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掛劍」的典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季札掛劍」的典故,春秋戰國故事。[1]
故事內容
敬亭埋玉樹,知是蔣徴君。
安得相如草,空餘封禪文。
池台空有月,詞賦舊凌雲。
獨掛延陵劍,千秋在古墳。
這首詩是李白的《宣城哭蔣徵君華》。李白在詩中運用了「季札掛劍」的典故,表達對友人離世的深切悼念之情。
季札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四兒子。因為他的封地在延陵,又被人稱為延陵季子(即延陵老四之意)。除了季札外,吳王壽夢還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大諸樊、老二餘祭和老三餘眜。四子中,季札最為賢能,吳王壽夢非常喜愛他,打算讓他做接班人。但季札堅持長幼之序不可廢,無論如何不肯答應。所以吳王壽夢死後,還是由長子繼位,是為吳王諸樊。
吳王諸樊也是個忠厚人,想要完成父親的心愿,於是在給父親辦完喪事後,又提出要讓位給季札。季札當然還是不肯,被逼急了,乾脆離家出走,到鄉下做農夫耕田去了。諸樊無奈,只好答應不再讓位於季札,季札這才肯回到朝廷。
吳王諸樊在位十三年,在病重垂危之際,他還是想要傳位給季札。但他擔心季札仍然不肯,所以立下遺囑說:「我死之後,老二接班,老二死後是老三,老三死後是老四。」他希望通過將繼承制度改為兄終弟及,總有一天能輪到季札做大王。
若干年後,吳王余祭和吳王余眜相繼去世。眼看着季札就要變成吳王季札了,但他卻為了不做國君直接玩起了消失。吳人找不到人間蒸發的季札,只好改立吳王余眜的嫡長子即位,是為吳王僚。
然而雖然上一輩都能發揚風格禮讓君位,但是卻惹惱了後輩中的一個人,那就是吳王諸樊的嫡長子——公子光。在他看來,季札既然逃了,就應該是他這個吳王壽夢的嫡長孫即位,吳王僚憑什麼搶他的王位?因為公子光的怨念,這才引出了他收攬專諸,用魚腸劍刺殺吳王僚,自立為吳王闔閭等故事。
後話不提,且說吳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中原諸國。第一站他到了徐國,看到徐國人民安居樂業,到處呈現出一派文明祥和的景象,季札心中暗暗稱讚:「徐國君主素以仁義見稱,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時,徐君也聽說了向有賢名的吳國公子季札到訪,趕忙設宴盛情款待。席間,徐君看到季札隨身佩帶的一柄寶劍,非常喜愛,想要開口向季札求劍,但礙於禮儀,始終覺得不便啟齒,幾次三番欲言又止。
季札從徐君的舉止神態上,看出了他的心思。季札本想當場將寶劍送給徐君,但想到還要出使其他國家,必須隨身佩帶寶劍才不會失禮。於是,季札在心裡對徐君許諾:等我出使歸來,一定把劍送給您!
離開徐國後,季札率領外交使團先後訪問了魯國、齊國、鄭國、衛國和晉國,從事了一系列外事交流活動。
一年多以後,季札返回吳國的途中,又路過徐國,他決定再次拜訪徐君,把寶劍送給他。然而一打聽,才知道徐君已經去世。季札非常悲痛、後悔,就到徐君的墳前憑弔、祭拜。
離開墓地時,季札默默解下那柄價值千金的寶劍,把它掛在徐君墳前的一棵大樹上。他的隨從勸諫說:「這是吳國之寶,何況徐君已死,您又何必這麼做呢?」季札卻搖搖頭說:「我當初心裡已經決定要把劍送給徐君了,怎麼能因為他人不在了,就違背我原本的心意呢?」
就這樣,季札掛劍酬友,給後世留下了一段踐諾守信、重情重義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