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貨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5月7日 (六) 15:54 由 品茶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貨幣演進史
前往: 導覽搜尋

貨幣是人類的重要發明之一,人們日常生活上進行的交易都需要使用貨幣,它是日常生活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易工具。

貨幣演進史

原始貨幣的誕生:

在貨幣還沒發明以前,人類只能透過「以物易物」(例如拿米換油、)的方式,交換彼此所需要的物品。後來,為了方便交易買賣,聰明的人類開始動腦筋,利用大家公認有價值,且大家可以接受的東西,當作大家買賣的交易工具。早期被人類拿來當作貨幣的物品,包括貝殼茶葉礦石、皮草、牛羊、珍貴金屬(如黃金白銀)等,可以說是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標準化貨幣的出現: 隨著人類交易活動變多,加以日常活動範圍變大,但可當作商品貨幣的物品中常有不能切割(如貝殼、牛羊)、容易腐壞(如茶葉、皮草)與不方便攜帶(如礦石)等問題,而最常被當作交易工具的黃金或白銀雖可以切割,卻也有重量與成分是不是足夠與衡量費時的問題,而令人們傷透腦筋。 為解決問題,人們於是發明了標準化的金屬貨幣(也就是「鑄幣」),並由政府規定作為貨幣的金屬重量、成色與每個單位的價值,就像在中國古時候,人們所使用的元寶、銀錠、幣與幣等。透過標準化的貨幣,大家就可以方便而且放心的交易。 只是隨著商業活動日漸興盛,人們需要攜帶很多錢幣才能進行買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且有被偷或被搶的危險。


邁入信用貨幣時代: 為了避免攜帶金屬貨幣的麻煩,加上印刷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進一步發明了以重量較輕的紙,印製而成的貨幣(也就是「紙幣」)。在西元十世紀北宋初期,四川商人共同發行一種紙券「交子」,就是人類最早的紙幣紀錄。直到十八世紀英國英格蘭銀行(就是英國的中央銀行)發行了標準化面額的銀行券,才是現代紙幣之流通。 早期紙幣可以按照紙幣的面額,換成同等價值的黃金或白銀,因此紙幣的發行數量仍會受到限制。隨著貨幣演進到1930年代以後,各國所採用的貨幣幾乎都已不可以換成同等價值的黃金或白銀,改為由政府透過國家權威與信用,印製紙鈔或鑄造硬幣。從此,也開啟了信用貨幣時代。 但是,因為印製紙鈔或硬幣的成本比較低,如果政府沒有限制地印了太多鈔票,有可能產生惡性通貨膨脹的問題。因此,如何控制鈔票與硬幣的發行數量,成為各國中央銀行的重要責任。[1]


是誰決定貨幣的價值?


參考資料

  1. 什麼是貨幣的演進?08.28.2019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