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傷寒論》卷第二 辨痓、濕、暍脈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2月23日 (二) 20:21 由 春华秋实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缩略图|[http://www.nibaku.com/redian/娴笺倕鐦ㄧ拋楦款嚢閸氬孩鍔/ 中医古籍] '''《伤寒论》卷第二 辨痓、湿…”)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傷寒論》卷第二 辨痓、濕、暍脈證

【原文】

傷寒所致太陽病,痓①濕暍②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注釋】

①痓:一種脊背強直的病症。 ②暍(yē):傷暑。

【譯文】

外邪所致的痓、濕、暍這三種病,本應另當別論。但由於此三者與太陽病的表現極其相似,故在本篇一併敘述。

【評析】

本條說明《傷寒論》列入「痓、濕、暍」篇的目的和意義。 痓、濕、暍的病症,初起亦從太陽經開始,所表現的症狀有些頗與傷寒所致的太陽病相似,但其病因畢竟與傷寒不同,病機變化和臨床表現又有各自的特點,不應混同,所以說「宜應別論」。在此處舉出痓、濕、暍,主要為了與傷寒的鑑別,以免發生混淆。

【原文】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譯文】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而怕冷的,叫做剛痓。

【評析】

本條講剛痓的症狀。 發熱無汗惡寒,是太陽病傷寒表實症的主要症狀,痓病也有這些症狀,這正是與太陽病的相似處,但是,惡寒不是痓病的必具症狀,所以說「反惡寒」,這是應該注意的。然而痓病必有項背強急的主症,條文中沒有敘及,可能是省文筆法,必須與後麵條文合參。否則,單憑發熱無汗惡寒,是不能確診為痓病的。因為無汗,所以名為剛痓。

【原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病源雲惡寒》名曰柔痓。

【譯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怕冷的,叫做柔痓。

【評析】

本條講柔痓的症狀。

【原文】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譯文】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評析】

本條講痓病的脈象。 太陽病發熱,是剛痓和柔痓的共同症狀,前兩條都未提到脈象,本條補充出脈象,因而更富有辨證意義。一般說,太陽表症的脈象多浮,如太陽中風脈浮緩,傷寒脈浮緊,今痓病外見太陽表症發熱,而脈卻沉細。可見不同於太陽病中風、傷寒,乃是里陰虧虛的標誌,征之臨床,痓病的形成,多由於陰液不足,筋脈失卻濡養所致。但是,對於脈沉細有從濕邪解釋的,還有寒濕、里虛、燥熱等,要在根據全部病情作具體分析,才能避免偏執,從而獲得正確的診斷。

【原文】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譯文】

太陽病,由於發汗大多,因而引起痓病。

【評析】

本條講痓病的成因之一。 太陽病本來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但必須注意溫覆微汗,切忌汗出過多。如果汗出太多,就會耗傷津液和陽氣,人體筋脈得不到陽氣的溫煦與陰液的濡養,因而發生拘縮攣急成為痓病。《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難經》「氣主煦之,血主濡之」都是說陰液與陽氣對人體筋脈的關係,所以發汗太多,可促成痓病的發生。

【原文】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①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注釋】

①卒:忽然的意思。

【譯文】

病人身上發熱足部發涼,頸強強急,畏寒,有時頭部烘熱,面部及眼睛發紅,頭部動搖不停,突然出現牙關咬緊不開、背部強直、角弓反張的,即為痓病。

【評析】

本條說明痓病的基本症狀。 首二條是從有汗無汗、惡寒與不惡寒,來辨別剛痓、柔痓的兩種症型,本條所述才是痓病的基本症狀,其中口噤和背反張,尤為辨痓病的確據。由於外邪郁滯筋脈,化熱傷津,筋脈失養所致。外邪侵表,營衛失和,則身熱惡寒;經脈郁滯,氣血不暢,筋脈失養而拘急攣縮,則頸項強急,卒口噤,背反張;邪郁化熱而上壅,因而頭部烘熱,面目紅赤;陽氣上升而不下達,所以兩腳反冷。

【原文】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①者,以丹田②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口燥煩也。

【注釋】

①舌上如胎:胎同苔,舌上好像有苔生長。 ②丹田:在臍下為下丹田,在心下為中丹田,在兩眉間為上丹田。這裡所稱應是位於臍下的下丹田。

【譯文】

久患濕病的人,出現頭部出汗,背部強硬不舒,形寒怕冷的症狀,想要蓋被或烤火取暖,這是寒濕郁於肌表,衛陽被遏之症,治當溫陽化濕解表,不可攻下。若誤用攻下,勢必正氣受到損傷,導致陽氣下陷、濕阻於中,出現呃逆、胸悶、小便不通暢、口渴不能飲、舌上生苔等症。

【評析】

本條講濕郁於表的症候及誤下的變症。 濕邪外郁肌表,衛陽被濕邪所遏,而不達於外,所以身冷欲得被覆向火。內郁之陽升越於上,所以但頭汗出。濕為黏滯之邪,滯着於太陽經脈,所以項背強硬,《內經》說「諸痓項強,皆屬於濕」,即指此類症候。這時當以溫經祛濕為治,以冀表濕外解,使衛陽得以伸展,則諸症可愈。今反誤用攻下,致胃氣被戕,因而胸滿呃逆,腎氣損傷,故小便不利。胸中陽氣因誤下而下陷,則郁而為下熱;胸中之陽因陷下而相對不足,則表現為上寒,於是形成上寒下熱的局面。胸陽不振,寒濕郁阻,所以舌面似有濕潤的白滑苔。濕阻而津不上布,則口渴欲飲,但畢竟不是津傷,所以雖渴卻不能飲,這就表明渴欲飲水僅是口燥煩而已,決不可誤認為是真正的熱邪。由於本症比較複雜,寒熱疑似,對於臨床辨證極有啟發和幫助。

【原文】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雲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譯文】

久患濕病的人,誤服瀉下方藥,以致額上出汗,微有氣喘,小便多的,是死症;若腹瀉不止的,也是死症。

【評析】

本條講濕病誤下,陽越陰脫的危候。

【原文】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譯文】

問:風濕之邪相合,引起渾身疼痛,依照治療法則,應當發汗驅邪,汗出邪散病則可痊癒。但巧遇天陰下雨不止的話,醫生說可以發汗,而發了汗病卻不愈,這是為什麼呢?答:這是發汗太過的緣故,汗出很多,這樣只驅除了風邪,而濕邪仍然存在,故病未痊癒。倘若用發汗法治療風濕病,只宜讓病人微微出汗,這樣才能同時解除風邪和濕邪。

【評析】

本條講治療風濕病的原則和注意點。 風濕都屬六淫之邪,但兩者性質有別,風屬陽邪,傷人致病甚速,但亦容易解散,濕屬陰邪,傷人致病較緩,但亦較難祛除,往往留戀不盡。今風與濕合,相互搏結於肌肉筋脈之間,因致周身皆痛,法當治以發汗,以祛邪外出。但是必須注意,發汗不可太過,只應微似汗出,才能有效;否則,就難收到預期的效果。所謂「但風氣去,濕氣在」,即是對大汗出而病不愈機理的說明。此外,當陰雨不止,則濕病亦難治癒,這表明疾病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是應該注意的。

【原文】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①藥鼻中則愈。

【注釋】

①內:同「納」,放入、塞入之意。

【譯文】

常患濕病的人,身體疼痛,發熱,面色黃而氣喘,頭疼鼻塞,心煩不安。病人的脈象大,飲食如常,這表明腹內平和無病,病在頭部感受了寒濕,所以鼻塞不通,可以用藥納入鼻腔中,就可痊癒。

【評析】

本條講寒濕傷上的症治。 感受濕邪而病,由於濕從外受,致表氣壅遏不宣,所以身痛發熱。肺主皮毛,開竅於鼻,濕邪郁阻肺氣,所以頭痛鼻塞面黃而喘,並且煩悶不安。脈大,自能飲食,是腹中無病,邪勢在表,病位在上,所以治療只須納藥鼻中,使肺氣通調,而諸症可愈。

【原文】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譯文】

太陽經中暍的病人,發熱身疼且重,而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傷於冷水,水濕侵入皮膚腠理所致。

【評析】

本條講中暍兼水濕的成因與脈症。

【原文】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洒然①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注釋】

①灑洒然:惡寒貌。

【譯文】

太陽中暑症,出現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弦細芤遲,解了小便後,就毛骨悚然、怕冷更甚,手足冰涼,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口則張開呼吸,門齒乾燥。這是暑濕相兼而又氣陰不足之症,治當清暑益氣化濕,禁用發汗、攻下、溫針。若誤用發汗法治療,則會加重怕冷的病情;誤用溫針,就會使發熱更劇;若屢次攻下,小便則會淋澀不通。

【評析】

本條說明太陽中暍兼濕的脈症及治禁。 本條太陽中暍的病因為暑濕相兼而又氣陰不足,因而病情十分複雜。發熱惡寒,身重疼痛,乃暑濕在表;脈弦細芤遲,為氣陰不足;小便已灑洒然毛聳,因為太陽膀胱之氣被濕邪所困,小便時陽氣隨尿外泄而一時虛脫,所以尿後毫毛聳立洒淅惡寒。手足逆冷,乃陽氣為陰濕所遏,不能外達四末。勞則傷氣,氣虛陽浮,所以小有勞身即發熱。暑熱灼津,津不上承,所以張口則前板齒燥。總之,本症是暑兼濕邪,正虛邪實,治療必須兼顧,既要清暑利濕,又要益氣滋陰。發汗、溫針、攻下皆屬禁例。誤發其汗,則傷陽氣而惡寒甚;誤用溫針,則助暑邪而發熱甚;誤用攻下,則陰液傷而小便淋澀甚。所謂「甚」,當是指原有的症情因誤治而更加嚴重。[1]

【醫者必讀】

《傷寒論》自古以來,就是一部經典一部傳奇,成為醫者必讀的書籍之一,也是國家考試的參考用書之一,《傷寒論》六證辯證明晰,理法中規中矩,方藥配合嚴謹等多種特點,是應用湯液辯治的獨特臨床治療技術。

《傷寒論》是中醫臨床學術的根本,中醫療效的源頭,就像北宋時期的林億在《校定備急千金要方後序》中重點提到:「臣嘗讀唐令,見其制:為醫者皆習張仲景《傷寒》、陳延之《小品》。」北宋王溥撰在《唐會要?醫術?卷八十二》中記載:「乾元元年(758年)二月五日制:自今以後,有以醫術入仕者……各試醫經方術策十道、《本草》二道、《脈經》二道、《素問》十道、張仲景《傷寒論》十道。」[2]

【作者簡介】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縣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死於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當時疫疾廣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據載自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內有三分之二的人死於傳染病,其中傷寒病占百分之七十。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