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黄楝树下苦与乐(葛高远)

黄楝树下苦与乐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黄楝树下苦与乐》中国当代作家葛高远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黄楝树下苦与乐

前不久的一天,一个名为“墨舞人生”的人加我微信,并给我发了几幅书法作品。我看微信备注知道了这个人叫王冰洋,伊川县葛寨镇黄楝树村的一个青年农民,爱好书法和收藏

黄楝树,伊川县葛寨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县级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地方。王兵洋,一个在百度上翻了好几页也没有找到他的名字

月初,王冰洋给我打电话,说是在网上看到我编印了一些与伊川有关的书籍,想买几本回去收藏学习,并说已经骑车在路上,马上到县城了。对于王冰洋先斩后奏式的冒昧来访,我并没有反感,相反从他身上好像找到了我当年积极向上的身影。

我从储藏室找了几本伊川新闻作品集,在院里等他。

见面后聊天才知道他是一名朴实的农民工。他说在工作之余在简陋的工棚里铺开宣纸挥毫泼墨时,我才明白了他还是一位爱好书法的青年。虽然他今年只有三十岁,但他已经自学苦练书法十五年了。王冰洋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地打工是他的职业,苦练书法却是他的追求和事业。

王冰洋只有初中文化, 一毕业就到建筑工地干起了民工。下班之后,在为失学而痛苦、郁闷时,他就练上几个大字,心中的郁结之气一扫而空。他说,书法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爱好,练习得久了,心态变得很平和,生活中的烦恼、困难再也不能将自己击垮。

建筑工是艰苦的,工地上有不成文的规定:看得见就干活,看不见再收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累得大家晚上躺下就睡,话都不想多说一句,否则没法保证第二天有精神出工。但是,王兵洋却是完全两样,他坚持刷牙洗脚之后,蜷缩在工棚一角,在大家酣睡如雷的呼噜声中,辅助提笔、挥毫泼墨,常常是一练两三个小时。无论酷暑盛夏还是数九寒冬,王兵洋一如既往,整整坚持了十五个春秋。

聊天中得知王冰洋在家上网时发现了我的工作经历,经过县城工作的亲友找到了我的电话,他很自信地和我联系要交个朋友。说实在的,这么多年,找我交流和文字有关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还真的不多。

艺术殿堂是辉煌的,通往艺术殿堂的路却往往是曲折的。和王兵洋聊天,他自信满满地告诉我,“叔,我虽然是一个农民工,但这不妨碍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只要心中有梦想,哪里都是舞台。工程建筑是我的工作,书法创作就是我的事业,我会一辈子与毛笔为伴,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坚持走长走远!”

王冰洋骑电动车走了,他还要去洛阳市区打工。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在想,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农村青年,但他似乎又有别于普通的农村青年。他有普通青年的质朴和勤劳,却又比普通的农村青年身上有着更加的刻苦和勤奋的精神。我多么希望像王冰洋这样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人越来越多起来。[1]

作者简介

葛高远,河南省伊川县互联网应急保障中心主任,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鸣皋镇邢庄村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