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少說一句」,於愛情.婚姻或生活……(李至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少說一句」,於愛情.婚姻或生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少說一句」,於愛情.婚姻或生活……》中國當代作家李至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少說一句」,於愛情.婚姻或生活……

可以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二次「百家爭鳴」,是一次東西方文明的「大碰撞」,只可惜曇花一現、好景不長,開始不久便結束了。

「五四」名家的文學作品,多為經典之作,膾炙人口。影響我最深的,除了郁達夫先生,再就是林語堂先生了。這位著述頗豐的福建人氏,最難能可貴的,一是他開了中國作家直接用英語寫作的先河,二是他對於愛情、婚姻、家庭的一番見解與忠誠,三是他對於悠閒生活的享受和追求。

在愛情上,林語堂找到了情投意合的終身伴侶;在婚姻里,情節和過程都頗具戲劇性。當年,當林語堂與戀人廖翠鳳二人擬訂終身時,廖翠鳳的母親卻有異議,說:「和樂是牧師的兒子,家裡很窮。」廖翠鳳堅決果斷地說:「貧窮算不了什麼。」就是這句話一錘定音,成就了林語堂與她的婚姻。結婚後,林語堂徵得妻子廖翠鳳的同意將結婚證書燒掉,他說「結婚證書只有離婚才用得上」——燒掉結婚證書,表示了他倆相愛相守、白頭偕老的決心。婚後不久,林語堂和廖翠鳳到哈佛大學留學,讀了一年,助學金卻被停了,經濟困難時,廖翠鳳只得變賣首飾以維持生活,共苦同甘。終其一生,林語堂在操守上是純潔、忠誠的,美色當前,欣賞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諱其所好,惟不及亂耳」。

關於婚姻,林語堂的「潤滑劑」雖簡單卻管用,就是「少說一句,比多說一句好;有一個人不說,那就更好了。」也難怪,有人問及他與廖翠鳳半個世紀「金玉緣」的秘訣時,老兩口搶着說,竟不約而同只有兩個字:「給」與「受」。

漫漫人生路,生活生活即是「生下來活下去」,圖個輕鬆悠閒最好不過,奔波勞碌,是為了讓日子過得更好。關於生活,林語堂頗有一番大徹大悟之勢,正合我意,我願追隨。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佳句妙語處處可見,如「我們對於人生可以抱着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人較輕鬆較快樂的態度」,等等。

「為人隨時俗,論事有古風。」這是網上可搜索見的民國風雲人物袁世凱的書法手跡。這正是我要學習的——於愛情、婚姻或生活,對人對事,少說一句——無論是沉默是金、得過且過、心寬包容,還是「千言萬語窩心頭」「可與人言無二三」「一切盡在不言中」也好,求得內心清淨安寧、坦然踏實,便好。[1]

作者簡介

李至遠,本名李宗世,從事法律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