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B型肝炎

移除 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疾病認知==
===概述===
'''B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的最大宗,每年約有7000人死於 [[ 肝癌 ]] ,有6至7成是B型肝炎引起。根據衛生署歷年統計,全國十大死因,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年年上榜,其中絕大多數是病毒性B型感染。
肝炎是一種因 [[ 肝臟 ]] 細胞發炎,導致肝細胞損傷的肝臟疾病。引起肝炎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炎,就稱為B型肝炎。 發病通常不明顯,症狀包括厭食、隱約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有時會有關節痛、出疹、黃疸或輕微發燒。
疾病的嚴重度可從僅有血清檢驗才能測出之無症狀感染,到會引發致命情況的猛爆性肝炎。[[臺灣]]於B型肝炎預防接種計畫實施前,一般成人帶原率約為15%~20%,自1984年7月起針對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母親之新生兒實施B型肝炎疫苗注射計畫,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經長期推動實施後,我國六歲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由1989年10.5%顯著下降至2007年0.8%。
多數民眾都誤認為是經由飲食傳染的,而且令人害怕的是,B肝帶原者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是帶原者。B型肝炎表面抗原可在體液及分泌液內被發現,當有e抗原存在時,表示體內病毒濃度高具有高傳染力。但只有血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顯示具感染性。傳染方式可經由周產期感染,與含有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感染。因此輸入未經檢驗之血液及其製劑、共用針頭或注射器、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未具B型肝炎表面抗體者,若未帶保險套且與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發生陰道、肛門、口腔接觸之性行為)等,都可能感染<ref>[https://www.cdc.gov.tw/Disease/SubIndex/MApdR8IIYvl-JIL7_DK7tw 急性病毒性B型肝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f>。
== 潛伏期及 可傳染期 ==潛伏期:通常為45~180天,平均潛伏期為60~90天, 潛伏期===== 長短與感染的病毒量、傳染途徑及宿主本身因素有關。 可傳染期=== : 從出現第一個臨床症狀前數週到整個急性期,及慢性帶原期皆具傳染性,無症狀感染亦可引起慢性帶原,尤其慢性帶原者通常是發生在嬰兒期之感染。慢性帶原者的傳染力亦有差別,e抗原陽性帶原者傳染性強 ===潛伏期===通常為45~180天,平均潛伏期為60~90天,潛伏期長短與感染的病毒量、傳染途徑及宿主本身因素有關
==臨床症狀==
一般人多無症狀,少部份的人會有腹部不適、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 [[ 黃疸 ]] (如皮膚和眼白呈黃色)、茶色尿等情形。慢性帶原者常無症狀或只出現容易疲累和倦怠等情形。
==診斷==
98,2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