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坌坑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8月9日 (日) 06:31 由 微笑微笑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坌坑文化台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層,名稱來自大坌坑遺址。該文化的分布地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和附近島嶼一帶。從各遺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測年代不一,大致上約於7,000年前-5000年前左右。

因出土的文物於陶器口有繩紋,又稱為繩紋陶文化。

基本內容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集中分布在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東部沿海也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北八里鄉 大坌坑遺址和高雄林園鄉的 鳳鼻頭遺址為典型[1]。所有的遺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們的生產活動為撈取魚類、獵取野獸、採集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並從事原始的農耕。據推知,這個文化遺址的主人是大陸南部至東南亞最早從事農耕的居民的一支。大坌坑遺址中石器不多,遺物以陶器為主。年代約在1萬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與華北地區的仰韶文化大致相當。大坌坑文化遺蹟在大陸東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發現。考古學家推測:「我國東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繩紋陶器為代表的一種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這種文化的一個環節。

與南島語族的關係

大坌坑文化可能涉及南島語族起源[2],是可能的原南島語族人群。

地方類型

此文化在各地與不同時間有所差異,可以分成:大坌坑、八甲、鳳鼻頭(菓葉)、月眉等地方類型。

地區分布

大坌坑文化遺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們的生產活動為撈取魚類、獵取野獸、採集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並從事原始的農耕。

據推知,這個文化遺址的主人是大陸南部至東南亞最早從事農耕的居民的一支。大坌坑遺址中石器不多,遺物以陶器為主。年代約在1萬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與華北地區的仰韶文化大致相當。

大坌坑文化遺蹟在大陸東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發現。考古學家推測:「我國東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繩紋陶器為代表的一種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這種文化的一個環節。

早期發現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種文化,因1964年發現於台灣台北八里鄉大坌坑貝丘遺址而得名。距今約五千多年,以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兩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諸海岸最集中。

遺址

可見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包括:新北市的大坌坑遺址;台北市的芝山岩遺址;台南市的南關里遺址與八甲遺址;澎湖縣的菓葉遺址;高雄市鳳鼻頭遺址;以及台東縣的長光遺址等。

視頻

大坌坑文化 相關視頻

過台灣:史前文化之大坌坑文化
台灣大坌坑文化的起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