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漆描金山水樓閣圖手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3年3月25日 (六) 00:14 由 时光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center>'''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br><img src= https://img.dpm.org.cn/Uploads/Picture/2018/11/06/s5be14f771dc9f.jp…”)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漆描金山水樓閣圖手爐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黑漆描金山水樓閣圖手爐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黑漆描金山水樓閣圖手爐

年份:清

類型:漆器

規格:通高14厘米,長18.4厘米,寬12.9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黑漆描金山水樓閣圖手爐,清雍正,通高14厘米,長18.4厘米,寬12.9厘米。清宮舊藏。   手爐呈不規則卻十分對稱的長圓形,提梁彎曲的形狀與爐身的造型相協調。爐身四面開光,兩兩相對。開光內黑漆地,其上以金漆描繪不同的山水圖景。畫面構圖講究,布局疏朗,遠山近石、亭台樓榭、草木飛鳥都描繪得細緻入微,宛如工筆畫,風光旖旎的山水圖雖濃縮於方寸之間,卻透露出飄渺深遠的意境。開光外之邊飾則用描金彩漆的技法描繪纏枝花卉紋。口沿內掛銅膽。蓋面為銅絲編結而成的密網,用以通風換氣。底心有一圓孔用以散熱。   手爐是人們冬季常備的用於暖手的器具,一般以圓、橢圓形為基本形狀。其結構分外殼和內膽兩層。外殼可運用不同的工藝進行製作和裝飾。內膽為銅製,架於外殼的口沿之上以備燃炭。熱量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進行傳導,使外殼既溫暖又不燙手。   目前從傳世品看,最早的手爐出現於明晚期,是由銅器名匠胡文明和張鳴歧製作的,前者以鏨花工藝見長,後者以器物純正的皮色取勝。清代宮廷中,製作手爐的工藝品種明顯增多,有琺瑯、漆器、銅器等,因此呈現的藝術風貌也多種多樣。其中漆器的製作量極少,這與其材質不耐高溫有直接關係。清宮珍藏的手爐內膽中都殘留有灰白色的炭灰,然而這件手爐的內膽卻異常潔淨,沒有任何使用的痕跡,可見它並非暖手的實用器,而是用以觀賞和陳設的工藝品,正因此其製作考究,畫面精美。此手爐雖無雍正款識,但根據描金的用色和畫面的繪畫技巧,應是雍正朝製品。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