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吃了嗎」是一句問候(魏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吃了嗎」是一句問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吃了嗎」是一句問候》中國當代作家魏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吃了嗎」是一句問候

在中國,特別是陝西關中地區,晌午圪蹴(蹲)到門口咥(吃)上一碗香噴噴的油潑麵,是最幸福的事,此時此刻,遇到面對面走來的鄉黨,一句熱情的問候:「吃了嗎。」寓意深遠,勝過了千言萬語,而對方也必然心領神會。

電影《不見不散》中,「葛大爺」教老外中文的場景里,也教了老外們一句「吃了嗎」,後面緊跟着就教他們一句:「沒吃回家吃去。」實在是對耿直的老外最應景的外語教育實例。這個梗所有的中國人都能由衷的發出笑聲來,因為咱們都懂,這麼說就是個問候,客氣客氣,沒人真當是一種邀請。

英國人見面寒暄,喜歡談論天氣。大概這是因為英國多雨的緣故吧,無論熟悉還是陌生,討論天氣是最不容易出錯也最容易彼此溝通的開場白了吧,畢竟大家同在一個天空下,即使是東邊日出西邊雨,聊天也不會差出太多的內容。

前面說的,只是從語言上的一些現象,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快,很多人見面微笑着點頭而過,連言語似乎也省略掉了,我們把這種禮貌性的社交關係稱之為「點頭之交」。再比如招手、握手等這種肢體動作的打招呼方式,也似乎是沿襲了西方禮儀的習慣。其實,中國作為禮儀之邦,幾千年來,不同場合、不同階層、不同環境,衍生出有很多有意思的見面禮節。

「揖」禮作為相見禮據說要追溯到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周禮·秋官司儀》記載,根據雙方的地位和關係,又有土揖、天揖、特揖、旅揖、旁揖之分。根據陸游《老學庵筆記》記載:「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簡單來說就是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行禮。這種不分長幼尊卑的通用禮儀,等同於今天的握手禮,不過具很多資料記載,作揖似乎更適用於平輩之間。宋代以後,若是遇到長輩或尊者,便在作揖的時候口裡加上頌詞,稱作「唱喏」。這個叫法在明清小說里非常多見。比如《水滸傳》第二回王進見高俅,「參見太尉,拜了四個拜,躬身唱個喏起來立在一邊。」

再嚴肅點,像在廟堂這種正規場合,那就得行跪拜禮了,又叫叩頭,或是磕頭,直到現在,遇到春節這種喜慶祥和的節日,各地依然保留着晚輩給長輩磕頭祝福的講究。在古代,人們習慣席地跪座,遇到尊敬的人,行叩頭禮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我們經常聽到的「三叩九拜」大禮,根據《周禮春官太祝》中關於九拜的描述:「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以享右祭祀。」林林總總、蔚為大觀。其中的一些叫法,也經常被單獨拿出來講。譬如頓首一詞,經常出現在古人的書信的末尾,臨習二王尺度或是宋人手札的,再熟悉不過了。

《孝經》上有一段內容: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緣。汝知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曾子聽到老師孔子要傳授自己深刻的的道理,為了表達尊重立即恭敬地從坐的蓆子上站起來,這種禮儀就叫做「避席」禮。《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記載,灌夫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不滿政客們趨炎附勢,在魏其侯竇嬰敬酒時未行避席禮,而大動肝火,從而點燃了新舊外戚之爭的導火索,由禮儀事件發酵成了一起流血的政治事件。

女子行禮,多口稱「萬福」。雙手疊在小腹,目視下方,微微屈膝下拜。《詩·小雅·蓼蕭》中:「和鸞雝雝,萬福悠悠。」道出一副小女子柔風細柳,盈盈一拜的柔美倩姿。宋人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記錄了:「每晨興,家長率眾子弟致恭於祖彌祠堂,聚揖於廳,婦女道萬福於堂。」說明宋代女性行萬福禮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清代做為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根據滿族的服飾特點以及民族習慣,朝服採用了披肩和馬蹄袖的形制,行禮時候要先將袖子甩下,再行叩拜,等行完禮再擼起來,初衷是讓官員們不要忘記當初騎射的生活習慣和剛入關時的處境,時刻警醒不要心驕意滿、腐敗墮落。

其實,古今中外這麼一通閒扯,我還是覺得咱老陝一聲:「吃了嗎?」最接地氣,民以食為天嘛,吃飽喝足就是老百姓之間最大的祝福。甭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才子佳人,都要吃飯,韓愈老先生說:「是馬也,雖有千里只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馬猶如此,人何以堪,吃飽了才是最實在的,我們的老祖先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才逐步解放雙手,直立行走,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所以,我提議全世界各族人民,以後見面,都應該扯開嗓子問一聲:「吃了嗎!!」[1]

作者簡介

魏飛,男。出生於1982年,陝西大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