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青色的冷峻(伍良勝)
作品欣賞
黛青色的冷峻
評元辰的詩集《雪宴》
時值瑞典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頒獎方稱她的「詩意之聲」能夠「讓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之際,我借這個熱度評論一下本土詩人元辰的詩集《雪宴》。
作為一個評論家,能夠加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那可謂是修成了正果,袁國新(元辰)就是這樣一個修成正果的評論家,他就是我們身邊的文學評論大腕兒。這雖與詩歌無關,評論家用批評的眼光進行創作,這足以讓我們了解一些元辰詩歌的質地。
元辰,本名袁國新。宜昌市夷陵區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出版《邁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遊人生》、《網上漫語》、《現場批評》等著作。曾獲鳳凰詩社2017年度榮譽獎,四川省青年文聯「建國七十周年詩歌徵文」三等獎。散文被梁艷萍《轉型時期的湖北散文研究》列專節評論;評論成果曾被歐陽友權《網絡文學研究》、李魯平《新時期湖北文學親歷三十年》、蔡家園《湖北網絡文學發展研究》、於可訓《湖北文藝評論、文藝理論建設研究報告》論及。
最近讀到夷陵作協主席黃榮久評元辰詩集《雪宴》,這詩集的名字頗有點新鮮,輸入法里居然沒有這樣一個詞,可見元辰還是動了一番腦筋的。讀罷全文,我也有了說兩句的衝動。《雪宴》是元辰先生狠勁殺伐了一多半現在看來無病呻吟的東西,剩下的編為四卷,曰大歌,曰單章,曰組唱,曰小說中的歌,採用以體為輯的成書方法,編輯而成的一本詩集。
從詩體上看,我把民間歌謠體、現代新體、散文詩體、現代組詩都納入寫作範疇,有詩經、楚辭、唐宋近體的影響但未直接翻寫。從韻律上看,我注意內在的節奏和迴環,靠語句自身頓挫推進,不重視外在形式的完整。正如元辰說的那樣:「程咬金三板斧,我也三板斧,三份文面七份文里,勇猛而不求精緻。」
從題材上看,既不舍日常生活的初級趣味,又憂思家國,念念不忘復活故土故人和那雲那山那花那草;既冒充斯文批點於文史之內,更能天馬行空神遊九天之外,賣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意態。
從意蘊風格看,以「尚雄強闊達之意、多抑鬱頓挫之風」為主,亦不乏歡快明麗、流暢靜美與詭異朦朧、雄強堅挺並存,信心十足、仙風道骨與沉鬱憂傷、糾結矛盾並存的景象。它是一條出自高山峻岭跌落迂迴的野溪,不是月夜舒緩、催人入夢的小夜曲(元辰自序)。
我借用黃榮久文章中的一個詞作為我的評論題目:黛青色的冷峻。黛青色無疑增添了冷峻的程度,這就奠定了元辰詩歌的基調。
一、冷峻地看自己
家園建在腿上,宿命行走/如一隻雪鶴,在父母的肩背與懷抱之間飛來飛去/雪地里爬行,雪地里蜷伏,甘苦相許/懷抱向你敞開,只等潔白夢圓/雪山,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雪宴》)
這是詩人對自己的重新認識,希望自己能夠擺脫世俗,像雪山一樣潔白無暇。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腳趾為什麼總會戳破鞋襪跑出外/人為什麼與動物、植物、微生物共用DNA64健生命密碼/偌大宇宙誰控制着喜樂哀?瑣碎世相昭示天理/宇宙大道明明白白。矇騙慧眼的是太多欲望/太多習慣太多常識,我的腦袋不長在我的頭上/你說是廟我就上香,你說是佛我就磕頭/從未步出常識之外。三千漢字把一生收買/隔膜家人隔膜眾生隔膜世間萬事宇宙洪荒/哪管得牆上明月枕邊人、身外世事桌邊書/說幸福也真幸福,說悲哀也真悲哀(《面向自我 春暖花開》)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作者對自己的拷問。
「我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蹲在網上勾妹妹/就像在屋檐下的那個老頭/別看他呆頭呆腦/妹妹一來/眼睛亮了/那妖精見過天庭古槐」(《一個精緻主義者的生活》)。
讀元辰這些詩你會感受到一種詼諧一種幽默。他駕着自己的詼諧意識選材鑄詩,嘲人又嘲己。詩人告訴讀者,面對社會的雙重裁割,會把你自身改變成另一個樣子。詩人用詩逼視着你,你有同感嗎?當你有了同感之後,在你的肌膚里,是否游過一絲冷辣硬澀的陰熱?誤入「魔幻」遇熱遇冷都會清醒一些的。在嘲己的同時,取得了對命運的征服。因此,他的詩始終是對社會生活的參與。他的詩有追天的氣韻,自然而然地天馬行空神遊九天之外。
「我飛翔在夜空,徜徉在荒岸,匍匐在沙灘/大三峽的大不在文字里,不在實物上,不在傳說中/只在我靜謐的心底我舒緩的血液中我升騰的思緒中/我對大三峽的大所做的是穿越、潛入、跪拜與融入/今生是岸邊一顆草/來生是灘上一粒沙」(《我的大三峽》)。
正如元辰在自序里說那樣:我是哪類人?三家評論觸發我的信心。一是湖北大學課題組的《世紀轉型期湖北散文研究》認為我在作「人生路上的智慧探尋」,好個「探尋」,我喜歡;二是譚家堯教授評論《漫話元辰的心靈自由》,好個「心靈自由」,我喜歡;三是學兄黃世堂當眾表揚我就是詩人,寫小說寫散文寫評論就是在寫詩,有詩人氣質。不管是玩笑還是認真,我覺得像。對各種文字我努力保持節奏和氣韻,或許就是詩。
我們像精瘦的豆芽菜,在飢餓的籠屜里倔強成長/耷拉着腦袋走進教室,耷拉着腦袋走出教室/飢餓太重,講課太輕,知識有氣無力/一間大教室,幾百學生一起溜號/老師搖頭嘆息,夾着書本離開.(《水中的木橋》)
這是作者晚年對自己的幼年重新認識。充滿了苦澀與冷峻的思考。
二、冷峻地看社會
《雪宴》對當今社會各階層銳敏的感覺,成為籠罩某種歷史命運感的詩。
「人說你來自青海/最初的一點水匯成洪波/讓杜甫落淚/讓李白癲狂/讓東出西進的艦船浩浩蕩蕩/那是你的今世/你還被腰折斷/慶功的酒殷紅如血/血養大半個中國的城市農村」(《我的大三峽》)。
如果我們認真傾聽瀰漫在《雪宴》中的語調,那種緩慢、猶疑、耐心的辨認,有時被迫中止的沉默,低音的無回聲的發問,我們會發現詩人己經將他的主題帶到了詩之外的遠景之中,讓你看到更遠的黛青色。
詩歌敘事學在他的詩篇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比較沉靜、比較客觀、有着比較多的自我分析和反思,也有比較多的傷感,甚至還帶有對消失歲月輓歌的味道。
時間像把刀,從身上划過/歷史和記憶均成為碎片,堆滿孤傷寂寞/說起去看木橋,你說我瘋了。我說真瘋了/古老的英雄與古老的歲月同歸天國/一個瘋人在河邊星夜打撈。這些瘋言瘋語誰會計較。(《水中的木橋》)
一座木橋就是也是人生之橋,跨過了人生的不同階段。同時也是社會之橋,貫穿了社會發展的各個發展階段。
如此美麗的雪原我盡想些污七八糟的問題/身外酷寒難當,心內急火焚燒/我看見彪悍的強拆隊來到雪原,拆了企鵝和雪狼們的家/雪鷹嚷嚷要打官司,高喊「我爸是李剛」的拔出槍/「索命書記」說別忙別忙/我給開發商打電話,讓他派打手擺平。(《雪宴》)
這分明是在自己虛擬的雪原冷峻地思考現實中出現的種種怪相,通過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服過太多春藥和瀉藥的民族/入秋疲憊不堪並且陽瘺/虛假廣告和行騙計劃書漫天張貼/沉甸甸的果實被人竊取/大眾的小康還很遙遠/國務會議決議殺富濟貧」(《秋天的語束》)。
這首詩是對現實的解剖和批判,在現實主義的青石板上落下了沉痛的足跡,面對魅感的現實,詩人的筆觸在市井凡塵的街上,開始痛訴。
三、冷峻地看待人生
《水中的木橋》、《絕意逃離的詞意》、《思考正義何在》等詩作,就是他對社會生活真諦探索的結晶。在這些詩中,讓人感受到:人生,是嚴峻的;世界,「終歸是可愛的。」可以說,這是詩人用汗水與心血凝成的嚴肅思考,而不是把詩的調門急驟尖拔之後的噪語。都是時代疼痛的記錄。都是底層百姓痛苦的呻吟,而《雪宴》也是。「有糧票肉票菜票也是枉然/饑荒/如滿河秋水/將我們乾癟的身驅泡脹」(《水中的橋》)。
在元辰的詩作中,探詢最多最有力的是他本身。與其他詩人的自我探詢不同的是,元辰在進行自省時,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與外界絕緣的真空中,而是把自己放在一個複雜的包括把自己正在參與着的變革的社會中。可以這樣說,他追求的自我,不是一個乾癟的空殼,而是一個豐富的主體。正如他對當下社會的探討儘管嚴厲,但不是用冷冰冰的手術刀那樣,對自己的解剖也不是用冷冰冰的手術刀,而是用一顆遊刃於脈流於骨縫的剛正的心靈。儘管他曾用非常辛辣的文風諷刺自己,嘲笑自己,但他並不「嘆息」,因為他能處處感受到已作古的父母還在對他「微笑」,也正因為他的根基深植在父母那寬厚的胸懷之內,毫不畏懼地展示自己那「陽光遠去不曾照我的背影/暗夜漆黑我獨自遠行/……打着口哨與野獸接吻」(《一個精緻主義者的日常生活》)。又如:「家園建在腿上/宿命行走/如一隻雪鶴/在父母的肩背與懷抱之間飛來飛去/雪地里爬行/雪地里蜷伏/甘苦相許」(《雪宴》)。詩人的心也曾被愛脹滿過。「十六歲的女服務員/勾引我的目光/……女服務員後來嫁給了我的同事/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也成了我的同事/暗戀中的昔日少女/總在我眼前晃蕩」(《水中的木橋》)。
修堰築堤,歌師喊的是尖利高亢的打硪號子/姑娘們扯起硪啊,呀呵吔呀呵,歌師的心事多啊/呀呵吔呀呵,想着那繡花鞋呀,呀呵吔呀呵/一夜沒睡着喲,呀呵吔呀呵/調侃,嬉鬧,於此體驗到勞動的快樂.(《耳邊的歌師》)
歌師是對亡人唱歌,也是對人生的最後送別。對生產生活的回憶與反思成了歌師歌唱的內容,這是對人生的深層次認識。
詩境的本質在於詩歌的詩心為讀者所諦聽。它與詩歌文本的其他部分存在互文性並共同構成一個有序的意義結構。《雪宴》提供的詩境,與我們當下社會狀況和發展歷程的語境下的情感志慮及道德實踐構成了特定的共同感受,構築了氣息相通、感同身受的美學意涵。
元辰的《雪宴》,時空壯闊,情理典實,汪洋恣肆而情理交融,物我交際而興會萬端。在對大自然的態度上,它承接了傳統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但在表達上卻又超越了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窠臼,直抒胸臆,直指內心,而無損妙語,明心見性,神會於物,而能打通有我與忘我之境,充分體現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操。在語言運用上,努力擺脫尋常的慣用語彙,抵達更真實的語言內核,催生讀者的心靈共鳴,喚醒本性和良知,讓詩境超越古典意義上的「清逸」「淡遠」「脫俗」的澄澈之境,讓小我超越自我完善、淡泊寧靜的局面,呈現具有時代特性的壯闊宏大的境界、仁愛博大的胸懷。
在悠久綿延的歷史長河中,不乏佯狂放誕的隱士和智者,隱士接輿給孔子唱着隱晦的勸諭之歌,唐朝詩人寒山隱居天台山的洞穴,他們熱愛着大自然,但卻只是作為塵世的旁觀者而存在,他們是自足自洽者,是隱逸者,也是悼客。然而,今天已經是隱士無處可隱的時代,喪鐘為誰而鳴?毋庸置疑的是,為我們自己,為每一個人。我們應該知道,逝去的悠久燦爛的文化和美麗河山不能只是去唐詩宋詞中沉吟,去水墨丹青中覺蹤。
而今,有不少作家詩人通過他們的作品,呼喚悠久燦爛文化遺產的保護,呼喚生態保護的當下意義,他們傾訴、吶喊、甚而至於控訴,以期喚起民眾的警覺和反思,讓大眾認識到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的破壞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這一切不是沒有前車之鑑,而是常常在走着前者的覆轍,這是個有先見的社會,卻是個爭先恐後為已開發的時代,好在國家已在行動,那些搖搖欲墜的文化生態和吱嗄作響的自然生態不再讓握利者不管不顧。
……母親太過於無私/兒孫便恣意張狂/到處在開腔剝皮/只差將其對穿/我的朋友寫了本《一個白痴統治的村莊》的小說/由那個用肉身救贖兒子的母親/想到地球和地球人的作為」(《我的大三峽》)。
……歌師是有故事的人/又裝一肚子三皇五帝至於今的故事/感悟故事里的人生/咀嚼人生里的故事/鎔為一爐/歌師鼓歌/忠孝傳家/禮儀人論/才是歌師的正本歌唱/生老病死離不開歌師的祈禱/婚喪嫁娶離不開歌師的祝福/悲喜哀樂離開歌師的引導。……歌師被四舊了/被地富反壞右了/被封建迷信了/被資本主義復辟了/歌師的天空坍塌/愛歌的人偷偷哭泣(《耳邊的歌師》)。
孜孜以求/宗師將武學推向極致/孩童在崖頂踩落一塊石頭,結束了他的性命/君王將版圖擴張到天邊/君後以一包毒藥,瓦解了美夢/將軍將兵陣演練得出神入化/黑夜裡一隻流箭,穿透他的心窩/諸葛孔明智算前五百年後五百年,沒算準兵敗五丈原/鐵定的悲劇,人為之奈何.(《絕意逃離的詞語》)
詩人元辰把自然生態與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作為詩歌寫作的重大題材並且賦予長詩的形式,可以說是當代文學少有的。文學的反思不再指向別處,而是收轉外展的鋒芒,直接指向人類的生存理念、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和發展模式,展示出詩人對人類責任的一種擔當,文以載道,關注和干預自然與文化生態保護就是一個莫大的「道」,反映出文學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1]
作者簡介
伍良勝,筆名玖鼎,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