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這是優質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荷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6月8日 (三) 16:05 由 青蛙王子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學史

命名

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一、以其外形特徵命名:荷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芙蓉:亦稱「夫蓉」。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云:「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李時珍也說,芙蓉就是「敷布容艷之意」,難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二、以其生長習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由於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讚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 三、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四、古時江南風俗,陰曆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五、為了表達對荷花高潔形態的讚賞,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難得。 六、溪客、靜客都是強調荷花的生長環境和安靜嫻雅的狀態。而翠錢則是新荷的雅稱,紅衣是荷花瓣的別稱,宮蓮是蓮花瓣的美稱,佛座須是蓮花蕊的別名。 [3]

溯源

「荷」被稱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類出現以前,大約十萬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澤覆蓋。當時,氣候溫濕,高達數十米的蕨類植物遍布地球各個角落。大部分種子植物無法生存,只有少數生命力極強的種子植物生長在這個恐龍,蕨類植物稱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種今天人們稱為「荷花」的水生植物,經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驗,在中國的阿穆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一億多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類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荷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漸漸地,「荷花」這一人類生存的糧食來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祖先——原始人類的心中,成為人類生存的象徵。 [4] ]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着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開始了進一步的了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區域。從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鄭州市北部大河村發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遺址,發現室內檯面上有炭化糧食和兩粒蓮子,經測定,距今有五千年的歷史。人類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荷花文化的產生髮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4] 古植物學家徐仁教授,曾於20世紀70年代在柴達木盆地發現荷葉化石,歷史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兩粒炭化蓮子。西周初期(公元前Ⅱ世紀),古人食用蔬菜約40餘種,藕是其中之一。《詩經》中有「隰有荷華」之句,意指中國大地上凡有沼澤水域的地方,都生長着荷花。中國是世界上栽培荷花最多的國家之一。 [5]

傳承

自公元前11世紀起,中國從漫長的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時代——西周。荷花也在這時期里從湖畔沼澤的野生狀態走進了人們的田間池塘。《逸周書》載有「藪澤已竭,既蓮掘藕。」可見,當時的野生荷花已經開始作為食用蔬菜了。 [6]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將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別定了專名。中國最早的字典,漢初時的《爾雅》就記有:「荷,芙蕖,其莖茄,其葉,其本密,其畫菡,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對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5] 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同時,也憑藉它艷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為觀賞植物引種至園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在他的離宮(即蘇州靈岩山)為寵妃西施賞荷而修築的「玩花池」。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珍品「蓮鶴方壺」(通高118厘米,故宮博物院館藏)則從美術方面,反映了荷花對時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件工藝珍品取材於真實的自然界,荷花花紋概括形象,龍和螭躍躍欲動。可見,荷花被神化的龍、螭及仙鶴一樣,成為人們心目中崇高聖潔的象徵。 [5] 秦漢之前,諸侯割據,戰爭頻繁,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結束了混戰局面。在這個統一大帝國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逐步滲透到農業、經濟、醫學、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 [5] 漢朝是中國農業空前發展的一個時期,也是對荷花的栽培發展發生了重要的作用。漢以前,中國的荷花品種均是單瓣型的紅蓮。到了魏晉,出現了重瓣荷花。 [5] 西漢開始,中國的官私營商業迅速發展,豐富了各地區的商品種類,對荷花的傳播分布有着重要意義。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產——蓮藕均通過這些中心商市進入北方,從根本上擴大了荷花的分布區域,使北方人民進一步認識荷花,了解荷花,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藝。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記有「種藕法」:「春初掘藕根節,頭着魚池泥中種之,當年即有蓮花。」;又有「種蓮子法」:「八月九日取蓮子堅黑者,於瓦上磨蓮頭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長二寸,使蓮頭平重磨去尖銳,泥干擲於池中重頭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時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堅厚,倉卒不能也。」可見,當時南北兩岸的中原地區荷花的栽培技術已是相當高超了。 [5] 中國的醫學從秦漢起開始了新的發展。漢朝「神農」在嘗遍百草後,總結出一套治病良方,即《本草經》,又稱《神農本草經》,其中就有蓮藕藥用保健功能的描述。東漢譙縣華佗,是中國醫學史上著名的神醫,他在手術前,先給病人飲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覺,刳割腹背後縫合傷口,最後塗敷以藕皮等製成的膏藥,四五天後便可癒合。荷花遂成為中國醫藥寶庫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5] 西漢時期,樂府歌辭逐漸盛行,由此產生了眾多優美的採蓮曲謠。其中有《採蓮曲》(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歌舞者衣紅羅,系暈裙,乘蓮船,執蓮花,載歌載舞,洋溢着濃烈的生活氣息,是中國廣大人民最喜愛的民間傳統歌舞之一。 南北朝時期又發展有千瓣(並蒂)荷花。 [5] 隋唐以後,荷花的栽培技藝進一步提高,有關荷花的詩詞、繪畫、雕塑、工藝等荷文化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飲食文化中,荷花已進一步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名貴補品。同時荷花憑藉它的色彩艷麗、風姿綽約進入了私家園林。如長安城外東南隅有秦漢時宜春苑,隋朝建都長安後,更名為芙蓉園;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的曲院風荷。尤其是經過貞觀之治後,荷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工藝美術家創造的靈感來源。如隋唐時期的瓷器、銅鏡等的裝飾多採用蓮花花紋;金銀器上,尤其是盤邊緣,多飾以富麗的蓮瓣紋,整個風格華麗而真實。宋代的染紡業較唐代有更高的發展。著名女畫家兼工緙絲的朱克柔創作的荷花緙絲圖案,「古淡清雅」、為一時之絕作。明清的木版年畫多採用「連(蓮)貴子」、「連(蓮)年有餘(魚)」等荷花吉祥圖案,來表達人們的思想願望。在中國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詠花詩詞對象和花鳥畫的題材;是最優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種建築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飾和造型。荷花不愧為中國的傳統名花。 [5] 自北宋周敦頤寫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後,荷花便成為「君子之花」。據史書記載:遠在2500多年前,吳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濱的靈岩山離宮(今江蘇吳縣)為寵妃西施欣賞荷花,特自修築「玩花池」,移種野生紅蓮。可說是人工砌池栽荷的最早實錄。至今南北各地的蓮塘比比皆是。湖南就是中國最大的荷花生產基地。每逢仲夏,採蓮的男女,泛着一葉輕舟,穿梭於荷叢之中,那種「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情景多麼美妙。至於旅遊賞荷的去處就更多了。諸如濟南大明湖、杭州西湖、肇慶七星岩等都可看到連片荷花的芳容。 [5]

荷花?蓮花?多用途

提到「蓮」、「荷」,常有人問到它們的不同,其實兩個名稱指的都是同一物。然而古人的「荷」與「蓮」是指其不同的部位,東漢鄭玄的《毛詩鄭箋》「芙蕖之莖曰荷,」 意思是説芺蕖的莖作荷,明朝毛晉註解的《陸氏詩疏廣要》「荷以何物為義,故通於負荷之 。」認為荷有負荷的意思,可以把葉支撐起來。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則 有不同的見解:「荷,扶渠葉。」他認為荷是指荷花的葉子,使得荷所指的部位出現了第二種説法。

對於「蓮」的説法則相當一致,都 是指它的「果實」,也就是花托這個部位,例如:《爾雅 釋草》:「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意恩是説荷 花就是芙渠,它的莖稱作「茄」,葉 作「蕸」,根作「蔤」,花作「 菡萏」,果實稱作「蓮」,根稱作「藕」,種子稱作「的」,種子的中心稱作「薏」。三國時代吳國陸璣《毛詩 葟木鳥蟲魚疏》也説:「荷,芙蕖;氵工呼荷,其莖茄,其葉,其花未發為函,已發為芙葇,其實。」陸和《爾雅》所稱的蓮都是指荷花的果 合以上古籍所載的訊息,我們得知:荷蓮最早是分別指稱物的不同部位,不過日久之後,便混瑤了,以「荷」跟「蓮」稱整個植株,已成現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了[1]

所以,現代來說,荷花就是蓮花、蓮花就是荷花,與睡蓮同屬「睡蓮科」,但分別是「蓮屬」及「睡蓮屬」。從外觀上,最簡易的區別,就是荷花的葉片挺立出水面,葉面呈現碗公形狀,有微毛,可盛裝水珠;而睡蓮的葉片則是圓形平躺浮貼在水面上[2]

食用

「荷"在中國的阿莫爾河(今黑龍江)、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大約過了九千年,原始人類開始出現人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饑,不久便發現這種花」的野果和根節(即蓮子與藕)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囗。

一直到西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人類對荷花關始了進一步的瞭解。當時的人類為了生活上對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澤地帶,而這些地帶合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佈區域。從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鄭州市北部大河村發掘的「仰紹文化」房基遺址,發現室內臺面上有炭化糧食和兩蓮子,經測定,距今有五千 年的歷史。人在不斷的生產勞動中,對朝夕相處的荷花的生長習性、生存環境等積累了豐 富的感性認識,為中國古老的荷花文化的產生發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有野生的荷花。古植物學家徐仁教授,曾在柴達木盆地發現荷葉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 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紹文化"遺址中發現兩粒炭化蓮子。西周初期(西元前11世紀),古人食用蔬菜約40餘種,藕是其中之一[3]

藥用

荷花不僅僅是單純的糧食作物,而且還成為人們醫療保健的重要滋補佳品。荷的藥物效用最早記載荷的藥用是秦漢年間的《爾雅·毛詩》,該書說: "蓮子煮食,可以輕身益氣,令人強健。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匯集了前人的有關醫藥文獻,通過對荷花生態習性等的深入調查觀察,辯證醫用,詳細著述了荷全株各部藥用的性味、主治和調製,內容更為豐富。

工藝美術

隋唐以後,尤其是經過貞觀之治後,社會秩序穩定,經濟恢復發展,在這種新的社會基礎上,荷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工藝美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如:隋唐時期的瓷器、銅鏡等的裝飾多採用蓮花花紋;金銀器上,尤其是盤邊緣,多飾以富麗的蓮瓣紋,整個風格華麗而真實。宋、金時期的磚雕藝術中,荷花紋樣洗鍊,構圖飽滿,在我國的建築裝飾藝術中有着重要意義。宋代的染織業較唐代有更高的發展。著名女畫家兼工綽絲的朱克柔創作的荷花綽絲圖案, "古淡清雅" ,為一時之絕作。明清的木版年畫則多採用"連(蓮)生貫子"、、"連(蓮)年有餘(魚) "等荷花吉祥圖案,來表達人們的思想願望。在我國的藝術繪畫史中,荷花藝術精品更是豐富多采,俯拾皆是。[4]

古詩文中的荷花

荷是一種古老的植物,因此很早(至少先秦時期)就出現在詩文中。

自古以來人們贊頌荷蓮的詩文有很多,《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400多首。由此可見古人對荷蓮是情有獨鍾。崇尚其純潔高貴的氣質,同時又取其寓意,象徵連(蓮)生貴子,來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古人愛;一是因其品行高潔、二是因其為多子植物,符合人們祈求子嗣繁衍的傳統。後來人們又以其吉樣寓意而衍生出各種離息,如"一品清廉"、"喜得連科"、"並蒂同心"等[5]

詠荷蓮詩詞 六首
  • 先秦·佚名《詩經-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爲,涕泗滂沱。彼澤之陂,有蒲與蕳。有美一人,碩大且卷。寤寐無爲,中心悁悁。彼澤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 戰國·屈原《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 戰國·屈原《九歌-河伯》: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 到了南北朝,因「蓮」與「憐」相通,以蓮喻愛情,詩人創作了 許多《採蓮曲》。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 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還有很有名的《江南》:「江南可 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 葉南,魚戲蓮葉北。」[6]。在這個時期,伴隨採蓮之風俗的興盛,也出現了大量吟誦採蓮的曲賦,以梁武帝、梁簡文帝和梁元帝等父子三人最為著名。梁武帝的一首《採蓮曲·和雲採蓮諸竊宛舞佳人》,溫雅婉麗:遊戲五湖採蓮歸,發花田葉芳襲衣,為君艷歌世所稀。
  • 唐·李白《採蓮曲》:梁朝就有《採蓮曲》這個美麗的詩題了,及至唐代,採蓮之俗更盛行於江南。名號「青蓮居士」的李白,其《採蓮曲》就曾經寫道:若耶溪旁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抉空中舉。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人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 唐·白居易《採蓮曲》:菱葉索波荷貼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 唐·王昌齡《採蓮曲》:吳姬越艷楚王姐,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人,采罷江頭月送歸
  • 唐·李商隱《贈荷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 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宋·周敦頤《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名畫家筆下的荷花

據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南北朝梁元帝畫有《芙蓉醮鼎圖》,是中國最早的畫荷之作。五代、北宋時期的著名花鳥畫家如黃筌徐熙趙昌等都有不少荷畫作品,可惜早已湮沒[7]

  • 流傳至今的最早的畫則要數南宋吳炳的《出水英蓉》。南宋畫院吳炳的《出水英蓉》,生動細膩地刻畫了荷花清新脫俗的優雅氣質。
  • 此外,宋徽宗趙估的《池塘晚秋》把直立的荷葉處理在橫幅構圖中,疏落的布局傳達了深秋的氣氛。
  • 明末大畫家陳洪緩,當時有"南陳北崔" (崔子忠)的美譽。晚年所作《荷花鴛鴦圖》汕墨筆沉着古拙,生意迸發,設色濃艷而又寧靜高古。
  • 明朝水墨寫意畫家徐渭作《墨花九段卷》,中有荷花一卷,畫旁還題詩一首: "拂拂紅香滿鏡湖,採蓮人靜月明孤。「
  • 清初惲壽平的《出水英蓉圖》,繼承了北宋徐崇嗣的筆法,濕筆疽染,輕敷淡彩,風格秀麗溫雅,受當時畫家所稱絕。深受同時期的王時敏稱賀之: "畫蓮獨步于海內"。
  • 談到畫荷,在清初有位一向不大為人們所知道的畫荷專家唐炗,畫屬惲壽平一系。因為他善寫「蒲塘菌苔,游魚萍影」 ,人稱「唐荷花」。《紅蓮綠藻圖》是他送給王翬的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王時敏、王籃、王置、篤重光對這幅《紅蓮圖》讚不絕口,連惲壽平也一再品題其畫: 「沒骨圖成敵化工,藥房荷蓋盡含風。[8]


  • 清初畫家朱耷(八大山人)有名畫《殘荷山鳥》,畫中之荷雖殘仍昂首挺立,山鳥雖小,但眼光直露,很有意思。相傳八大山人畫荷,往往將一甌墨汁潑在紙上,用禿筆掃花,生意盎然[9]
  • 吳昌碩的畫以花卉、果蔬居多。喜潑墨寫意,運筆蒼老雄健,朴茂奇麗,筆墨淋漓,氣勢磅礴,風格獨出。他的《夏荷》主要表現水池旁邊的一叢盛開的白荷花,但池水不皺,葉不翻動;吳昌碩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詩人,他把盛開的鮮紅荷花比喻紅雲,碩大的墨荷葉比喻明鏡,非常的生動形象。畫面上的荷花在水草的點綴下格外生姿,但又不失骨力,荷花瓣以墨雙鈎,荷葉以大筆染出,濃淡相宜,極具趣味[10]

  • 潘天壽的《紅蓮圖》上題有"映日荷花別樣紅" ,是其代表作之一。畫面上荷花盛開,欣欣向榮,熱情歌頌社會主義祖國繁榮興旺的景象。他的荷畫開創了奮發向上的新畫風[11]
  • 現代畫家齊白石也書過一幅《殘荷》,題曰·「山池八月污泥塘,猶有殘荷八瓣紅。笑語牡丹無厚福,收場還不到秋風。」
  • 現代畫家張大千稱自「荷癡」。他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年年有荷畫作 品。他畫的荷花得益於八大山人和石濤。
  • 畫家黃永玉先生也號稱「荷癡」。周恩來去世時,他畫了一幅立軸《荷花》以紀念[6]

相關訊息

《新頭殼》為你整理6個精彩賞花點,都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就能輕鬆到達的地方!。[12]

深圳洪湖公園裡盛開的荷花隨風舞動,給原本一片碧綠的洪湖,點綴上一層夢幻般的粉色。[13]

陽光普照的夏天,助長各式各樣的的花卉大展迷人姿態,暑假期間又以粉嫩色系的薑荷花最受矚目,中台灣大片的夢幻花田,現在正是百花齊放的最美時刻。[14]

盛開中的荷花,姿態迷人,唯有早起才能看見它最動人的姿態。也是世界名花之一。[15]

時序入夏又到了薑荷花盛開的季節了。[16]

參考文獻


  1. 李松柏. 台灣水生植物圖鑑. 晨星出版. 2007: 137–. ISBN 978-986-177-116-8. 
  2. 荷花、蓮花傻傻分不清? 這招教你一秒分辨!
  3. 吃出花樣的美麗. 右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115–. GGKEY:6EL0P5ZQB36. 
  4. 中國荷文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5. 望野. 鑒寶. 大象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347-3440-3. 
  6. 6.0 6.1 彭揚華. 詩人筆下的花草樹木. 品林. 1 November 2018: 46–. ISBN 978-957-8500-28-0. 
  7. Qichao Wang; 張行言. 荷花.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82. 
  8. 故宮博物院院刊. 文物出版社. 1980. 
  9. 歷代畫家評傳.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1979. 
  10. 吳昌碩《夏荷》
  11. 中國荷文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12. 精選6大夏日荷花美景!搭大眾運輸輕鬆賞花去. 新頭殼. 2019-06-16 (Chinese (Taiwan)). 
  13. 【深圳荷花展】洪湖公園免費入場古風亭園賞過500種稀有荷花. 香港01. 2019-06-14 (Chinese (Taiwan)). 
  14. 粉嫩薑荷花、紫色花海大盛開!情人節快來這5個景點約會.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9-07-20 (Chinese (Taiwan)). 
  15. 痞客邦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原文連結
  16. 痞客邦 花現彰化-薑荷花 原文連結

相關視頻


0:03 / 29:41

台南白河賞荷花
「【碧荷灣】不懼嚴寒,冬季盛放ㄧ

荷花雖敗,可美麗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