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208病房(王彦林)

208病房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208病房》中国当代作家王彦林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208病房

【208病房】

幽长的走廊,空气里弥漫着来苏水和酒精的味道。医院住院部的这一层各病房,男女老少齐聚一堂,小孩哭声此起彼伏:“我不打针我不打针”.....208病房在走廊的南头。那一年,儿子因扁桃体总发炎,经常出些感冒发烧咳嗽的小难题,不得已动了个小手术,术后还需要消炎观察。陪护儿子,就成了我们那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208病房共有5个病人。和儿子病床并列的,也是一个小男孩,叫亮亮。亮亮爸爸告诉我,亮亮患的是一种叫紫癜的病,身上有红斑,对很多食物都过敏。可怜的孩子,只能眼看着想吃的东西不能吃。现在每天要打一次小针,输一组液体,定时服几次西药,这对一个三岁的小孩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小亮亮很懂事,很勇敢,打针时,见护士进来,他会眨巴着一双纯净的大眼睛,主动问医生:阿姨,今天是打左屁屁还是打右屁屁?医生有时也会逗他:左屁屁一针,右屁屁一针。这时他会撇撇嘴,闪烁着那双纯净的大眼睛:“阿姨又骗人,我就俩屁屁,都打针了我怎么坐呀.?”稚声嫩气的,很可爱。儿子刚作完手术,声带有阻,不能说话,与我们交流只能用手比划。亮亮不知道,跟他爸爸说:小哥哥是个哑巴!他爸爸怕我儿子听见,连忙解释:别胡说!小哥哥只是嗓子还有点肿,只是暂时不能说话。亮亮在儿子住进208病房的第六天就转院了,临走时说是他要去找妈妈了。至于为什么没见亮亮妈妈,我也未曾问过;我猜想,亮亮妈妈应该是在另一个地方工作,并不知道亮亮生病了吧.....但愿这个纯真活泼小孩能早日见到妈妈,早日康复。

19床是一个农民工兄弟。厂里发生发生了一起事故,他右腿烫伤一片。他告诉我们说厂里每天出30元护理费,由他妻子陪护他 。他的妻子,看上去要比他年轻许多,衣着很普通但很得体,皮肤也算不得白皙;但是这些方面恰恰衬托出了一种自然的美。我们看到,她对他的丈夫,侍候的很细心,也很耐心。丈夫每次翻身,她都似乎是憋足了劲要报起来似的——只是她没有能够;他的上身并没有伤,本来是可以自己吃饭的,但她坚持要喂,而且是,一口一口地吹着,生怕丈夫烫着。爱开玩笑的20床的病友揶揄她:瞧你小心的,他被铁烫都不怕,还怕吃饭烫着?大家笑,她也跟着笑,笑的很小心,很腼腆,眼睛里却涌动着泪花。我想,这泪花里,一定包含着她对他的无限体贴和疼爱,她是一个内秀纯朴的人,她不习惯在外人面前很夸张地表现对自己丈夫的爱的有多深,但这种爱,必定是很实在很实在的,强过任何时尚的、张扬的表达。

20床是一位来自铁路工区,这是一个性格开朗、风趣幽默的中年男人。他在的时候会不时地说些风趣的话,使得208房一片笑声。 说起他的病,他很不在乎:“我就是前列腺出了点小毛病......正好上班累请不上假呢,真是瞌睡遇上了枕头啦!” 他很朗爽地笑,笑声很有节奏,哈哈哈地,就像拣了多大的便宜似地 。有意思的是,那天下午这老兄竟然摇摇晃晃地回来了,进门冲我们笑笑,倒头便睡,紧接着鼾声震耳。护士进来 喊他几声没反应。我走过去俯在他耳边大声说:你们领导来看你了!他一骨碌爬起来,定坐,一看是护士,便哈哈大笑。护士女孩很生气:“你喝酒啦”?他立即收住笑容,一本正经地说下次一定改正。护士女孩说没有下次了,可以出院了!他听了满脸的诧异和遗憾:“这么快啊,就不能多住几天?”说完自顾哈哈大笑。

对门的床位,是位领导。他是因为一次车祸,碰断了胳膊。他的妻子整天寸步不离地陪着他,小心翼翼,百般呵护。每天都有人来看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来看他的人,有的称他某总,有的称他某科,也有的直呼其名,可见他是有一定威信、有一些威望之人。带来的礼品,礼盒或水果、鲜花,种类各异。他的家人每天带走一些,每天都会新增一些。这个病房的每一个病人床前也都鲜花怒放,这大都是他转送的。他很矜持,闲话不多,但很友善,并没有领导的架子。

208病房,儿子几年前因为一个小手术在这里呆了六天。这六天的时间里,记住了这里的一些事。在那个人们不愿去却有时还不得不去的地方,我认识了这里的一些人,他们豁达、友善,但我也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必定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就是生活。[1]

作者简介

王雁林,本名王彦林。回族。宁夏石嘴山人。宁夏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