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纖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纖維

麻纖維指的是從各種麻類植物取得的纖維,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雙子葉植物皮層的韌皮纖維和單子葉植物的葉纖維。韌皮纖維作物主要有苧麻、黃麻、青麻、大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等。

簡介

麻纖維的一些基本特徵: (一)離散型的纖維特徵除苧麻纖維是長纖維外,其他麻纖維都是長度很短的纖維,因此,實踐中用半脫膠工藝,將纖維粘並成長度更長的「工藝纖維」(束),然後用它為「單體」來成紗,以期獲得低特高級紗。 這是除苧麻外,其他麻纖維的基本工藝。如能成功實施,亞麻可以成為和山羊絨、蠶絲一樣高貴的纖維材料。正是基於此工藝方法,所以在苧麻紡織工藝上有精幹綿(全脫膠),在亞麻等紡織工藝上有打成麻(半脫膠)之分。(二)纖維截面的形態特徵所有韌皮纖維的單纖維都為單細胞,外形細長,兩端封閉,有胞腔,其包壁厚度和長度因品種和成熟度不同而有差異,截面多呈橢圓或多角形,徑向呈層狀結構,取向度和結晶度均高於棉纖維,因而,麻纖維的強度高而伸長小。而葉纖維則是由單細胞生長形成的截面不規則的多孔洞細胞束,不易被分解成單細胞。

評價

總體上講,麻纖維是一種高強低伸型纖維,它的斷裂強度為5.0~7.0cN/dtex(棉纖維為2.6~4.5,蠶絲為3.0~3.5)。這主要是因為麻纖維主要是韌皮纖維,而韌皮纖維是植物的基本骨架,有較高的結晶度和取向度,而且原纖維又沿纖維徑向呈層狀結構分布。例如亞麻有90%的結晶度和接近80%的取向度。正因為它有這樣高的結晶度和取向度,使麻纖維成為所有纖維中斷裂伸長率最低的纖維;除此之外,這一結構特點使麻纖維獲得很大的初始模量,比棉纖維高1.5~2.0倍,比蠶絲高3倍,比羊毛纖維高8~10倍,因此麻纖維比較硬,不輕易變形;但同時也使麻纖維成為彈性回復率很差的纖維,即使只有2%的變形,彈性回復率也只有48%,而棉纖維和羊毛纖維在相同樣大小的變形時,彈性回復率能達到74%和99%。麻纖維是指從各種麻類植物中取得的纖維的總稱。麻纖維品種繁多,包括韌皮纖維和葉纖維。韌皮纖維作物主要有苧麻、黃麻、青麻、大麻(漢麻)、亞麻、羅布麻和槿麻等。其中苧麻、亞麻、羅布麻等胞壁不木質化,纖維的粗細長短同棉相近,可作紡織原料,織成各種涼爽的細麻布、夏布,也可與棉、毛、絲或化纖混紡;黃麻、槿麻等韌皮纖維胞壁木質化,纖維短,只適宜紡制繩索和包裝用麻袋等。葉纖維比韌皮纖維粗硬,只能製做繩索等。麻類作物還可製取化工、藥物和造紙的原料。麻纖維由膠質粘結成片,製取時須除去膠質,使纖維分離,稱脫膠。苧麻和亞麻可分離成單纖維。黃麻纖維短,只能分離成適當大小的纖維束進行紡紗,這種纖維束稱工藝纖維。在紡織用的麻纖維中,膠質和其他纖維素伴生物較多,精練後,麻纖維的纖維素含量仍比棉纖維低 。苧麻纖維的纖維素含量和棉接近 ( 在95%以上 ),亞麻纖維素含量比苧麻稍低,黃麻和葉纖維等纖維素含量只有70%左右或更少。苧麻和亞麻纖維胞壁中纖維素大分子的取向度比棉纖維大 , 結晶度也好,因而麻纖維的強度比棉纖維高,可達 6.5克/旦;伸長率小,只有棉纖維的一半,約 3.5%,比棉纖維脆。苧麻和亞麻纖維表面平滑 ,較易吸附水分 ,水分向大氣中散發的速度較快;纖維較為挺直,不易變形。埃及人利用亞麻纖維已有8000年歷史,墓穴中的埃及木乃伊的裹屍布長達900多米。中國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採用苧麻作紡織原料。浙江吳興錢山漾出土文物中發現的苧麻織物殘片是公元前2700年前的遺物。 [1]

參考文獻

  1. 麻纖維百度