形態已經很不相同的作品,大抵即不能打動新的青年的心 (但自然也要有正確的指示),倒反可以從中學學描寫的本領,作者的努力。」魯迅還明確地提出:「我是主張青年也可以看看 『帝國主義者』的作品的,這就是古語的所謂『知己知彼』。青年為了要看虎狼,赤手空拳的跑到深山裡去固然是呆子,但因為虎狼可怕,連用鐵柵圍起來了的動物園裡也不敢去,卻也不能不說是一位可笑的愚人。」把這兩篇文章聯繫起來閱讀理解,有助於我們全面地認識和了解魯迅的翻譯觀和批評觀。

這篇文章寫得平實,說理充分,沒有片面性,也沒有絲毫「大作家」的盛氣凌人,是平等的學術探討的範例。而在說理中使用新鮮生動而又貼切的比喻,如以「吃爛蘋果」為例來說明應該有的批評方法,使讀者更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觀點,也顯示出作者一種幽默從容的氣度。[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