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6月10日 (五) 22:10 由 Xfd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新条目)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回鶻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回鶻

分布: 新疆、中亞、蒙古、甘肅

全盛時期: 八至十一世紀

宗教信仰: 摩尼教、薩滿教

封號: 可汗

回鶻(拼音:huí hú;維吾爾文:Uyghur),是中國少數民族部落。回鶻是維吾爾族祖先 ,由回紇改名而來 。回鶻人是遊牧民族地區最早過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於新疆,在內蒙古、甘肅、蒙古以及中亞的一些地區也有散居。

漢文史料中"回紇"一詞來自古回紇文,回紇之名來源於部落韋紇、烏護。回紇是鐵勒諸部的一支,韋紇居住在土剌河北,烏護居住在天山一帶。其後統一鐵勒諸部,回紇逐漸成為鐵勒諸部的統稱。廣德元年(763年),英義可汗(牟羽可汗)正式皈依摩尼教,摩尼教成為回鶻汗國國教。貞元四年(788年),武義天親可汗上表請改稱回鶻,取"迴旋輕捷如鶻"之義。 元和三年(808年),保義可汗連續擊破吐蕃、大食,征服葛邏祿,收復北庭、龜茲,疆域達到費爾干納,令唐代絲路交通重新打開。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瓦解,漠北回鶻部落大部分南下華北,其餘部分分三支西遷,其中一支和天山以北一帶原有的回鶻結合 ,大中十一年(857年),唐朝冊封西遷回鶻龐特勤為懷建可汗,開啟了回鶻(畏兀兒、維吾爾)嶄新歷史篇章。

回鶻汗國是奴隸制社會,人逐水草而居,汗國晚期依照粟特文創製回鶻文,也使用漢文。

回鶻汗國助唐平定安史之亂,和唐王朝保持着緊密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回鶻人對於中國文化和中亞文化的發展都曾做出過巨大的貢獻。[1]

歷史沿革

建國前

回鶻是鐵勒諸部的一支,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紀為分布於貝加爾湖以南的部落聯合體。該部落群有狄歷、敕勒、鐵勒、丁零等名稱,都是相同發音的音譯。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這些部落共有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時,鐵勒一部袁紇遊牧於伊犁河、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處於突厥汗國奴役之下。隋朝稱韋紇,隋大業元年,袁紇部因反抗突厥的壓迫,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成立聯盟,總稱回紇。

隋唐時期,回鶻部落聯盟為突厥汗國的重要構成部分。隋大業元年(605年),回鶻聯合仆骨等部族起來反抗阿史那部族,並逐漸強大起來。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回鶻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回鶻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天寶三年(744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自立為可汗,建立回鶻政權。這時回鶻控制的地區,東起今額爾古納河,西至伊犁河流域,勢力日益強盛。東突厥汗國的統治持續到8世紀中期,最後為回紇(回鶻)取代。

建國

天寶三載(744年),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推翻了後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回紇汗國,王庭(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以外蒙古鄂爾渾河(Orkhon)河畔為核心,勢力進入天山地區和中亞,居民仍以遊牧為主。788年,回紇取"迅捷如鶻然"的意思,改作回鶻。


強盛

立國後,回紇因歷史的關係與唐朝的關係一直很好,不像其他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大都要對農業國進行騷擾與掠奪。回紇曾幫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版圖最大時疆域東接室韋,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南跨大漠。

滅國

840年,回鶻汗國因長期統治無道被所屬部黠戛斯打敗,其後回鶻貴族與部眾大部分南遷,其餘部分西遷。南遷的回鶻貴族有烏介可汗、特勒十一人、內外宰相八人、尚書兩人,還有可汗姐與回鶻公主。而西遷的回鶻貴族只有相一人、龐特勤一人。南遷的回鶻包括烏介可汗率領的近可汗牙十三部、特勒嗢沒斯及相愛耶烏率領的五部、特勤那頡啜及相赤心率領的約九部。漠北地區回鶻汗國因此分為四部,一為烏介可汗為首的南下部分部眾多數融入華北漢人;二為於宋、遼、金時代勢力強大之甘州回鶻與沙洲回鶻;三為西州回鶻(居高昌之地,即今新疆吐魯番),虔信摩尼教與佛教;而最為強大的一支西遷至七河流域,和當地天山的回鶻以及葛邏祿等鐵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亞的喀喇汗王朝。其中,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今新疆吐魯番)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為"畏兀兒",也就是如今的維吾爾族。

南遷的幾十萬回鶻人與唐朝發生衝突,被唐朝張仲武、劉沔、石雄等人打敗、俘獲。

遷徙

南遷

841年,回鶻烏介可汗近可汗牙十三部、特勒嗢沒斯及相愛耶烏率領的五部、特勤那頡啜及相赤心率領的約九部南遷。 烏介到唐朝邊塞的錯子山(今內蒙古杭錦後旗烏加河北三百里)自立為可汗,成為回鶻汗國王統的繼承人。《舊唐書》"有近可汗牙十三部,以特勤烏介為可汗,南來歸漢"。回鶻在南下過程中,遊牧於天德軍城一帶。唐朝向回鶻賑災,並且允許回鶻暫時在大同川遊牧,許諾冊封烏介為可汗。同時,唐朝派人招撫回鶻南下各部,並且勸各部不要各自為戰,要聽從烏介可汗的領導。

烏介可汗無力復國,想停留在唐朝邊疆,並提出要求借天德軍城遊牧和借兵復國,並且要求唐朝交出已經招撫的回鶻其他部落,唐朝希望回鶻靠自己的力量復國,並且認為中原自古以來就有招撫南下歸附的部落的傳統,拒絕了烏介可汗的要求。烏介久居唐朝邊境,對唐朝沒有滿足要求而不滿,於是攻擊唐朝邊境。843年,烏介可汗部眾被破,烏介可汗逃到室韋,846年烏介可汗被殺。南下烏介十三部大部分被唐朝招撫,融入唐朝。

南下的回鶻還有溫沒斯諸部。842年,溫沒斯諸部歸降於唐朝,"詣振武降"。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零散的回鶻部落南下歸唐。

南遷的回鶻達27部之多,加上南下的回鶻潰兵散卒、零散部眾,南遷的回鶻人約有30萬。

南遷的數十萬回鶻被唐軍或者殺死、或者俘獲,唐朝把俘獲的回紇人一部分發配到江淮地區。

依附轄戛斯

有部分回鶻部落留在回鶻原地,依附占領鄂爾渾河流域的轄戛斯。其中以引轄戛斯滅回鶻的回鶻宰相句鹿莫賀一部為主,留在回鶻原地遊牧。848年,轄戛斯破室韋,部分在室韋遊牧的回鶻部落被被收歸回鶻故地。

西遷

回鶻汗國滅亡以後,龐特勤為首的部分回鶻部眾西遷,於840年離開漠北草原。他們沿西南方向越過阿爾泰山,進入天山北麓地區,抵達北庭(今吉木薩爾),與此前留守當地的同族人會合。龐特勤沒有久滯北庭,而是率部南越天山進入塔里木盆地,先停駐於庫車,後駐蹕於焉耆。由於當時南遷漢地的烏介可汗尚健在,故而龐特勤只稱葉護,以焉耆為治所。沒有隨龐特勤南下的回鶻部眾,繼續駐牧於北庭附近的草原。

分三路西遷:一遷吐魯番盆地,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西州回鶻公元9世紀西遷 回鶻之一支。亦稱高昌回鶻、北庭回鶻、和州回鶻。其所轄東抵哈密、西至庫車、南達于闐、北越天山。首府位於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國王稱阿薩蘭汗,意為獅子王 (後改稱亦都護)。冬住高昌,夏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破城子)。主要從事農業,種植五穀 、棉花、瓜果(以葡萄為最)等作物。兼營畜牧。灌溉獨具特色,以坎爾井聞名。實行封建農奴制,間有租佃制。信奉佛教,兼事摩尼教和祆教。文字使用回鶻文,善歌舞,精於木刻印書術與壁畫藝術。10至11世紀,與五代、北宋關係密切。12世紀初隸屬西遼。13世紀初歸附蒙 古。14世紀20年代起,地屬察合台汗國。17世紀後期被準噶爾部占領。18世紀中葉歸清政府管轄。

一遷蔥嶺西楚河、七河流域一帶,該部回鶻和當地其他突厥語民族組成喀喇汗王朝、又稱為蔥嶺西回鶻、阿薩蘭回鶻,極盛時所轄東起庫車,西至鹹海,南臨阿姆河,北抵巴爾喀什湖的廣大地區。實行雙汗中央集權制,首府位於八剌沙袞,副可汗駐守怛羅斯,後遷至喀什噶爾,正可汗亦稱阿薩蘭汗,阿爾斯蘭汗,副可汗稱博格拉汗。10世紀中葉開始信奉伊斯蘭教。居民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與遊牧業,喀喇汗王朝的自然條件比高昌回鶻要好一點,因此灌溉農業十分發達,冶鐵、鍛造、紡織、製革、繪畫等手工業興盛。文學藝術繁榮,誕生了《突厥語大辭典》、《福樂智慧》等名篇。1212年被西部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滅亡。

一遷河西走廊,稱河西回鶻、甘州回鶻,後來成為河西地方的土著,後稱為裕固族。其中前兩支定居新疆的回紇與遷入的察合台人融合後,衍化為維吾爾族。

當草原回鶻汗國於9世紀中期被黠戛斯(今柯爾克孜族之先人)滅亡後,他們分三支西遷 :

1) 一部分回鶻人到了中國北部,並逐漸融入那裡的人民

2) 一部分在今甘肅省的甘州站住了腳跟, 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小王國--甘州回鶻王國。在其存在期中與其它民族如漢族人、西夏人、契丹人、塞人、藏人及其它突厥民族如拔野古(Bayirqu )等雜處一地。回鶻人在中國的封建時期到社會主義時期都是對外族文化開放的。在一度屬於甘州回鶻王國的沙州(敦煌)發現有許多回鶻文寫本。另外,在敦煌等地的壁畫上,在家人穿的衣飾也見於吐魯番寫有回鶻文題詞的壁畫上,這說明在敦煌吐魯番之間,曾有過密切的往來關係。

3) 另一部分回鶻人在其出自統治部落藥羅哥(Yaghlaghar)的一王子的率領下來到了吐魯番綠洲,建立了高昌回鶻王國。高昌回鶻王國存在四、五百年之久並接受和發展了城市和農業文化,並在摩尼教、佛教背景下創造了光輝的回鶻文明,直到蒙古時期當來自西南方之伊斯蘭教在當地占有優勢為止。除吐魯番外,在天山北面的別失巴里(Bishbaliq --意為'五城',漢文稱北庭)作為國王的夏駐地也屬於高昌回鶻王國。其東面的哈密(Qamil>Qomul)綠洲及西面的曲先(Küsh?n,Kucha)也在一個時期屬於高昌王國。回鶻人在吐魯番這個重要綠洲遇到了很古老的文化。這裡的早先居民可能為主要操印歐語的"吐火羅人"。另外,漢文史籍從四、五世紀起常提到吐魯番附近有好戰的高車等突厥部眾。他們只是按四季季節利用附近的牧地,他們中是否有一部分已定居於綠洲則不得而知。總之,上面已說過,回鶻人可能並不是第一批定居於高昌的突厥人,因為在當地發現的寫本中可確立至少兩種不同的突厥方言。少數寫本出自8世紀,即回鶻汗國尚統治蒙古草原時。所以這部分寫本應為其它突厥部人留下的。下面的情況也使我們認為吐魯番地區住有多種突厥部落的人:在當地壁畫上畫有許多男女突厥貴人,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於7種不同的服飾和10種不同的頭飾。這種情況似不是因個人愛好所致,而是代表不同的部族(這裡可能有時間因素在內)。所以不同的服飾也表明高昌地區住有多種突厥部族。在吐魯番地區尚發現兩個幾乎相同的帶有回鶻文突騎施汗(Turgish xan)字樣的銅幣(一個見於 U II ,頁95,另一個見於黃文弼,1958,圖103)。最後還要提到一文獻( M III,頁33-35)中說,賜予高昌一新王 以拔悉密(Bashmil)王的"亦都護"(Iduq-qut)稱號。所以我們認為在前回鶻時代在吐魯番綠洲似住有突騎施人和拔悉密人。此外,根據當地出土的用婆羅米字母書寫的寫本來看,在吐魯番地區尚住有古代車師/姑師人(操所謂甲種"吐火羅"語)、漢族人、粟特人、塞人以及一些敘利亞人(多為景教僧侶)和西夏人,之後藏人和蒙古人也來到了這裡。

回鶻人在九世紀中期遷居這裡後,在高昌古代居民的影響下逐漸轉入定居的農耕生活,並在他們的信仰影響下,逐漸捨棄了摩尼教而皈依了佛教。此外,在吐魯番的布拉依克(Bulayiq)(即新中國的葡萄溝)地區德國考古隊曾發現景教遺址和許多多種語言的景教文獻。那裡應為有景教徒的居住地,他們在回鶻人中從事傳布景教的活動。

政治

回紇從唐貞觀二十年助唐滅漠北的薛延陀後,唐朝即以回紇的住地置瀚海都督府,封回紇首領吐迷度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唐朝又在回紇地區修築交通大道,設驛站,抽賦稅。不但如此,瀚海都督府的府下置州,州設刺史,其下又有長史、司馬等官制,同樣用回紇本民族的首領來擔任,"其都督、刺史,給玄黃魚符,黃金為文"。

那麼,當時回紇地區和唐朝中央是不是一個國家以內地方和中央的關係呢?我們的論斷是肯定的。但具有它的特殊形式,即中國歷史上從唐朝才正式開始的中原王期對邊疆地區的一種統治方式--"羈縻府州"制度。這種制度在當時稱為都護府、都督府。即在征服邊疆地區以後,不採取直接統治的方式,而是任用其本族中的上層自治其地方。施地間接的統治。

正因為回紇從唐貞觀二十年(646年)以後和唐朝關係是一個國家內部邊疆羈縻府州和中央王朝的關係,而又不同於一般地方和中央的關係。所以直到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紇的首領骨力裴羅在唐朝大力支援下統一了漠北和天山北部建立其地方封建政權後。仍遣使到唐朝"上狀",表現其邊疆羈縻府州和中央王朝的隸屬。但是,從唐天寶三年至開成五年(744~840年)回紇遊牧封建政權建立一百年左右中,回紇和唐朝中央仍有一些齟齬:如回紇牟羽可汗(759~780年骨力裴羅後第三代可汗)在其末年乘唐朝安史之亂(755~763年)後勢衰與代宗新立,正要出兵侵塞,但旋即被反對派宰相頓英賀所殺;另一次是在末年烏介可汗(841~845年)時、因部下句錄末賀引外族黠戛斯(今柯爾克孜族的前身,時住葉尼塞河上游)的騎兵入侵,南逃人塞,一度攻唐朝,旋即失敗。其實唐朝與回紇之間是一時的齟齬,不是主要的矛盾。從唐德宗開始,回紇再次開始長期稱臣於唐朝。

到了宋朝據《福樂智慧》同時代的《突厥語大詞典》的釋義:"桃花石--此乃馬秦的名稱。秦距契丹有四個月的路程。秦本來分為三部:上秦在東,是桃花石;中秦為契丹,下秦為八爾罕;而巴爾罕就是喀什噶爾。但在今日,桃花石被稱為馬秦,契丹被稱為秦。"參見《新疆簡史》第一冊,第158頁(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這裡講的"今日"實指當時的喀喇汗朝。

俄國學者B·B·巴爾托里德則據此認為:秦指北部中國,馬秦指南部中國。只對馬秦使用"桃花石"這一稱呼,又稱上秦。中秦則指被契丹統治的中部中國。下秦則指新疆南部地區。見《中亞簡史》第122頁(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