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B型肝炎

Hui0721讨论 | 贡献2020年2月2日 (日) 21:53的版本 疾病認知

B型肝炎,简称B肝,是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肝脏疾病。初次感染时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少数人会有急性症状如恶心呕吐、黄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潜伏期可以从30天至180天不等,平均约75天。

目录

疾病认知

B型肝炎是国人肝病的最大宗,每年约有7000人死于肝癌,有6至7成是B型肝炎引起。根据卫生署历年统计,全国十大死因,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上榜,其中绝大多数是病毒性B型感染。

致病原

B型肝炎病毒为42 nm双股去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由27 nm大小之核心(HBcAg),外包一层脂蛋白外套,此外套包含表面抗原(HBsAg)。以免疫反应来分,B型肝炎病毒可分成4种亚型,均有共同的决定因素“a”和两对次决定因素“d”或“y”,及“r”或“w”,因此可分为adr、adw、ayr、ayw等4种亚型。

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对新生儿注射B型肝炎疫苗的国家,尚未实施接种前,平均每5人中就有1位血清中有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存在,依此比例约有300万人为B肝带原者。自从1984年起新生儿都必须接种疫苗,因此带原者就大幅降低了。多数民众都误认为是经由饮食传染的,而且令人害怕的是,B肝带原者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是带原者。

病毒分布

B型肝炎病毒的亚型与地理分布有关,例如,中国人所感染的B型肝炎病毒多半是ad型,而ay型则约为5%左右;南方人主要是adw型,北方人则有不少是adr型;台湾则以adw型为主。对某种亚型的保护力也可抵御其他亚型的B型肝炎病毒。另一与B型肝炎有关的抗原,B型肝炎e抗原(HBeAg),为一种可溶解的蛋白质,是B型肝炎病毒核心新陈代谢的次成分。B型肝炎病毒内尚存有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DNA polymerase),在细胞内以反转录复制表现。一般以B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核心抗体(anti-HBc)及e抗体(anti-HBe)来分别表示对应于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之抗体。

流行病学

B型肝炎带原者若为e抗原阳性,表示病患具有高传染力,台湾早期主要传染因素来自于母子垂直传染,即是带原的母亲在生产前后将B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因此,若母亲在生产时为e抗原阳性,且产下之新生儿未接种B型肝炎疫苗与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则母子传染之感染率高达95%,且大多数将成为慢性带原者。在台湾于B型肝炎预防接种计画实施前,一般成人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带原率)约为15%~20%;在美国,成年人之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为0.3%~0.5%。受感染者年龄愈小,愈容易成为慢性带原者,新生儿感染约90%会成为慢性带原者,5岁以下幼儿感染,约25%~50%会成为慢性带原者;若成人感染,成为慢性带原者之危险性约在5%以下。在已开发国家,B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高危险群包括静脉注射药瘾者、多重性伴侣及需经常接触血液、体液之医疗检验人员。在亚洲及非洲地区,婴儿及儿童期之感染非常普遍;在北美洲及欧洲,感染通常发生在青年时期后。

传染窝

自然界中B型肝炎病毒传染的动物宿主目前尚未确定,已知人类与黑猩猩有感受性(Susceptible)。在东南亚国家及远东地区,新生儿周产期感染是重要传染途径,尤其是经由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两项检验皆阳性母亲,于生产前后传染给新生儿。婴儿经由母亲垂直感染后,90%的机率成为慢性B型肝炎带原者;5岁后才感染B肝者,长大后只有不到10%会成为慢性带原者。

B型肝炎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症状,持续数周后即会消退,极少数会造成死亡或严重并发症。虽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没有症状,但却有机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亦为慢性肝炎患者死因的15%至25%,

传染方式

B型肝炎表面抗原可在体液及分泌液内被发现,当有e抗原存在时,表示体内病毒浓度高具有高传染力。但只有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显示具感染性。    传染方式可经由周产期感染,与含有病毒的血液或体液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而感染。因此输入未经检验之血液及其制剂、共用针头或注射器、针灸、穿耳洞、纹眉、刺青、共用牙刷或刮胡刀、性行为(未具B型肝炎表面抗体者,若未带保险套且与B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发生阴道、肛门、口腔接触之性行为)等,都可能感染。

可传染期及潜伏期

可传染期

从出现第一个临床症状前数周到整个急性期,及慢性带原期皆具传染性,无症状感染亦可引起慢性带原,尤其慢性带原者通常是发生在婴儿期之感染。慢性带原者的传染力亦有差别,e抗原阳性带原者传染性强。

潜伏期

通常为45~180天,平均潜伏期为60~90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的病毒量、传染途径及宿主本身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

一般人多无症状,少部份的人会有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疲倦、恶心、呕吐、黄疸(如皮肤和眼白呈黄色)、茶色尿等情形。慢性带原者常无症状或只出现容易疲累和倦怠等情形。

预防方法

卫生教育

使用抛弃式注射针具,针灸针具或穿耳洞、刺青工具等须充分消毒灭菌,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针灸、刺青、穿耳洞等行为。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不与别人共用刮胡刀、牙刷、针头、毛巾、指甲剪,以免刮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

B型肝炎带原者需特别注意防范传染他人,尤其是工作上常需接触伤口之医疗人员及牙医。

避免多重性伴侣及嫖妓,并采取安全性行为。

建议曾接受性病诊疗者,应接受B、C型肝炎卫教及筛检,如B型肝炎未带原且无抗体者,应接种B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1984年7月台湾实施孕妇B型肝炎产前筛检,并自2014年11月起,将孕妇B型肝炎产检之期程从第5次产检提早至第1次产检时(建议妊娠第12周以前)实施。

新生儿接种

所有婴幼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尽速接种)、1个月、6个月,应完成3剂B型肝炎疫苗接种;同时提供1剂HBIG予高传染性B型肝炎带原母亲(表面抗原及e抗原阳性者)之新生儿接种。

  • 母亲表面抗原阳性或阴性(不论e抗原为阳性或阴性)

自2019年7月1日起,若母亲检验结果为B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不论e抗原为阳性或阴性),其新生儿于出生后应尽速注射1剂HBIG及B型肝炎疫苗,最迟须于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接种。

  • 母亲表面抗原阳性及e抗原阳性

依据B型肝炎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接种效益追踪研究,母亲表面抗原及e抗原阳性时,其新生儿于出生时按时注射1剂HBIG及3剂B型肝炎疫苗,其保护效益约为9成。

另有研究显示,提供母亲为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之新生儿接种HBIG,该族群幼儿带原之比率可由0.29%降至0.14%【Chen H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2 Apr;142(4):773-81.】。

新生儿接种后续追踪

2010年9月起,针对高传染性B型肝炎带原母亲(表面抗原及e抗原阳性者)之新生儿,于其满1岁时提供抽血检测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体,以及早了解其疫苗接种成效与感染状况。

  • 追加接种的情形

配合HBIG实施对象自2019年7月1日起扩及“母亲为表面抗原阳性之新生儿”之政策,表面抗原阳性HBsAg(+)母亲之新生儿,于满1岁时应主动追踪B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如未成为带原者也未产生B型肝炎表面抗体,可再追加接种1剂公费疫苗,1个月后再抽血检验,如表面抗体仍为阴性(< 10 mIU/ml),后续可依“0-1-6个月”之时程完成第2、3剂公费疫苗。

如经此补种仍无法产生抗体者,则无需再接种,惟仍应采取B型肝炎之相关预防措施,并定期追踪B型肝炎表面抗原之变化。

感染高危险群防治

B型肝炎感染高危险群(血液透析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接受血液制剂治疗者、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侣者、静脉注射药瘾者、带原者之同住者或性伴侣、身心发展迟缓收容机构之住民与工作者、可能接触血液之医疗卫生工作者等),如未曾感染B型肝炎病毒且经检验为B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建议自费接种1剂B型肝炎疫苗,1个月后再抽血检验,如表面抗体仍为阴性(< 10 mIU/ml),后续可依“0-1-6个月”之时程完成第2、3剂疫苗。如经此补种仍无法产生抗体者,则无需再接种,惟仍应采取B型肝炎之相关预防措施,并定期追踪B型肝炎表面抗原之变化。

依据“卫生福利部传染病防治谘询会预防接种组”民国97年第3次会议纪录,针对“依时程完成B型肝炎疫苗接种,经检验为表面抗体阴性者”,且非属前项之B型肝炎感染高危险群,目前尚无须全面再追加1剂公费B型肝炎疫苗,可谘询医师评估疫苗接种的需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