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B小調彌撒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b小調彌撒曲
圖片來自silk Road Music

b小調彌撒曲[1] [2] [3]德語:h-Moll-Messe,BWV232,是巴赫所寫成的一首大篇幅拉丁彌撒套曲。

簡介

b小調彌撒曲,是 "音樂之父"美譽的德國音樂家巴哈(J.S.Bach)在18世紀最有成就的創作之一,他是極具音樂造詣的音樂家,

此一經典作品創作時間經歷25年。最先完成的可追溯至1724年,最後於作曲家去世前一年(即1749年)才被編成現時的樣式。

《B小調彌撒曲》,這一部作品對後世音樂家影響至鉅,交響曲之父海頓樂聖貝多芬都擁有《B小調彌撒曲》的抄本,視為珍寶,貝多芬更受其影響寫成了著名的《莊嚴彌撒曲》 。 大指揮家包括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克倫培勒Otto Klemperer)、李希特Karl Richter)、賈第納John Eliot Gardiner)、 馬利納爵士Sir Neville Marriner)等都留下了精彩的錄音。

1970年於維也納指揮大師卡爾.慕辛格(Karl Munchinger)帶領"維也納學院合唱團(Wiener Singakademiechor)"、"斯圖加特室內樂團(Stuttgart Chamber Orchestra"及多位出色的歌唱家合力將巴哈規模最大、最優秀及最後完成之經典作品<B小調彌撒曲,BWV232(Mass in B minor, BWV232)>,樂團的演繹帶來極具感染力的氣勢,瀰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息,珍貴錄音重新推出,讓古典美樂愛好者能再感受如此宏偉傳神的錄音。

巴哈的「b小調彌撒曲」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不但有宗教音樂的脫俗與靈性,多聲部合唱如同浪花一般,層層疊疊,有時轉眼消逝,有時互訴衷情,有時死纏不放,有時卻又爭相逃離,這是巴哈最晚年才完成的作品,就像身處在巴洛克音樂盡頭的繁星與海,回望著中世紀乃至文藝復興的往日榮蹟,這首彌撒曲也常被稱為西方音樂最偉大的作品,但因其規模的可觀和技巧的華麗,在台灣要聽到全本的演出並不容易。

地位

《B小調彌撒》被認為和《賦格的藝術》屬於同一個範疇,即巴赫畢生對聲樂的深刻探索的總結。

b小調彌撒曲,被認為是古典音樂的一個高峰。阿爾貝托·巴索(Alberto Basso)如下評價這部作品:「《B小調彌撒》是畢生的奉獻:出於『外交』上的原因開始於1733年,完成於巴赫一生最後的歲月——那時他已經失明。

b小調彌撒曲這部不朽的作品綜合了這位萊比錫的合唱指揮每一個體裁上和技術上對音樂的貢獻。它也是天主教的讚頌和路德宗對十字崇拜的最令人驚奇的相遇。」它還在19世紀被漢斯-喬治·那格里(Hans-Georg Nägeli)描述為「所有時代,所有人的最偉大的藝術品。」儘管從來沒有被演出,它的重要性被一些巴赫的偉大的後繼者所意識到——19世紀早期的弗克爾Johann Nikolaus Forkel(Forkel)和海頓都擁有拷貝,貝多芬曾兩次嘗試獲得樂譜。

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對他父親的彌撒手稿做了註解和改正,並且也加入了自己的修改。由於這個和其他的原因,《B小調彌撒》對於編輯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同的版本可以存在本質的變化。手稿現存柏林國家圖書館

背景

作為虔誠的路德派信徒,巴赫創作了一套如此龐大的羅馬天主教拉丁彌撒曲實在非常奇怪,不過,若注意到巴赫時代的路德派教堂,仍然保留了不少拉丁彌撒元素曲調的話,整件事便看來合理得多。

馬丁·路德路德派修訂版的羅馬彌撒中接受了垂憐經(Kyrie)、光榮頌(Gloria in Excelsis)、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和聖哉經(Sanctus)。

除了此曲外,巴赫也創了另外四首相對較短的「路德派」彌撒曲(即BWV233-236),這四首短彌撒曲只採用了垂憐經及光榮頌的內容,而相關大部份樂章均取自他的清唱劇段落,再配以拉丁彌撒中的內容。

整首《b小調彌撒曲》的創作年份差不多有25年。研究巴赫的生平的學者一般都同意,巴赫本人並不打算創作一首真正的拉丁彌撒曲。

其中垂憐經光榮頌,是1733年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駕崩及奧古斯特三世加冕時所採用的音樂(因為奧古斯特三世信奉羅馬天主教)。

其他樂章則在不同時期中創作。最後巴赫於1749年將樂章重新組合,成為現時的版本,換句話來講說,這首樂曲其實是包含了他多首先前的作品。

結構

結構上,巴赫依循了傳統彌撒曲的五個部份。可是在標題和編排上,卻不是沿用傳統的劃分方式。他把全曲分為四個部份:

  • 第一部份稱為「彌撒」(Missa),包括了垂憐經光榮頌
  • 第二部份為「尼西亞信經」(Symbolum Nicenum),相應為信經
  • 第三部份是聖哉經,這和拉丁彌撒相同;
  • 最後是「讚美頌、迎主曲、羔羊經及請賜平安」(Osanna, Benedictus, Agnus Dei et Dona nobis pacem),其中在聖哉經中,巴赫把本來羅馬天主教所採用的「你的光明充滿了天地」(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變成為路德派所採納的「祂的光明充滿了天地」(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ejus)。
  • 不過,現代的樂譜版本則重新分成五個部份。

年表

根據梅勒斯(Mellers),各部的創作年代大概如下:

  • 《聖哉經》創作於1724年
  • 《垂憐經》和《光榮頌》創作於1733年。
  • 《歡呼頌》創作於1734年,相信是取自他的一首世俗清唱劇。
  • 《信經》完成於1732年。
  • 在1748年或1749年,巴赫抄寫了作品的總譜。

儘管作品中只有不多的幾部分被明確認定使用了早前的音樂,但是有些學者如約舒亞·里夫金(Joshua Rifkin)相信作品的大部分使用了先前的音樂(主要根據手稿證據和作曲模型)。

這之中僅有的例外是《垂憐經》開始的四個音符,《信經》的 Confiteor 部分,這兩處都在手稿上有塗抹和修改。

演出情況

1786年,巴赫去世後36年,他的兒子卡爾·菲利普·埃曼努埃爾·巴赫在漢堡的一個慈善音樂會上演出了《信經》部分。

學者判斷此套曲到19世紀中葉才有完整的作品上演,例如巴赫學者約翰·布特指「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在1859年萊比錫的Riedel-Verein之前有完整的演出。」

外部鏈接

  • [1] 美國俄勒岡大學「數碼巴赫計劃」中的b小調彌撒曲介紹,包括了各段落的手稿及相關錄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