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奴貿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奴貿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黑奴貿易

開始時間: 15世紀

最先的國度: 阿拔斯王朝

代表國家: 葡萄牙、西班牙

黑奴貿易開始於15世紀,專指歐洲殖民者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大量的非洲黑人來到了美洲。因為經過了歐、非、美三大洲,航線呈三角形,故又稱為三角貿易。[1]

歷史背景

歷史數據

在人類近代史上,奴隸販運寫下了最可恥、最卑劣的一頁。利慾薰心的歐洲殖民者把人數眾多、具有熱帶作物種植技術,又能適應熱帶勞動的非洲黑人當作獵奴的對象,從塞內加爾河口到剛果河口的廣闊地帶,停泊着一艘又一艘歐洲殖民國家的販奴船,烏黑的船首就像張開的血盆大口,等待着吞吃人肉。

據資料統計,黑人部落"獵奴戰爭" 在400年的奴役過程中,非洲黑人被殺了上千萬;聖多明各島在十八世紀上半期共輸入奴隸280萬人,而到1976年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四萬多人;按照每運至美洲一個奴隸,最少要犧牲10個左右非洲黑人的計算方法,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一億人口,這個數字相當於1980年非洲人口總和。

利物浦船隻從事奴隸販運900趟,所販奴隸賣價1500萬鎊,淨賺1200萬鎊。殷殷鮮血,壘壘白骨,誰知道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的海底深淵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隸的骨骸,美國詩人滿懷悲憤地寫道:

大海的深處,

泥濘的沙里,

躺着被人遺忘了的、

鎖着鐵鏈的人骸。

在死沉沉的黑暗裡,

閃爍着不幸的奴隸的白骨,

他們從漆黑的巨浪里,

大聲呼喚:"我們是證人"!

歷史起始

最早開始黑奴貿易的是阿拉伯帝國時期,自建朝以來,阿拔斯王朝就不斷從東非輸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行農業生產,其境遇十分悽慘。

哈瓦立即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稱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隸獲得自由和財富,深得廣大奴隸的擁戴。869年3月,阿里率眾起事,很快便聚成20萬之眾。871年,攻陷兩河流域的重鎮巴士拉,一度進至距巴格達僅20公里處,帝國首都岌岌可危。

開始反抗

哈里發穆爾台米德派軍征討,剿撫兩計並用。由於阿里在起義後未能及時兌現當初的允諾,義軍力量被削弱。

883年,黑奴起義在堅持了14年之後,慘遭失敗,阿里被殺。

在世界歷史上,這次黑奴起義是與古代羅馬斯巴達克起義齊名的大規模奴隸反抗鬥爭,它給哈里發國家以沉重打擊。此後,阿拉伯從非洲輸人奴隸的數量明顯減少,整個社會中的奴隸制殘餘也漸趨消亡。

葡萄牙紀錄

黑奴貿易開始於15世紀,歐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大量的非洲黑人就這樣來到了美洲。

葡萄牙從獨霸非洲的野心出發,自新航道開闢伊始,便對非洲展開了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侵略。在西非,葡萄牙占有佛得角群島,在塞拉利昂、古馬里國、黃金海岸、奴隸海岸、剛果和安哥拉設立商站。

列強競相

馬克思說過一段耐人尋味的話:"當我們把自己的目光從資產階級文明的故鄉轉向殖民地的時候,資產階級文明的極端虛偽和它的野蠻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因為它在故鄉還裝出一副很有體面的樣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絲毫不加掩飾了"。殖民列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以地球為戰場,展開了空前激烈的商業戰爭和殖民角逐,在征服與劫掠亞洲、美洲和非洲的過程中,奴隸貿易是令人髮指的最黑暗的一頁。

繞過非洲新航路的發現,揭開了西方殖民主義對非洲人民長期侵略與掠奪的帷幕。歐洲列強一踏上西非沿岸,就按他們主要掠獲物給沿岸地帶取上"胡椒海岸"、"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和"奴隸海岸"等名稱。

歐洲人最初所重視的掠獲物是黃金和其它最貴重物資。他們每踏上一塊新的土地,第一件事就是追求黃金。為了進行掠奪性的貿易,歐洲列強爭先恐後地在非洲沿岸設立了商站和堡壘,占領離海岸較遠的阿森松島、聖赫勒拿島、毛里求斯島等島嶼,以此作為東通亞洲航海的中途站。

荷、英、法等國在其裔務掌握在大商業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化的貴族手中之後,便組織特權公司來進行貿易,特權公司從國家得到特許狀和各方面的支持,擁有開設高館、建築堡壘,發行貨幣、組織武裝、進行戰爭和媾和的權力。特權公司在某些地區還能對當地居民行使司法權和徵稅權,從而形成一個個的"小專制王國"。殖民列強就利用這個強有力的工具進行掠奪性的貿易、奴隸販運甚至:征服殖民地

歐洲列強在非洲的角逐,主要是爭奪貿易權。他們在每個地區所掠奪的並不限於一種貨物,而黑奴販賣是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非洲的主要內容,當時販奴貿易也僅在奴隸海岸。歐洲列強自侵入黑非洲之日起,就開恰把非洲轉化為商業性的獵獲黑人的場所,他們用"黑色象牙"這種侮辱性的名詞來稱呼黑人奴隸,黑人成為他們貪得無厭、多方搜尋的"商品"。

新航路開闢後,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接着英國、法國、荷蘭也走上了殖民掠奪的道路。

在美洲,歐洲殖民者強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種植園的同時,肆意地屠殺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數銳減,無法為種植園提供足夠的勞動力,於是種植園主開始買進非洲黑人,作為奴隸在種植園勞動,這就為歐洲奴隸販子打開了道路。

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人創造的瑪雅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之後的印加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都曾盛極一時。

但隨着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創造的財富都被掠奪盡失,土地被強占,連曾經盛情款待和幫助歐洲殖民者的印第安人也被大量的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人數在美洲大陸被發現之後急劇下降,多地方的印第安人被趕盡殺絕,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是殖民掠奪和殖民擴張的惡果。

廢除

1.英國: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大國。1787年,在英國成立了"廢除非洲奴隸貿易協會",又稱"倫敦協會",領導這個協會的是多年從事廢奴主義運動的英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格倫維爾·夏普(Granville Sharp)。從此,廢奴運動開始有組織、有系統地開展起來。1806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禁止英國奴隸販子把奴隸運到外國殖民地和美洲各國;還禁止從英國的港口發出外國的奴隸船。同年6月10日和14日,議會兩院又分別通過了一項廢除非洲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這項法令宣布:"英國國王陛下決定,從1807年1月1日起,絕對禁止非洲奴隸貿易,絕對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買賣、交換與運輸奴隸和那些準備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區出售、運輸或作為奴隸使用的人,絕對禁止把上述人輸進和輸出非洲,上述活動均宣布為非法。"這樣,英國禁止了黑奴貿易。

2.美國: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反對奴隸制和黑人奴隸貿易的團體。1807年美國議會通過了一項從1808年1月1日起禁止把奴隸輸入美國國土的法令。但美國在頒布禁止黑奴貿易法令後,始終沒有認真執行;同時由於南方存在着巨大的奴隸市場,奴隸走私貿易十分猖獗。黑人奴隸貿易真正禁止是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後。

3.法國:1788年,法國在孔多塞侯爵領導下建立了廢奴主義團體"黑人之友"。1794年2月4日,雅各賓黨人宣布在法國所有的殖民地禁止黑人奴隸貿易和無償地解放奴隸,但該法令幾乎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時大多數法屬西印度殖民地已被英國占領。後來,拿破崙恢復了法國殖民地的黑奴貿易和奴隸制。拿破崙在"百日王朝"時,為贏得社會輿論,廢除了黑奴貿易。拿破崙失敗後,法國和英國簽訂了協議,英國同意法國在五年之內還可繼續從非洲輸出奴隸,法國則支持英國在維也納會議上提出的禁止黑奴貿易的建議。在1831年11月30日路易·菲利浦政府又同英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禁止法國國民從事黑奴貿易和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黑奴貿易。但法國政府在1843年拒絕了這一條約,在"自由勞工移民"的名義下恢復了黑奴貿易。直至1861年才結束黑奴貿易。

4.其他國家:丹麥早在1803年廢除了在自己領地里的黑奴貿易。1813年瑞典禁止販賣非洲人。1814年荷蘭禁止黑奴貿易。1815年葡萄牙在獲得英國75萬英鎊補償費的前提下,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從事黑奴貿易,1842年又禁止赤道以南的黑奴貿易。1817年西班牙獲得英國40萬英鎊補償費後,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區從事黑奴貿易,1835年在英國的壓力下,又禁止赤道以南的黑奴貿易。1837年墨西哥也廢除了奴隸制。1839年,烏拉圭和智利都在黑奴貿易可疑檢查權條約上簽字,海地也禁止了黑奴貿易。

西方各國雖先後宣布禁止黑奴貿易,但黑奴走私貿易幾乎又持續了近一個世紀。黑奴貿易明顯衰退下去是19世紀60年代後,其原因主要是美國南北戰爭後結束了本國的奴隸制度,古巴巴西也相繼廢除了奴隸制度。1889-1890年的布魯塞爾會議通過了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總決議書,標誌着黑人奴隸貿易在世界範圍內基本結束。

黑人奴隸貿易結束的原因是:第一,進入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後,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逐漸與黑人奴隸貿易發生矛盾,使黑人奴隸貿易日益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第二,黑人的反抗鬥爭,特別是海地革命和拉美獨立革命,動搖了黑人奴隸貿易的基礎,加速了它的衰亡。第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等人都譴責和批判過黑人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受其影響,社會各階層中要求廢除黑奴貿易和奴隸制的呼聲不斷高漲,這給黑奴貿易以有力衝擊。第四,英國同黑人奴隸貿易展開長期徹底的鬥爭,頒布了一系列禁止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對黑人奴隸貿易國家發動了一系列的攻擊,強迫其他國家簽署更為有效的禁止黑奴貿易的條約,加速了黑人奴隸貿易的結束。

影響

黑奴貿易是人類歷史上悲慘恥辱的一頁,它持續了400多年,使非洲損失了1億多人口,造成非洲傳統文明衰落、經濟社會倒退。販賣黑奴還孳生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黑奴貿易加速了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也為美洲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勞動力。通過屈辱的強制遷徙,黑奴們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帶到了美洲,這對後來美洲文化的形成、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